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效果

2019-10-20 11:47沈惠来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

沈惠来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自控能力不足。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思维。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他们主动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体会数学的学科魅力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北师大低年级数学相关内容,探讨了活跃教学气氛,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学气氛;探索性思维;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142 - 01

数学知识广泛地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相关教学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进而在课堂上构建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气氛,让同学们从熟悉的生活案例中探索数学学科的奥秘。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构建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1.介入视频教学

在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关于“时分秒”的公开课上,数学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道这样的思考题:“当秒针从7走到1时,共经历了多少秒钟?”然后,又播放了相关的“PPT”教学课件,用红色的“秒针”动态地见证了秒针慢慢经过表盘的过程(其中,包含8、9、10、11、12、1六个数字,即六个小格,各小格均有红色的秒针),学生迅速作出回答:“秒针从7走到1时,总共经过6个大格(30小格),所以是30秒。”

上述的视频教学的方式非常形象,将无形的知识通过视频的形式变为有形。然而,单纯采用这样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也会阻碍对小学生的思维开发。此时,如果有的同学已经存在不同的解题思路,也会停止思考了。因此,教师最好在进行“PPT”课件教学以前,可以先引导学生白发地思考:“同学们想一想,谁有什么方法,计算秒针这段过程一共行走了多少秒?”在这一前提下,再进行相关的视频教学,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试想:学生在课下做作业时,或者期中、期末参加考试时,教师会给他们展示“PPT课件”吗?或者会带手表为自己提供帮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归根结底,这一形象的“动态”课件,在本节课接近尾声时播放为宜,有利于激活学习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2.构建问题情景

曾听到过许多关于“时分秒”的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情况下,数学教师在为同学们阐述了“一秒钟、一分钟、一小时“的时间概念后,往往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

①为下午上数学课保持良好的精神,我会进行( )的午间休息;

②我在学校门口遇见了李老师,问一声“老师好!”只需要花2( );

这上述关于时间的问题尽管已经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但是,这些问题均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吗?如果他们根本对这些问题没有什么印象,教师与学生又何苦再此类问题中“纠结”呢?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尝试设计以下的问题:自己回顾一下从早起到晚睡的各种活动,分析什么活动的时间应当用“秒”衡量,哪些活动用“分钟”更恰当,什么活动必须用“小时”呢?选择时间单位的依据又是什么?当同学们主动分类总结的时候,会自然地忆起自己一天做过的每件小事,回忆各个事情花的时间。这样,以“回顾”的方式学生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经验,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3.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构建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学生才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愉悦地展开学习与探索。所以,教师应当采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运用带有鼓动性的教学语言,对学生予以充分的理解、信任,拉近师生感情,从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怀。

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吩咐学生带来一些积木参与课堂教学,并且,由教师说出相应的形状,随后让学生取出,大部分学生均可以准确地找到,可是,有一个的学生反应较为迟缓。教师可以走上前去,亲切地说道:“怎么了,你以往不这样啊,今天为什么像个小蜗牛?”他说:“老师,其实我也知道你说的那个形状,但我的积木坏了,刚要拿起,有种要碎的感觉。”教师笑着说:“没关系,老师借你积木好吗?”这位学生听后非常开心,紧忙点头,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里,他又恢复如初,脸上挂上了可爱的笑容。可见,数学教师对低年级的学生应当多给予耐心与关爱,构建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挖掘一节课的内涵”。例如:教“时分秒”这节课可以创设以下拓展练习:

(1)公共汽车每隔6分钟开出一班,妈妈想要搭乘8:45的一班车,当她到达车站的时候,已经8:48分了,问:妈妈需要等待多少秒才可以乘下一班的汽车?

(2)当前的时间是上午8:50,与这一时间相差30分钟,那么,是几点几分呢?到9:30时,共经过了多长时間?到10:05时,共经过了多长时间呢?

例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是9:20,值得注意的是,“相差30分钟”这句话,既可提前,又可推后,所以,答案有两种:8:20和9:20。

在解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发现9:30 - 8:50时,30分钟小于50分钟不够减,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单位换算,向“小时”“借“时间。30分不够减50分,需要向9时借出1时(即60分),然后将60分加上30分,共是90分,这样,再减50分得40分。注意本题的“三问”不可调换顺序,这符合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易于低年级孩子理解与接受。

5.结语

小学低年级数学要求同学们掌握加、减、乘、除等基础性的运算与对问题的概括、推理、综合分析等能力。相关教师应当根据所学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思考,构建轻松的的教学氛围,进行启发性教育,为学生数学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婧,打造生机勃勃的数学课堂——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为例[J].新课程(上),2017(3):176 -176.

[2] 王增荣.基于多元表征的小学数学运算教学的实践策略——以“分香蕉”教学运用为例[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5 (11):24 - 25.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