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校园欺凌 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2019-10-19 07:07冯刚
关键词:施暴者教育工作者暴力

冯刚

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许多在校未成年学生之间群殴、羞辱的恶性事件在舆论上持续发酵,施暴者也常常遭“人肉”曝光,被几近一边倒地“口诛笔伐”。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不仅影响着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社会的神经,追根溯源,这其实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问题长期积淀后的集中外露。那么,学校应该如何预防校园欺凌,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呢?

一、 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尊重和信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别林斯基说,“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所以,要用慈母一般的心肠对待体贴学生,用火一般的真情感化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及性格特点,采取灵活而具有原则性的教育方法,注重与学生平等交往,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对一些身材瘦小、体力单薄、能力较差、家境贫寒、生理上有残疾的同学,更要尽力关心和帮助,善于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其体验到老师更多的真诚与关爱。这样一来学生遇到问题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尽早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 充分发挥沟通的潜能

学校和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与家长沟通,如家访、电话交流、书信、探病、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特别是要办好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通过沟通,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做合格家长。

三、 大力开展法制教育

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法制教育、德育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把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等融入其中,让未成年学生真正领悟到法制的重要性,使他们从中学到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等。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鉴于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普遍特征,学校应通过开展郊游、拓展训练、社会公益、读书节、艺术节、技能节、体育节等文明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交际技巧和责任感,使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体验到自身价值,从而满足精神需要,丰富课余生活,消除空虚感。

五、 适当惩戒,防患未然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同学生接触最直接,接触时间也最长,最能及时把握学生动态,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异常言行,对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既不能忽视,更不能纵容。在发现校园欺凌现象时,绝不能片面地视为“恶作剧”或者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既要勇于制止,也要及时予以批评教育、责令反思反省,实行家校联合,重点“帮扶”。对于情节较重、影響较大的事件,要及时向学校负责人报告,必要时进行报警并积极配合调查取证。通过这些适当的惩戒措施,让施暴者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促其警醒,并举一反三,以此为契机警示其他学生不要欺凌同学,从而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

防治校园欺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根除校园暴力,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尤其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在此,我们热切地呼吁: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从源头和小事抓起,坚决、有效地遏制一切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校园真正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猜你喜欢
施暴者教育工作者暴力
反性别暴力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暴力的班长
校园暴力施暴者的施暴行为分析
暴力和痛苦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