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秀华
摘 要: 插注双关作为一种新型的书面表达方式,频频出现在网文网语中。在表达效果上,它和传统双关相似,都关涉一表一里双层含义,旨在言此意彼,但在构造方式上存在差别。与以往双关相比,它形式更自由,搭配更随意,独立性更强。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当今拼音的高度普及、汉语使用的杂糅化趋势及后喻时代青年亚文化强势崛起相伴相生的语用现象。
关键词: 双关 插注双关 后喻时代
近年来,在网络环境下,一种新的书面表达方式频频出现,通过在汉字后面添加括号,并在括号内插入与前字不同的拼音,在关涉双层含义的同时达到言此(汉字词语表达的意思)意彼(拼音词语表达的意思)的表达效果。例如“有(qi)趣(guai)”“喜(guan)闻(wo)乐(pi)见(shi)?”,除汉字表达的字面意义外,还分别关涉拼音词语表达的意思——“奇怪”和“关我屁事”。
这一新型表达方式最初来源于暴走漫画,随后进一步扩散到微博、微信、网文、娱乐新闻等非正式的书面用语当中。目前,这种新型的表达方式虽已广泛存在,引起语言学者的关注,但对它的命名却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出现了“拼音心声体”“注音心声体”“虚假体”等多种不同的叫法。笔者认为,这一新型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关涉双层含义的同时达到言此意彼的表达效果,完全符合传统的修辞格“双关”的要求,故此命名时不必另起炉灶,而是直接将其纳入双关修辞格式即可。另外,根据形式构成特点将其命名为“插注双关”,以区别于以往双关中利用音同或音近而形成的谐音双关和利用一词多义而形成的语义双关。
一、插注双关的特点
1.形式自由
插注双关的基本形式为A(A),A为汉字,A为拼音,如“买(qiang)票”(买票/抢票)。但它派生出的形式变化却多种多样,由A(A)可派生出A(A)B(B)C(C)D(D)……从理论上说,这一形式序列可以无限延伸下去。同时,“ABCD……”及“ABCD……”的组合关系相应分别呈现出词、词组、句子等多种形式。另外,由于A(A)的基本形式还派生出了另一种变异形式“ABCD……(ABCD……)”,故此插注双关的前项“ABCD……”与后项“ABCD……”的组合关系还可以分别有跨句的段落形式。与以往构建双关时只能紧密依托句中的某一词语或词组相比,插注双关在形式组合上的随意自由使它在构建双关时几乎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障碍,拥有极大的自由度。唯一的局限在于它是一种只能通过视觉接收的表达方式,只能用于书面语而难以用于口语。
2.搭配随意
在插注双关中,A和A的搭配关系较为随意,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A和A的意思相反,如:“昨晚我绅(bian)士(tai)了”“老师很可(gao)爱(xiao)”,A意为“变态”/“搞笑”,与A“绅士”“可爱”形成泛义上的反义词。
第二,A和A的意思相近,如“帅(wang)哥(zi)”“美(gong)女(zhu)”“帅哥”和“王子”“美女”和“公主”形成了泛义上的近义词。
第三,A和A的意思相关,如“喝(chou)杯(gen)水(yan)”“厨(chi)艺(bu)真(xia)好(le)”“喝杯水”和“抽根烟”“厨艺真好”和“吃不下了”仅仅在语用范畴上相关联而已。
以上三种搭配方式以第一种最常见,第二和第三种使用较少。
3.独立性强
以往的双关修辞由于辞里隐匿在辞面之下,所以解读时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理解时不仅要关注双关词语所在的语句本身,而且要联系上下文,甚至进一步结合全篇或者联系交际时的特定场景和社会环境才能体会到辞表下面的辞里。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读者通过第一第二句才确认最后一句运用了谐音双关手法(“晴”双关“晴”和“情”)。与之相比,插注双关由于辞里不再隐藏在辞面之下,而是以拼音形式直接呈现,因此解读时对语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理解时通常只需要在拼读拼音的同时联系双关词语所在的语句本身即可,一般不需要联系所在上下文,更无须联系交际场景和社会环境。如“你(shi)好(ji)帅(hen)啊(chou)”“小(xiao)美(luo)女(li)”。
二、插注双关产生和流行的社会背景
任何一种新兴表达方式的产生和流行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插注双关这种新型修辞格式亦然。
1.拼音的高度普及
拼音作为小学语文入门首学知识,当今可谓人人会写会拼,从普及率来说,甚至超过某些生僻的汉字。这一点为插注双关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前提。
2.汉语使用的杂糅化趋势
