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2019-10-20 14:21张正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6期
关键词:活化

张正雄

摘 要:生态博物馆是目前博物馆建设的一个趋势,其在推动生态、文化、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优越性。但从实践效果来看,生态博物馆建设还存在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比如博物馆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遗产的活化与固化以及原生与衍生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亟待正视和解决。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活化;固化;原生;衍生

1 生态博物馆发展简述

“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原是舶来品,1971年法国博物馆学家雨果·德·瓦兰(Hugues De Varine)率先提出了這一概念[1],1971年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在第九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上被正式提出。1981年法国官方对生态博物馆进行了定义,强调生态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注重原生态的保护、当地居民的主动参与和地域性生活方式(民俗)的呈现。20世纪80年代安来顺、苏海东等学者在《中国博物馆》等杂志上陆续发表了一些介绍西方生态博物馆的文章,由此拉开了国内生态博物馆研究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由理论走向实践,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建成[2]。此后,在云南、贵州、浙江、广西、内蒙古等地又建立了一些不同类型的生态博物馆。从实践效果来看,取得的成绩非常可观。首先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保护了一大批面临传承危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旅游”的新路子,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出路。但是,在肯定优点与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生态博物馆在实践中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必将为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2 生态博物馆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

要建设生态博物馆首先要厘清“生态博物馆”的内涵。国际博物馆协会2010年出版的《博物馆学大辞典》中,对生态博物馆的定义为:“生态博物馆,是一个致力于社区发展的博物馆化的机构。它融合了对该社区所拥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展现和诠释功能,并反映某特定区域内一种活态的和运转之中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同时从事与之相关的研究。”[3]如果要从这个定义中抽出几个关键要素,这无疑是“社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活态”。要做好生态博物馆,必须立足于它的内涵,若有严重偏离必然难以持久发展。从这一判断标准出发,我们可以对国内现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提出一些理性批判。

2.1 社区的文化自觉性有待提升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博物馆,比如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敖伦苏木蒙古族生态博物馆等都是由政府和一些专家学者主导建设的,当地居民的参与更多的是从自身经济收入来考量,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非常有限。这严重制约生态博物馆文化内涵的形成及健康发展。比如部分生态博物馆存在居民围追游客兜售工艺品,或者为了吸引游客编造一些严重偏离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民俗舞蹈等[4],这些现象足以反映出生态博物馆建设中社区居民的自觉性与主体性的缺失。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政府与专家的主导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是必要的和首要的,政府和专家要做的是启发、引导和辅助,而不是替代社区居民去建设。如果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之初,政府和专家对社区居民进行启蒙教育、专业性指导,以及在当地学校长期开设相关课程,大力提升社区居民的自觉、自主性,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才会有坚实基础,社区居民的主导地位才有可能得以发挥。

2.2 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与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待协调

有学者认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做支撑[5],然而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适合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地区未必都具备这个基础。在这样的具体环境中要想成功地建设生态博物馆,就必须恰当处理生态博物馆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居民,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积极性都来自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样的做法偏离了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宗旨。生态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让当地的原生态文化以“活态”形式呈现,这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活化石”,如果刻意改变,就违背了生态博物馆的应有之意。当然旅游与文化的正确结合能够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有利于生态博物馆的长远发展,但是一定要将生态博物馆的内涵摆在首位,也就是把当地最稀缺、最有价值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摆在首位。鼓励当地居民着力发掘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稀缺性(独特性)和趣味性,以此来吸引游客,而不是模糊甚至改变本地遗产的特性。

2.3 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固化”与“活化”问题

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原生态保护是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所在,但是从近年来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践来看,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固化”与“活化”。原生态保护不是对遗产本身保持一成不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态博物馆所在地的社区居民也有与时俱进的需要,生态博物馆所赖以生存的“生态”是变化的而非静止的。这就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带来了挑战,既要使原生态的地域文化得到保存,又要兼顾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这样的前提下,生态博物馆所强调的“活态”保护该如何来界定,这既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以早期欧美等地出现的工业类生态博物馆[6]为例,时至今天,我们没有理由让这种生态博物馆中的社区居民始终保持早期工业社会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但是生态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活态保护,要让看似已经遭到淘汰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完整保存。很显然这种矛盾的实质是发展与停滞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我们提出了两个关键概念——即“固化”与“活化。在生态博物馆的核心展区陈列类似于传统博物馆的静态展品,对那些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丧失了生存生态的文化载体以固化(静态)的形式加以保护(比如早期工业生产中的一些工具)。社会进步越快需要“固化”的文化载体会越多,因而生态博物馆核心展区内的固态化陈列应该不断充实、完善。而“活化”就是让自然与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生态保持活力,让生活在生态博物馆中的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地融入文化生态之中,自觉自愿地维护和促进文化生态的独特性。以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态博物馆为例,这些生态博物馆大多依赖独特的民族文化建馆,社区居民能够自觉地认可本民族的语言、服饰、歌舞、建筑风格等文化载体,并且身体力行地去保护和发展它们,这就是文化生态及遗产的“活化”,这也是促进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根本所在。

2.4 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原生”与“衍生”问题

既然承认生态博物馆要保护的是活态的文化与自然遗产,那么也就要正确地面对这种遗产的原生与衍生问题。因为一提到“遗产”很多人就不愿意看到新鲜的东西融入其中,只想看到原汁原味的东西。生态博物馆的遗产必须有活化的特征,既然是活化的就应该允许适当的“衍生”。以民俗舞蹈为例,许多原生的民族舞蹈来源于原始宗教,在文明高度进化的今天如果要强调它的原生性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原生性的基础上,如果经过适当的修改、完善,使其成为当地社区喜闻乐见的“新”舞蹈形式,就能让这种舞蹈保持活力与魅力,这种紧紧围绕原生文化本质特征而衍生出的旅游产品应该得到认可和鼓励。恰当处理“原生”与“衍生”的关系,是保持生态博物馆文化多样性、促进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3 结语

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的高级形态,也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国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情况来看我们还面临许多困境,但是如果能够从现有的经验出发进一步去厘清“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并且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以理性分析,生态博物馆自身的生态将会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郑学森,郭思凡.走向生态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2019(1).

[2]姜丽.我国早期生态博物馆的得失与续建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3]王婷.浅谈生态博物馆[J].文物世界,2012(6):76-78.

[4]谢威.原住民对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影响[J].博物馆研究,2019(4).

[5]张金鲜,武海峰,王来力.生态博物馆的特点、意义和角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6]袁雨辰.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侗族传统村寨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8.

猜你喜欢
活化
大别山精神在红色小镇打造中的传承与“活化”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基于艺术教育体验的文脉活化与空间改造研究
如何活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活化”历史人物,打造“乐学”文言文课堂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活”化英语思维,期待会在一瞬间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任务型学习研究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微波辐照活化未燃煤矸石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