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张鸿雁 原虹 郭媛香
摘 要: 针对高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全方位打造“立体化”教学模式,并对“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材、网络平台、移动平台和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使学生“能动手”、“会应用”、“去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立体化; 大学计算机基础; 移动平台; 主观能动性;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09-77-03
"Three-dimen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for courses of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Zhao Li, Zhang Hongyan, Yuan Hong, Guo Yuanxi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Jinzhong University, Jinzhong, Shanxi 030619,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non-computer majore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oor in initiative and application in learning the courses of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 is built in all-round way,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network platform, mobile platform and examination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he students can "do it", "apply it" and "think about it", and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stimul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s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improves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on their own, which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WeChat assistant; subjective initiative; application-oriented
0 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课,通过教学,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及相关应用软件。作为一门公共课,班容量较大,另外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靠教师讲授,学生上机实践,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学习后的应用能力也不佳,比如,学完该课程后,在毕业论文排版时却不能达到要求的效果。
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如何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教学的关键[1]。
1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
“立体化”教学就是利用现有的平台和手段[2],多方面地促进学生不断去学习。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3]。在这个大的目标下,首先让学生动起手来,然后去操作、去应用,在积累一定的经验后,最终能自己思考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全面打造“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2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
2.1 教材
以“项目”的方式编写教材,特别是在OFFICE、ACCESS和计算机网络等操作性强的部分。比如通过做“求职简历”这个项目来讲WORD表格与传统的教材不同,不再一一罗列制作表格的过程,而是先列出一些相关的知识链接,然后通过几个任务完成“求职简历”的制作,在每个任务中,都会有任务描述和任务实施的过程。这样,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就掌握了表格的基本操作,同时,做出的简历也有实用性,能为他们今后的求职提供一些帮助。
除了教师的講授,学生的上机实践外,为了能让学生随时能了解操作的过程,在教材中加入二维码,学生通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实时观看具体的步骤。
2.2 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包括学校的校园网和外网两个部分。在校园网上,挂上课程的电子教案、课件、授课视频和试题库,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除了听教师讲授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掌握学习的进度,学会具体的操作,以及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会如何去应用。此外,在校园网上可以放一些网上反映比较好的相关操作视频,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做到“翻转课堂”。外网上现在有很多非常好的平台比如“MOOC联盟”,鼓励学生在这些平台上去学习,去交流,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的体系结构,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微信平台
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的特点,开发针对本学院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微信平台。在微信平台中有通知公告、视频和音频,通知公告中除了发一些消息外,还可以转发教务处的一些相关信息,比如考试时间、考场安排等,以便学生及时了解。视频中放入课程中难点部分的操作以及操作技巧,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碎片”时间去学习,去应用。音频是微信平台的特色部分,因为现在的学生除了看手机,其他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听”手机。基于这个原因,在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理论知识中加入一些新的内容,如5G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中“黑客”、“红客”、“白帽”等知识做成音频,放入微信平台,学生可以在吃饭、走路的时候去听这些知识,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知识的目的。
2.4 机试
对待考试,学生的现状是想让教师划重点,凑及格。而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类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让学生去笔试也是“纸上谈兵”。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動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机试,学生明白,如果不动手,不应用,无论怎样都过不了考试这一关。当然平时,基于题库中有大量题目的情况下,可以将题库开放,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任何时间去练习,最终做到熟能生巧。机试的目的不是要考倒学生,而是要通过机试,去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然后熟练地掌握相关操作。
2.5 学生作业
在提供给学生一些平台之后,就要放手让学生去提交作业[4]。比如讲过WORD后,让学生做个小报,给论文排版,特别是论文排版,和学生密切相关。有了前面大量的操作积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除了向教师请教之外,自己也会尝试去解决,同时也会将自己的专业特色知识加入其中,真正做到了“会思考”。那么以后当他遇到不同行业需求的排版时,就会得心应手地去解决。
3 采用“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势及效果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全方位打造一个学习的环境,运用可以利用的所有手段将学生“环绕”起来。在这个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会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积累经验,经常互相讨论操作的小技巧,做出的作品有时比教师做的还要出色,真正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教师将这些优秀的作品也放到平台上,让其它的学生可以去鉴赏、去模仿、去超越,从而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利用网络平台、移动平台,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交互。现在大多数学生不愿意直接和教师进行沟通,但在平台上,他们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发表出来,以得到教师的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问题掌握大多数学生哪部分内容还需进一步地讲解。同时学生的一些新的思想也能促进教师自我的不断提升。
在采用“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之后,学生考试的及格率大大提高,如图2所示。其中80分以上的人数也多了起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运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图3所示。(注:2014级学生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学生上机操作,机试的教学模式。2017级学生采用的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式)
4 结束语
“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将学生全方位地“包围”在其中,无论从哪一方面,都能不断地去督促学生学习,到最后学生能够自主去学习、去思考、去应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对彼此都是一个不断提升学习的过程。当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愿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移芝,鲁凌云,周围.以计算思维为航标拓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2.6:39-41
[2] 黄同成,江世明,牛莉等.论信息学科平台课程群立体可视化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0.22:26-29
[3] 胡山泉,高守平,于芳.应用型网络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初探[J].计算机教育,2009.12:88-89
[4] Cobb P,Confrey J,Disessa A. Design experiment in education research[J]. Education Research,2003.32(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