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建峰
摘 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供给侧改革包含各重要领域,高职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需注意需求侧与供给侧的良性互动关系,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挖掘最大潜能,激发活力;优化专业课程建设和注重师资队伍内涵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基于供给侧改革涵盖所有重要领域,高职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一、构建需求侧与供给侧的良性关系
传统的需求侧包括投资、消费、出口,而表现在高职教育方面的供给侧则包括劳动力、资源、共享等方面。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形成需求与供给的良性互动关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通过市场调研、统计分析,以数据为基础,从市场需求实际出发,紧随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步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规模调整,真正适应产业的转型升级,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二)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技能共进原则
高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将直接进入生产一线,学校在组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文化、技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深化产教结合,加大技能训练力度。
二、创新管理模式,激发活力
高职学校多数实行以职能部门为主的管理模式,系部没有足够的权限,这是很多高职学校改革的瓶頸,不能也不愿意突破,供给侧改革首先要破解这一难题,激发二级单位(系部)活力,下放权限。把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体系结构、师资培养、教育教学管理、学生就业等权力交由系部管理。学校或职能部门采用宏观指导,目标考核,监督权力行使,结果评议,真正实现二级单位(系部)权责一体,创新创造活力。
充分发挥计算机名师工作室和专业中心组(教研组)的引领作用,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及时、准确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公开课、评优课、技能竞赛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帮助教师快速成长,扩大名师示范辐射圈。
三、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双师素质”建设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企业(行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几乎所有企业(行业)、公司、事业单位都提供相应岗位。因计算机的普及使得高职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没有丝毫优势,那么如何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学校与用人单位有效对接,适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就要求学校定期开展人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组织行内(业内)专家对开设课程论证,科学分析并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意见。通过定期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掌握学生所学知识与岗位能力标准的匹配度,并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给学弟学妹们做经验介绍,帮助在校学生及时了解企业(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一步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从事的是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网络营销等低端工作,而市场上这些岗位已趋于饱和,专业性不强,薪资待遇不高。而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建设与维护、音视频数字影像的拍摄与制作、软件开发等岗位市场还有需求量,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故调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确保毕业生能胜任对口就业。通过专业必修课加专业选修课的系统学习与技能训练,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立足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二)加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的内涵发展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现在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已达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标准。但是多数学校和老师只是简单地把“双师型”理解为“双证”或“多证”,片面地追求证书数量,忽视内涵发展。
第一,定期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进行专业实践,虚心向老师傅请教教育教学中理论知识解决不了的难题,用实践检验理论。
第二,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利用假期安排教师进修,导致教师放弃休息时间去再学习,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敷衍了事的状况,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故学校完善相关制度,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鼓励教师多进修,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三,专业教师素养可持续发展。计算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学校需加大资金投入,争取多样化激励机制保障教师基本素质、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接受、更新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2015(11):1.
[2] 丁银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