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
摘 要: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是从培养实用性人才的角度出发,设置的一项专业性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本文就从实践导向出发,研究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改革;实践导向
一、当前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职业院校的机电一体化的教学课程不仅要求掌握理论知识,更要熟练各种技术操作。但是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课程理论层面上的知识设置得过于深奥,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缺乏实践技术方面的训练,甚至与当下的行业发展有一定的距离,很多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发现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企业之间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这种不完善的课程设置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二)课程种类过于复杂
很多职业院校都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进行了课程的设计,但是从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这些课程设置得过于复杂,种类过于繁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脱轨。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掌握学习要领、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以至最后无法建立起一个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一些教师没有充分了解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特点,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很多学生对课程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三)实训环境不尽人意
当前一些院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训环境,基本都是借助计算机的方式,对实验现象进行模拟,通过电教录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眼观感受实训的效果。这些方式虽然成本较低,但过于简单,没有使学生真正得到实践的体验[1]。
二、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机电一体化是具备发展前景的综合性技术
在高新技术领域,很多技术是在机电一体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电一体化是综合了机械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电子电气技术等技术,按照系统组合的原理,将它们进行优化设置而成的,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是一门要紧的学科,因此,课程的改革意义重大。
(二)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的电子机械产业的发展需要机电专业的人才来推动,而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这对职业院校机電一体化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种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职业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教育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三)机电一体化教学体系急需完善
职业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体系应该是符合企业需求,能够应用于实践的,也是应该具有其本身的特点的。因此,结合目前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通过课程的设置,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操作技术,这项改革势在必行。
三、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实行教学改革顺应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机电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限于理论,对操作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课程规划,明确教学中的目标和授课环节,确保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实践学习效果。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展理论,让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会贯通。通过开展系列的科学实验和实习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专业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
(二)多元化教学手段创建特色学科
机电一体化的理论知识较为繁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表现出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开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多样形式,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等,从而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固化思维,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要更加重视社会企业的认可度,做好对实习学生的考核测试,并将考核内容向各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与要求积极靠拢,以此达到培育实践性人才的目标。只有在实践中得到肯定,才能更好地开展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工作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2]。
(三)建立校外合作的实践基地
为更好的向社会输送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职业院校应与校外优秀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建立长期的实践基地,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并与企业积极开展交流互动工作,开展更加深入有效的实践化教学工作,建设更加专业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促使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能够提前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毕业之后能够让自己的操作技术得到保障,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结语
对于机电一体化这种操作性较强的专业,从实践出发,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通过多元化改革和创新来满足社会需要,是职业院校当前应该努力改进的方向。机电一体化教学在改革过程中仍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薛国芳.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与体系构建[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294-295.
[2] 杨思思.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