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监管和电子化的发展

2019-10-20 21:04王立彦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机电产品

王立彦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思想要求,国家各行业的国际标投标业务不断发展壮大。而且,招投标工作因其本身的特点而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优势,推动了各行业的良性竞争,我国的机电产品业务亦是如此。因此,招投标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和适用性。国家层面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于使用国有资金、国际贷款,以及涉及社会安全、公共利益的项目,投资规模超过一定的额度,均要通过公开的招投标形式进行采购,充分说明国家对于招投标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加强了监管力度,努力促成招投标业务健康、公正、透明的运行环境。而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与其他招标项目相比,境外投标人会参与到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会当中,这就是其特殊性所在,因此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涉及的问题更多,给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增加了很大难度。本文也主要从监管和电子化这两个方面来探讨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业务。

关键词: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监管和电子化发展

一、国内外监管现状

(一)国内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招投标领域中,政府监管的经验不足,目前主要是通过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的速度很可观。90年代末期,国内的高端学者人才为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理论,并结合当下实际国情进行创新,研究并构建适合国内的招投标理论体系引起各方对于招投标理论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逐步发生改变,简政放权工作的积极开展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也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经济的监管方面工作的开展。《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研究》对于政府监管进行了定义,提出了政府监管需要从立法开始,依照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此后,经济学家张维迎又提出,政府监管必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但是该监管也必须是有界限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府的有效监管,更好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2016年底,商务部发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代理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2017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该《办法》取消了代理机构资格要求,改为注册制,进一步落实了2014年发布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试行)》的精神。

(二)国外发展简介

国外对于招投标领域的研究相对较早,早在上世纪50年代,欧洲学者就提出了招投标理论的雏形,其核心概念是,作为想获得标的的任何投标者,均需要提交密封的投标文件,每个投标者需要考虑自身的利润和成本,在保障中标以及获得利润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招投标工作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形成了几个招投标领域的主要理论模型,包括“Friedman模型”、“Gates模型”、“Groomsman-Rivert模型”和“Willenbrock模型”等。

二、电子招投标监管要点

对于招投标的监管,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李克强总理都曾做过具体的指示,而且相关文件的指导思想明确表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创新监管,并且大力推广随机抽查机制”是开展电子招投标业务必须遵循的,其实质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如下四点:1、不得擅自开展检查;2、公布抽查事项目录;3、建立“双随机”机制;4、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及处理结果。

21世纪,“互联网+”模式是当下关注的热点,而各行业也是通过互联网的平台获得飞速的发展,电子招标投标也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在2001年建立了首个国际招标网,它的建设运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业务,为其提供更先进、更广泛、更便捷的网络服务平台,同时做好电子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推进和建设,电子招投标研讨会相继召开,旨在为电子招投标监业务营造更加有利和健康的环境。

三、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特殊性

纸质操作还是绝大多数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的操作方式,常会有信息滞后情况的发生,需要事后进行补录,似乎与招标投标电子化发展的步伐相距甚远。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特殊性是导致该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一般的招标项目来说,参与投标的都是境内投标人士,而机电产品国际招标则会有境外的投标人参与其中。因此,其会涉及更多比如语言、汇率、贸易术语等等的问题,必然会增加电子化操作的难度,从而难以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但自从《电子招标投标办法》颁布施行以后,电子招投标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区域实行起来,克服了以往面临的诸多难题,而且逐步实现了招投业务全程的电子化操作。

四、新形势下推动国际招标投标电子化的重要意义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文件的陆续发布实施,既体现了国家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又为推动国际招投标电子化发展带来实际的推动意义。首先就是促进了相关部门监督方式的转变,提高监督部门的监管效率的同时提高招投标活动的效率。其次就是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市场信息和有效数据的整合利用,提高信息公开化程度,督促市场能够进行自我监督,进一步提升招投标的业务水平。再就是,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电子化的推進能够大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有效节约社会成本,促进节能环保和友好环境的建设。最后一点,做好国际招标投标电子化开展工作,有利于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电子化流程操作,实现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行业升级,与国际接轨,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电子招投标模式。

五、国际招投标电子化要点

(一)信息发布的时间节点把控

国际招标项目中关键信息包括招标公告、推荐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公告等,均可通过招标网按规定时间发布,为招标人和投标人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但如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把控招标网的流程时间节点需要也需要重点关注,这种非人为的系统控制客观上有利于杜绝违法违规操作,从而有效保护市场主体利益,维护招投标活动的严肃性。

(二)信息的公开、透明

招标人在评标结束后必须在招标网对评标结果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填写。而且,对外的公示及公告文件应当是全面彻底的公开,从而保障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够及时获得相关的信息。另外,各投标人可以通过登录自己的账号查询各自评标分值和不中标的具体评议情况。这种有区别的信息公开有利于减少违规串标行为,提高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三)加强监督管理

应该减少对于招投标活动非关键节点的精力投入,在招标网只需要对其保留两处备案环节即可,简化后的电子备案方式更有利于招标人依法发挥自主权,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用最佳招标方案。这种线上监督方式增强了招标方的遵纪守法意识,保证了专家抽取及评标活动的公正性。而且在后续的投诉环节,通过网上平台就可以实现投诉处理进度的实时跟踪,从而增强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保障招投标活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电子招投标前景可期[J].通信企业管理,2015(03):74-77.

[2]郭培勋.中外招标投标制度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张晶.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电子招标投标实践[J].招标采购管理,2013(03):10-11.

[4]徐祎.电子招标系统应用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5]张利江,郭宪.论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监管和电子化的发展[J].中国招标,2017(22):6-7.

[6]何灵.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电子化的实践与思考[J].招标采购管理,2016(02):69.

[7]洪江浩.我国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机电产品
浅论机电产品的绿色制造及其发展趋势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问题分析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
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一体化技术设计研究
新型贸易壁垒理论综述及对我国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
机电产品新兴市场开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