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服务视角下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2019-10-20 05:17张小英
世界家苑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平台

张小英

摘要:为了顺应当前的科研环境,更好地满足用户跨学科知识需求,一种跨学科知识服务体系应运而生。目前,高校知识服务已经在积极探索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但是仍然处在发展初期,依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跨学科知识服务的含义,继而从构建协作式跨学科知识服务团队、组建跨学科知识库等方面论述了有效开展跨学科知识服务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校知识;协同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知识分享机制,即让有共同创新目标的主体进行思想、技术的沟通。现今,我国依然处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探阶段,需要进一步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汲取成功案例中的精华。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已經对协调创新理念有着相对成熟的研究,比如美国的硅谷,在它的区域中诞生了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和学校,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创新产业机构。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积极进行协同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协同创新平台中拥有大量的优质教研人员,都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面对协同创新平台带来的诸多优势,我国也应当紧抓时代发展契机,在高校中进行协同创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协同创新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也对创新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新理念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综合型人才,促进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当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在当前的背景下更应该树立服务创新理念,让跨学科知识服务与知识协作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学科界、工业界、信息界等应当不断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达到有效沟通。平台中要将产、学、研、信、用 ( 用户) 等多方面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构建起动态的跨学科知识服务平台。

1 组建协作式跨学科知识服务团队

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开展跨学科知识服务时,往往对个体学科馆员的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个体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是有限的,由于能力、精力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对跨学科知识有全面、清晰、准确的认知。缺乏完备的知识,也就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跨学科知识需求。总而言之,构建协作式的跨学科知识服务团队是开展跨学科知识服务工作的核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团队组织模式

针对产、学、研、信这四个方面,整合学科知识服务人才。当然,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人员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等,真正发挥各专业人才的作用。领导层、核心层、协作层三部分应当积极团结起来,构建专业的学科知识服务团队。同时,各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实现最佳效果。领导层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是整个团队的灯塔,应当由相对权威的知识服务专家组成。领导层主要负责制定整个跨学科知识服务体系的战略规划,指导运行,同时研究一些疑难问题,挖掘团队中成员的知识资源、帮助成员发挥服务潜能。核心层是团队跨学科知识服务的行动者,主要负责执行各项知识服务任务,由各领域的技术骨干组成;负责调查用户的学科研究环境,追踪用户需求;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把控研究前沿。协作层主要是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让团队内部之间及团队与用户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协作层主要由各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帮助协调团队学科知识的不足,解决跨学科知识难题。

1.2 团队运行模式

跨学科知识服务团队,主要是通过整合产、学、研、信不同学科知识专家、融合学科馆员的认知水平,提升团队积极思考、进行思想碰撞的能力。那么,有条不紊又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其运行模式主要是: 以领导层、核心层、协作层的日常沟通为基础,积极采取措施,让资源、人员、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协同。这样一来,就能实现资源共享,帮助人们掌握知识。此外,要建设多样化的跨学科知识共享渠道,进一步推动跨学科学术研究。换句话说,跨学科知识共享空间是在融合了学术共享空间和知识服务型信息共享空间之后的优化升级。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中有关于知识共享空间的定义,认为跨学科知识共享是一个协同和联接产、学、研、信、用的创新过程。在跨学科知识共享模式下,团队组织呈现了网络状的分布结构,帮助维持日常服务。在这样的系统当中,主要由多个学科专家进行知识挖掘、帮助用户培训和咨询意见参考。当出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平台中发布,及时寻求帮助,并进行集中的交流,直至解答出困惑或者难题。此外,团队成员之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组织多个研讨会、知识讨论小组,形成产、学、研、信、用协调的多向知识交流机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为解决出重大科技难题努力。

2 有效组织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知识库

各学科之间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那么,在协同创新平台中应当改变以往各个学科孤立的状态,突破局限,主动积极地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构建多学科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知识平台。总而言之,只有有效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知识库,才能净化协同创新环境,让跨学科知识得到有效发展。

