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对新诊断T2DM肥胖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2019-10-20 17:53吉国凤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9期
关键词:利拉鲁血糖指标

吉国凤

【摘  要】目的:探索利拉魯肽对新诊断T2DM肥胖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在2018年3月 ~2020年4月,研究选择了我院治疗的56例新诊断T2DM患者开展,共有68例。将患者根据挂号顺序分为探索组和比对组,每组各分得34例患者。给予探索组患者利拉鲁肽治疗,给予比对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糖蛋白(HbA1c)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BMI的变化情况。结果:探索组患者的FPG、2hFPG以及HbA1c水平均低于比对组,P<0.05;探索组患者在治疗后的BMI的改变情况明显优于比对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新诊断T2DM肥胖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且BMI变化明显,因此利拉鲁肽值得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新诊断;二甲双胍;利拉鲁肽;预后;体质量;血糖指标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083-02

2型糖尿病主要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在内分泌科较为常见,并且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并且逐渐年轻化,有研究显示我国有9.7%的患者年龄仅仅在20岁以上[1]。在本次研究中,就选择了68例新诊断糖尿病肥胖患者,分别给予其不同的药物治疗,探究利拉鲁肽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在已经征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之后,选择了在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研究时间选择在2018年3月 ~2020年4月期间。纳入研究的患者共有68例,体质量在20 ~40kg/m2之间。排除了1型糖尿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对研究药物存在禁忌或过敏反应、合并其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探索组和比对组,各34例。在探索组中,患者的年龄在20 ~76岁之间,平均(48.38±4.37)岁,14例男性,20例女性;在比对组中,患者的年龄均在21 ~75岁之间,平均(48.26±4.72)岁,15例男性,19例女性,两组患者的资料经分析,之间显示为可比。

1.2 方法

给予探索组患者利拉鲁肽(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10026;生产厂家: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治疗;产品规格:3ml:18mg),每天1次皮下注射,初始剂量没0.6mg,一周之后增加到1.2mg,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血糖,如果患者的血糖能控制在3.9mmol/L,则可以将剂量调至0.6mg。给予比对组患者盐酸二甲双胍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081;生产厂家: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产品规格:0.25g*48s)治疗,每天两次口服,初始剂量为0.5g,在治疗期间,同样定期监测患者血糖,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则需要在治疗一周后将剂量增加到每天三次,每次0.5g。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主要有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糖蛋白(HbA1c)水平。(2)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BMI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4.0 为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的软件,血糖指标、BMI变化情况均用()表示,t检验,P<0.05。

2  结果

2.1 对比血糖指标

由表1数据提示,比对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控制情况明显不如探索组,P<0.05。

2.2 对比BMI变化情况

由表2数据提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BMI均有所下降,探索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病因复杂,临床主要表现为糖代谢紊乱,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脏、视网膜、脑血管等器官,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人数越来越多,而肥胖也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糖尿病换这种,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患者均为肥胖[3]

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的常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异生,促进外周组织产生无氧酵解来增加靶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量,改善外周组织摄入葡萄糖的量,从而改善血糖水平,但是该药物虽然对血糖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患者肥胖改善的效果较差[4]。而利拉鲁肽能够有效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并能够抑制其凋亡,从而良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不仅如此,该药物还能够对胰岛β、α同时产生作用,减小了胰岛素抵抗,并使胰岛细胞功能失调得到改善,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患者BMI指数[5]。在本次研究中,探索组患者的2hFPG(9.21±1.53)、FPG(6.01±1.23)、HbA1c(6.25±2.50)均明显低于比对组(10.08±1.75)、(7.54±1.68)、(7.58±2.95),P<0.05;而探索组治疗后的BMI指数(26.08±3.82)相比于治疗前(24.35±2.18),下降的幅度也明显大于比对组,P<0.05。结果提示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但利拉鲁肽对改善患者体质量更有效果。

综上所述,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可以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改善患者体质量的效果明显,血糖控制作用良好,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朱亭, 邓月珍, 季正香,  等.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esfatin-1和炎性指标的影响[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 38(6): 366-369.

[2]陈平.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 36(3):246-249.

[3]曹小会, 贾丽艳, 胡艳云.利拉鲁肽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0, 26(1):59-62.

[4]张盈盈, 金建军.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的荟萃分析[J].医学综述, 2020, 26(2):395-402.

[5]汤小斌, 潘春艳, 楼晔.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代谢及Wnt通路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9, 13(6):466-470.

猜你喜欢
利拉鲁血糖指标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利拉鲁肽 降糖又护心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全球首种阻止老年痴呆症恶化的药物有望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