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
邵竟源是徽州人,大家喊他老邵。因妻儿是上海人,70岁的他卖掉屯溪景观房,常住上海宝山,说是从新安江边到了长江边。临走,将家里书、字画及文房四宝送学校、馆所、亲友。也送了一块老家五城明代大砖和一方小砚台让我练字。
几天前,我们在上海见面,才聊几句,他竟说想要回小砚台,原因是没有小砚台外出写字不方便。我大笑拒绝:“你给人家的东西还想要回头啊?”他乐了,说临一段富春山居图交换。我一听快意——他临摹带创作的十米左右富春山居图全卷及题跋两千多字,曾于2011年5月应浙江省博物馆邀请展出过,后被藏家收藏。这次见面,他带一幅字和一本他撰写的书送我,看来,要回小砚台,代价很大。
老邵退休后一头扎入个人爱好中,把画画写字喻为种萝卜白菜,倒是应和了他第一份职业——插队种田。书房取“梦笔园”,自称“梦笔学者”。一日,他对书画题款为什么写干支纪年提出质疑。朋友告诉他:“这是传统!古人都这样写。”老邵质疑称,古人都这样写吗?他跑美术馆、图书馆等查找考证,得出:这是个伪命题!古人作品大多用帝王年号加干支纪年,独用干支纪年,不是主流传统。他发现传统的干支纪年存在“有循环无进位全重名”的瑕疵。虽然干支纪年是祖先伟大发明,但却不能做到精准。于是老邵竟然暂时放下书画,集中精力探索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晚上睡觉常常夜半起身做笔记。终于悟出:在传统干支纪年前添加一个前缀——有循环,有进位,无重名,一页小纸,可以查阅亿万年,一名一年,永不重复……
匆匆上海一面,我们约在浦东一家星巴克。一落座,见他从一只红色陈旧无纺布袋里,掏出一袋干四季豆递给我。我点了份三明治给他,他边吃边抱怨:这有什么好吃?一点死面粉,还抵不上在家吃萝卜白菜,叫你去我家,你不去,看长江口比新安江更开阔……
相对而坐,我特别愿老邵在魔都继续他的质疑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