2.1 跨学科知识整合过程

对知识的整合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应当将数据整合、信息整合作为知识整合的基石,以知识组织体系为进一步地支撑,挖掘学科知识、实现资源整合。在这样的知识整合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知识库。知识库是整合的成果,主要由各个知识链组成,而这里的知识链是由一个个知识元联合起来的。知识元之间的有机联合,创造了新的知识的,充实了知识库。从这里可以看出,知识元是知识整合的根本对象。知识元是最小的知识单位,通常不能再进行分割,且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知识表达体系。这样一来,不同学科中的大量知识元进行巧妙融合,就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知识。那么,多学科知识元就成为了跨学科知识整合的对象。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类型的知识元,这就决定了学科交叉的基本内容。知识库,其实就是将知识元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丰富多彩的知识体系。全流程其实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共享的流程。它始终以多学科知识组织方法为指导,深入挖掘学知识,并且进行增值和创新,达到整合目的。根据科研主题,可以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交叉融合,最终构建完备的跨学科知识库。通过跨学科知识整合,可以搜索到多种多样的跨学科知识,在平台中了解自己想要的知识。

2.2 跨学科知识组织方式

跨学科与多门学科的创新主体密切关联。以不同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让不同学科知识互补、借鉴、冲突、融合,便于让各学科的融合产生不一样的火光,进一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也能激荡出灵感,研究出不一样的创新成果。总的来说,组织跨学科知识不是简单地将每门学科的知識资源进行叠加,而是一种不一样的发现机制,实现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和有机融合。在跨学科知识组织的过程中,应当秉承为用户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积极整合多学科知识资源,真正实现资源的高效融合。纵向上,要围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等创新阶段,构建一套合理的跨学科知识资源框架和井井有条的组织机制; 横向上,可以从协同创新的研发主题出发,创设拥有多条价值链的组织体系。横向、纵向相互配合、彼此融合,且充分发挥服务团队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真正构建用户驱动、内容丰富的协同创新平台。从目前的用户对跨学科知识的需求出发,可以利用以下四种方式组织跨学科知识:

(1)认知学习式跨学科知识组织

认知学习式跨学科知识组织是十分重要的。面对一些相对简洁清晰的用户需求,各学科馆员应当有条不紊地组织本学科知识,将一些容易被感知的、专业性不强的知识呈现在用户面前。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搜寻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实现自己的需求。

(2)协作互补式跨学科知识组织

面对用户的一些关于学科显性知识互补应用的需求,不同学科的馆员应当进行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利用知识互补来进一步协同其他学科中相对专业的显性知识。协作互补式跨学科知识组织,能够进一步实现知识互补。

(3)启发借鉴式跨学科知识组织

面对用户对跨学科隐性知识的需求,跨学科知识应当进行相关的无意识的合作学习。不同学科馆员应当拥有借鉴意识,寻找有关学科专家的专业规律、组织方法,借鉴有关的组织逻辑和诀窍。在借鉴完别的专业规律之后,也要进一步结合自己学科的有关逻辑,从而更加合理地组织多种学科的经验类隐性知识。

(4)深度融合与协同探索式跨学科知识组织

面对用户对交叉创新式跨学科深度隐性知识需求,不同学科馆员并不能通过无意识的合作学习进一步掌握其他专家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复杂技巧。面对这样的情况,应当深度融合与协同探索式跨学科知识组织,探索不同学科中隐藏的相对复杂的专业知识。通过深度的融合思考,能够实现知识交叉融合,也能够挖掘出难度较大的隐性知识。

参考文献:

[1] 李鹏.陕西省高校基于知识服务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1).

[2] 白丽芹.协同创新视角下面向学科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02).

[3] 龚鹏飞.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09).

基金项目:2017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陕西省高校基于知识服务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编号:SGH17H287)。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平台
指媒广播制胜方略浅析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搭建医院工会全方位服务职工平台的思考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