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粮食电商扶贫发展研究

2019-10-20 01:03刘紫薇孙青霞刘潞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刘紫薇 孙青霞 刘潞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以及科学技术都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电子商务在我国得到了全面的覆盖式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也让我国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而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我国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很多产品的销售都走上了“互联网+”的道路。农业电商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农村的整体提升,也让很多贫困地区获得了走上富裕之路的机遇。文章探索了“互联网+”背景下粮食电商扶贫发展之路,以期促进我国脱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互联网+;粮食电商;扶贫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734

近年来在“互联网+”电商的巨大影响下,我国粮食产业的电子商务有了很好的发展。粮食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产出,粮食电商的应用出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很多农村贫困地区,通过粮食电商的方式走向了创造财富之路。因此,电商扶贫在我国的扶贫系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在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的全新时代背景之下,粮食电商扶贫成为一种重要的扶贫创新模式。粮食电商扶贫也为农村扶贫带来了全新的运营思路,特别是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极为缓慢的我国农村部分地区,粮食电商的深入开展,可以更高效地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1]。

1  “互联网+”背景下粮食电商的发展

当前,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思维就是以销定产,刚好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最大特质,农粮贸易领域在整个农粮产业链上尤为重要,于是,“互联网+粮食”应运而生。

互联网信息的扁平化、透明化,正對应于传统农业的产业链长、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传统的层级批发模式带来的成本过高、物流损失、交流信息不畅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快速解决[2]。

“互联网+”背景下粮食电商主要以发展粮食贸易购销对接业务,为采购商与供应商搭建起合作沟通的平台,提供交易、交收、物流、金融结算、信息资讯以及保障等服务,并以仓单管理平台为突破口打造粮油大宗贸易的公共服务平台,帮助客户有效减少了交易环节,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并实现统一为客户提供信息、质检、交易、结算、运输等全程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农粮产品价格预测、农粮产品信息发布、相关经济人信息;在销售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技术标准,对农粮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包装、搬运、库存等质量进行控制[3]。

2  电商扶贫

2.1  电商扶贫的基本定义

电商扶贫,即电子商务扶贫开发,就是将今天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与实践。而把电商扶贫归为产业扶贫,或理解为通过产业开发实行的专项扶贫,是不够全面的。电子商务不仅是产业发展问题,同理,电商扶贫内容也广泛得多。

电商扶贫是指引导和鼓励第三方电商企业建立电商服务平台,注重农产品上行,促进商品流通,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拓宽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4]。

2.2  电商扶贫把握的基本原则

2.1.1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坚持政府引导、扶持不干预、服务不包揽,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村电商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发展贫困地区电商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2.1.2  多元平台、突出特色

选择国内较为成熟的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开展合作,结合不同电商企业发展方向和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注重农副产品上行,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搭建贫困地区产品和电商平台间的桥梁。

2.1.3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对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产业和电商基础好、工作积极性较高的贫困县,可首先列入电商扶贫示范,边探索、边总结、边推广。

2.1.4  社会参与、上下联动

整合各类扶贫资源,鼓励引导市场化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服务商等广泛参与,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利用电子商务、参与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5  鼓励创新、典型引路

坚持以基层实践推动政策体系创新,及时发现和总结电商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典型模式,总结推广一批可学习、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2  电商扶贫的主要形式

如今我国电商扶贫主要集中为3种方式的开展。(1)利用大量的资源整合以及国家政府政策的有利支持,从而让农村电子商务在交易的途径上确保获得更多利益上的收入。如在电商中的电商税等收取,通过按照常规标准少收或者直接免税的方式,给当地的电商发展带来最大程度上的支持。同时为当地的民众进行专业电商课程的培训,帮助其快速进入电商的发展道路中。(2)通过将当地的电商机构平台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让其有效地生成合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宣传力度的全面提升。(3)利用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断打造系统化的市场环境,让贫困地区的居民可以间接甚至是直接参与到电商的产业链中,这也为我国的脱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动力[5-6]。

