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枢密
摘 要: 对话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新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各个学科的重要教学手段,对话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意义重大,这就要求师生对话建立在合理规范的互动情境中。但是在当前语文学科的对话情境创设和管理中,不仅存在对合理对话情境创设的偏离,而且情境管理和调节不尽如人意。不仅要提升师生关于对话教学的认知,还要通过多元化技术促进有效对话的情境创设,并积极准确调整和管理对话情境,实现师生的有效对话。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师生对话 情境管理
随着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越来越被重视,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师生角色、地位差异及师生话语权之间的不平衡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改革目的。要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必须积极推行对话教学,如何在语文教学课堂创建师生有效对话的情境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语文课堂师生对话及其情境教学原则的应然遵循
(一)师生对话及其特征。
对话强调两人以上的交谈,而且强调通过相互之间的对话形成一定的效果和对话成果。可以说,人类交往活动就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对话更是教学的必备工具,成为课堂教学主体之间进行教与学之间互动的最重要的媒介。教学强调交往与对话,对话教学能够促进教学主体之间的感情维系,良好的师生对话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在语文学科中谈师生互动的关系,对话教学成为最主要的一种形式,而且是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教学工具。
从语文学科的师生对话的含义能够看出其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主体多元化特点,在语文教學活动中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及教学文本三个主题。此外,有学者指出其实还包括文本的作者及文本的历史等,师生对话不仅含有显性的主体,还包括隐性的对话主体。在这些主体中存在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二,民主与平等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各主体之间对话的环境是处于平等和民主的遵循之下,如果脱离民主和平等,则难以展开课堂有效对话。第三,对话中蕴含着知识的建构性,从对话的含义可以看出,对话的实现是形成新的成果,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将为学生知识的更新提供条件。
(二)语文课堂对话情境创设的应然遵循。
在语文学科中,师生对话的实现得益于良好对话情境的创设。对话情境的创设依赖于三个原则的遵循,这三个原则与对话教学的含义和特征密切联系。
第一,对话情境的创设应该遵循“平等”原则。平等是对话的前提条件和根本基础,只有对话主体之间是处于平等的状态,他们之间展开对话才可能,否则就不能算是一种对话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强调“师生平等关系”原则,指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建立平等的关系展开教与学的互动。
第二,对话情境的创设应该遵循“知识建构”原则。语文习得作为知识的获得,就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学生掌握新的知识,这种新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知识体系的建构。师生对话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工具,通过高效师生对话,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知识的获得质量。这就决定了在师生对话的情境创设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建构的原则,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对话情境的创设应该遵循“非压迫填鸭式”原则。在传统教育中,教学活动是一种压迫式教育,更多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这就使整个课堂的师生对话关系不仅处于非平等的压迫状态,而且形成课堂权威化、机械化的教学情境。对话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否定,基于对话教学提出的对话情境创设就是改变传统填鸭压迫式的对话环境,将师生对话的平台基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各个主体之间的高效对话互动关系的形成。
二、语文课堂师生话语互动情境的现状
从现阶段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对话情境看,一些教师对于师生互动、师生对话都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尽管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但是课堂对话情境创设偏离正确轨道,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
第一,师生对话还停留在初级互动情境阶段。随着网络的发展,语文教学不断运用新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内容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教学情境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新技术,忽视教师的作用。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往的教师提问方式已经转变为通过电脑和多媒体实现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这样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创设了技术化的对话情境,但是将师生对话之间的主体互动引入冷冰冰的技术化情境。此外,通过技术化的教学活动,教师会提前准备提问环节,忽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形成多变、合理的师生对话情境,造成语文课堂对话情境固化、呆板化。
第二,师生对话仍然建立在“灌输式”的情境中。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和中心,而教师角色则是引导者和管理者,而非主宰者。但是在现实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情境仍然带有浓厚的“权威”色彩,教师的角色仍然是主宰,而不是主导地位[1]。尽管在师生对话中问答环节较多,但是这种问答是建立在教师的主导下,而非引导学生思考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教师提前预设形成的,学生仅仅是跟随教师的牵引而一步步进入教师预设的对话域中。在这样的互动情境中,师生平等民主的地位已经被打破,师生对话实际上成为教师自我思维的发散和扩大,师生对话仍然是在灌输式的课堂互动情境下进行的。
第三,师生对话还停留在“浅空”的情境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出现的新词和生字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学生通过字典查到的字词含义回答教师,而且通过课前预习,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这种简单的话语互动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实际上,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字词含义的理解,仅仅通过字面意思了解最基本的知识,而对于“知识背后的知识”则一无所知,这就导致师生对话停留在浅层次。
总体上,语文学科中师生对话的情境处于相对较低、浅的层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师生对话”的认知偏差,将对话简单理解为一种问答的浅层互动关系,没有意识到对话互动之间的激励、引导、交流的深层内涵。其次,为了迎合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不仅将许多新技术引入课堂,而且各教学环节设计新颖华丽,但是这種看似“高端”的教学情境没有改变以往教育中师生对话互动关系的本质,对于“新”的过分追求,忽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师生对话互动情境的教学变革。
三、基于语文课堂师生良好对话的情境构建策略
(一)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主体的对话认知。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作为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加强师生对话的情境预设,首先要提升教师对于对话教学的认识,真正理解对话的含义和内涵。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过去已有的对话教学理论和相关理念进行学习,而且要时刻关注现代教育新的对话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在课堂中找准自我定位,营造平等民主的对话环境,积极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引导与引领者的作用。其次,学生要提升对话的认知,师生对话情境不仅需要教师的维护,而且需要学生的重要参与。只有学生明白对话的重要性和意义,才能更好地与教师配合,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摆脱盲从同教师一道实现“真正的有效对话”。
(二)创设课堂主体互动的三元化情境。
尽管师生对话是语文教学情境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但是师生关系在整个情境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与生生互动、师生—文本互动相结合。这就决定了在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要有说话的权利,教师在课堂纪律的范围内给予学生最大的说话自由限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对文本甚至教师话语产生怀疑,实现依托文本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确保课堂中师生对话的有效性和充实性。
(三)合理运用多元化技术手段,提升师生对话情境水平。
尽管现阶段技术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但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为增强教学效果重要的工具,能够合理运用在课堂中,必然能够带来教学改革的新发展。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形象的文本情境,通过图片、声音、文本的形式将对话主题呈现出来[2],教师要通过这些内容运用话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根据不同内容及学生的教学反应构建不同的问答环节。此外,还要重视在问答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疑惑的解答及针对学生新奇的想法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真正提升师生对话水平。
对话作为语文学科最重要的教学媒介,其强调的平等意味不言而喻,而且语文作为文学形态浓厚、思维活跃的学科形态,更要创设充满活力、有思想碰撞的对话情境。不仅需要语文课堂教学主体之间形成良好的对话互动关系,更需要教师具备课堂对话的情境管理能力,通过不断调整课堂对话情境,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万文.对话:让课堂回归本质——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价值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18(02):70.
[2]汪海洋.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7(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