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式分析

2019-10-19 07:50郑丝予
家长·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兴趣教学全面发展

郑丝予

摘要:小学美术是可以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是小学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必须采取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新课改着重强调的一个重要要求,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是增强其学习动力的保障性条件,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也利于增强其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学美术课为例,探讨教师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全面发展;综合素养;兴趣教学

当学生对美术知识及技能充满了探知的兴趣,就容易使其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之中,获取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当前小学美术教师为了遵循新课程标准对美术課提出的高要求,踏上了优化美术课堂的道路。而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美术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应的教学方式。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现状分析

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教学问题,突出表现为美术教师对美育的认识度不足,一些教师的美育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有效地挖掘教材中的美育资源,也没有注重通过多种渠道来搜集各种有效资源。因此,美术教师的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并不高,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对美的认知也缺乏全面化,导致美术教育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其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功能。此外,一些美术教师并不注重活跃课堂氛围,将美术课程当成了理论课,实践活动比较匮乏,导致小学生很难感受到美术的艺术创造魅力。这些教学问题都反映了教师教学观念上的认知问题,没有充分解读新课标的新要求,对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方面的要求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

(一)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审美个性,孕育学习兴趣

在美术作品的审美方面,每个学生都会感受到不同的意味,并获得不同的理解,针对这个方面,美术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利用。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审美材料不应该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自主表达审美感受,鼓励其站在与众不同的视角来欣赏艺术品,在达到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锻炼与发展,而学生的审美观也可以得到初步的形成与发展。比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向日葵》这一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可简单地为学生介绍梵高的基本情况及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对这幅画进行认真的观察,并带着问题融入作品的鉴赏过程中。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幅画的内容、画法、色彩特点、用笔特色,并且思考哪一个部分可以给自己带来最深的感触。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可以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

(二)开展趣味化的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对知识学习尚未形成较浓的驱动力机制,这要求教师能够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爱玩的天性充分释放出来,并作用于美术学习。实际上,这就是对寓教于乐、教与玩结合、快乐教学等等教学理念的践行。新课改也明确指出游戏是可以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结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等等特点,教师可以用游戏培养小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参与兴趣,让小学生可以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取尽可能多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并且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美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强化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可以在获得知识及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熏陶,促进学生养成美好的个人品质。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陈冬燕.浅议如何实现小学美术现代化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8(27).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兴趣教学全面发展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