2.3  电商扶贫的作用

首先,积极地开展电商扶贫可以让使用者通过低成本的形式有效地与市场建立联系。专业的调查显示,我国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整体产业发展落后、产品销售较为单一的状况。很多农村贫困地区往往是因为没有好的销售采购渠道,导致其产品一直徘徊在低价的过程中。而农村电子商务的深入开展,可以更好地帮助当地的农民对接市场,从而规避由于当地各种天然劣势的市场问题导致的滞销问题出现,进而起到大大提升当地农村产品的利润的作用,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整体收入的目的。

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多购物的选择,同时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实现日用产品的方便选购,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将贫困地区的产品通过网点的形式进行相对高价格的卖出,同时贫困地区的农民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的自由式的选购,这样可以有效地为贫困地区的农民减轻负担,同时获得更好的收益和日常生活的便利。

而通过建立完善的農村电子商务产业链,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吸引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积极参加,从而提升其整体的资金收入,贫困地区因为交通不便利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即使拥有非常好的产品,销售利益也会大大降低。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这样就可以大大规避贫困农村的客观因素,从而为农村产业扶贫提供巨大发展机遇[7]。

3  “互联网+”时代粮食电商扶贫思路

3.1  创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化粮食电商发展之路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农村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打造有自身特色的独立品牌。因为只有特色化的产品才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青睐度,特别是对于粮食产业而言,因为我国粮食产地众多,想要做到与众不同,就要发挥当地的地域特色,从而打造更具品质的粮食电商发展。当然当地的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不断树立粮食电商卖家的品牌意识,特别是产品的研发与包装设计环节中要注意原创的重要性。同时要树立起当地粮食电商商家的产品规范意识,鼓励相应的粮食电商商家从普通的个人网店往企业化、专业化网店的发展与进步。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粮食电商的品牌化价值[8]。

3.2  有效拓展贫困地区粮食电商的融资渠道

贫困地区的粮食产品农民想要通过电子商务得到经济的快速提升,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展其整体规模。而这其中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除了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之外,也需要当地的农民学会应用金融行业的相关技巧。在这个情景之下各个商业大型银行也应该为农民朋友积极敞开大门,对于当地的电子商务进行综合客观的分析,从而通过当地农民资金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符合当地农民实际经济状况的融资方案。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的信贷,商业银行应该给出最大的优惠力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当地农民积极投身于电子商务创业。同时还可以与一些颇具规模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紧密的合作,通过其专业性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与金融机构联合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平台,为农民的融资带来全方位的便利[9]。

3.3  积极培养粮食电商人才

在培养粮食电商人才方面,当地的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当地电商人才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为贫困地区的电商发展输送宝贵的人才。比如当地的政府可以将电子商务的培训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版块,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课程及活动。比如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电商培训机构进行定期的下乡培训,为广大农民朋友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培训。而这其中产生的费用,都应该由当地政府来承担。通过这样免费培训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增强当地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整体理解度以及认可度,同时有效促进当地农民积极地参与到电子商务的行业中来,通过粮食电商的模式为自己带来更好的经济利益收入[10]。

4  结 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带来,如今各行各业都进行了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而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也为我国的扶贫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针对我国农村扶贫而言,我国虽然作为一个粮食产业大国,但很多粮食产地因为地域等问题,往往出现好的产品却严重滞销的情况。而通过粮食电商的全面开展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促进我国脱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卢迎春,任培星,起建凌.电子商务扶贫的障碍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5(2):27-31.

[2]神农岛.“互联网+”电商模式带动农产品产业链转型升级[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12):15.

[3]孙昕,起建凌,谢圆元.电子商务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5(12):27-31+51.

[4]刘艳华,徐勇.扶贫模式可持续减贫效应的分析框架及机理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8(4):567-578.

[5]本刊编辑.粮食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展“互联网+粮食”平台建设[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1):1.

[6]张书冬.推进粮食电子商务工作论析[J].粮食问题研究,2016(5):17-20.

[7]隋明,管永林,李建,等.“互联网+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发展策略研究——以四川省山区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19(2):23-25.

[8]曹都.“互联网+”时代下粮食供应链整合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6.

[9]卯解军.互联网+背景下陇南市电商扶贫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

[10]张金香,何亚玲.“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商扶贫政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8(5):62-66.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