受外来文化和当代流行文化的影响,当今汉语在使用中普遍存在异质语码混用的现象,杂糅化趋向日趋明显。在网络用语当中,英语、数字、表情符号、表情包等异质语码穿插运用于汉语当中的现象触目可及,比比皆是。在这种语言使用杂糅化大趋势下,在汉字中夹杂拼音这种异质语码并给它加上括号打造一种新型表达方式成了一种自然并较易接受的事情。
3.后喻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强势崛起
当今人类已开始进入后喻时代,与传统的前喻时代不同的是,青年人在信息技术、文化消费、娱乐方式等方面全面超越前輩,青年亚文化已强势崛起并快速流行与扩散,这种趋势在网络语言使用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出于年轻人强烈的求新求异偏好,大量类似于插注双关这种不同于以往辞格的语言新兴用法在网上被年轻人创造出来并在青年社群中风行一时,进而向其他社群扩散。与此同时,以前高高在上充当领路人的长辈如今优势不再,在“网言网语”方面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向晚辈学习与靠拢,以期在语言使用上跟上时代潮流。
三、插注双关的修辞功能
1.反讽
插注双关的A和括号中的A大多存在某种语义或语用意图上的反差,这种前后表义上的不一致使它可达到反讽的修辞功能。当这种语义或语用意图之间的反差越大,反讽效果越强。这是为何在插注双关中,以A和A意思相反的搭配方式最多,二者意思相关的次之,二者意思相近的最少出现的原因所在。
(1)他们在乡下度过原生态而又充(pi)实(lei)的乡村生活
(2)她渴望过上这种美(jiao)好(qing)的生活
例(1)表面指乡村生活是“充实”的,实际上暗示这种生活很“疲累”,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两个词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反差但并不构成反义词,故此有一定的反讽效果。例(2)表面指生活“美好”,实际上认为这种活法“矫情”,两个词实际上构成反义词,此时表里之间的语义反差达到最大值,反讽的效果更显著。
2.掩饰与弱化
有时表达者由于受到某种现实中的限制,难以直言其事,但想表达出自己的真实心声。此时,他可以利用插注双关“前(表)后(里)不一”的特点,用前面的汉字传递表层的非真实含义,而用后面的拼音形式传递里层的真实含义。此时前面的汉字形式为后面的拼音形式披上一层起掩饰作用的语言“迷彩服”,防止被人“一眼看穿”,作用类似于中国古代的“藏头诗”。
例如有人在网上用“教师教(cui)育(can)了多少学生”表达对教育行业的不满,但考虑到直接表达不满的话有可能被网管禁言或删帖,所以使用插注双关利用其掩饰功能巧妙地行使自己的话语表达权。又如2014年12月,“问政银川”官方微博收到一位市民的询问,因家人原因拿不到户口本有何办法可以结婚,“问政银川”使用插注双关的方式作了解答——“您好,还是要通过努力争取家长的同意,通过合法的途径领取结婚证(ping shen fen zheng,zai hu ji suo zai di pai chu suo gua shi hu kou ben ,bu ban yi ge)。在此,答复中的汉字形式给出的是中规中矩的官方回答,括号中的拼音形式给出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凭身份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挂失户口本,补办一个”),后者才是解答者想传递的真实意图。由于受到官方微博的身份限制,如直接明说的话会给自身招致不利影响,使用插注双关这一表达方式既可传递自己的真实意图又可避免对自己的不利影响。
此外,有些表达者需要使用不文明用语发泄不良情绪,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说“粗口”,此时他可借助插注双关辞格,将不文明用语通过隐藏在汉字后面的拼音形式加以传递,“从语用效应看,用拼音形式表达汉字可以表达的意思,加长信息提取时长,降低信息的力度”,从而弱化脏话给人带来的不良刺激反应。如“我(ni)很(qu)好(si)”“楼主好(sha)帅(bi)”。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插注双关的掩饰与弱化功能,有时在表义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含蓄委婉效果,里层的实际含义并非完全隐藏在表层的语言形式之下,而以拼音形式直接呈现,且解读时只需要在拼读拼音的同时联系其出现的语句本身即可,一般不需要联系所在的上下文,更无须联系交际场景和社会环境,因此插注双关缺少以往双关那种耐人寻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颖,郑梦灵,李治平.说说“拼音心声体”[J].语文学刊,2015(8):16-17.
[2]吳瑞敏.“注音心声体”的反转魅力[J].语文学刊,2015(6):46-47.
[3]杨文全,杨绪明.试论新词新语的消长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1):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