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民
摘要: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沿。班组长是前沿指挥官,应首当其冲做好本班组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班组独特作用。但如何做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还值得深入探究。笔者认为,放在首位的是要研究在新的形势下,班组员工最乐意接受哪些思想教育方法,只有知其然,才能顺其然,进而获其效。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单位不同情况下的班组长,可能会有各不相同的体会。
关键词:班组长;领导力;安全;关系;研究分析
一、企业班组生产现状
基层生产班组是可以做到安全生产的,但在单位时间内定额过重、赶时间,为了多挣钱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甚至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这种情况下班组长和职工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很难坚持原则站出来制止违章行为,事故隐患在这种容易滋生的环境中怎能不潜伏下来伺机爆发?工人今天可能能躲过去了,但终究是在不安全状态下进行生产的,侥幸心理逐渐膨胀,麻痹大意思想逐渐滋生,挤走了安全生产思想。有很多的生产安全事故,究其根源,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有了隐患发现不了,甚至是视而不见。
二、做好企业班组长安全领导力与员工的安全行为管理
(一)聊天
如果班组长能时常抽空与组员坐下来,班内班外地谈谈,天南海北地聊聊,往往会产生一般开会、宣讲、谈话所没有的理想效果。因为这种方式能让对方(组员)感觉到你的诚意,感觉到你和他之间的对等、无间、随意,感觉到你“瞧得起他”、“够意思”,从而向你敞开心扉,掏出肺腑之语。
(二)家访
一个人的角色、情绪往往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有些在工作场合了解不到的情况、谈不起来的话题、交流不起来的感情,一换到家庭这种非正式却天然具有某种亲和力的场合,说不定就没了障碍。尤其是在一些组员或其亲属遇到什么解不开的难题时,忽然发现你“雪中送炭”般地来到他(她)家里;或者在他(她)做了好事,受到表扬而家人不知晓之际,忽然发现你带着领导和同事们赞许、嘉奖来到他(她)家中,让他(她)在家人及邻居街坊中得到一种新的尊重、敬佩,甚至由此消除了他(她)与家人、邻居间的一些陈年误解、隔阂,试想,感动的他(她)还有什么不愿对你说,还有什么理由不跟你好好干呢?
(三)讲理
这是相对命令以及方法简单的布置、要求、批评甚至训斥而言的。这不是说,班组长在日常管理中绝对不要采取命令、布置、要求及批评等做法,这些做法在某种情况下仍是必需的。但历史已进入了21世纪,绝大多数职工的科学化水平和民主意识都较过去有明显提高和增强。为此,只要情况许可,班组长应尽量在下达命令、布置工作、提出要求及进行批评前或其过程中,把这样做的原因、道理及预期结果讲清、讲深、讲透,即让组员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或者像常言所说的,让组员“乐也知道乐的缘由,苦也苦个明白”。
(四)感化
这种方法同上一条有相似之处,但它使班组长在安排组员日常工作和做组员思想工作是时,应尽量少“以权压人”、“以威赫人”,而应尽可能依靠理性的力量和自己人格的魅力,发挥感化的作用。何况,组员中经常存在并发生变化的思想观念、意志情感问题不是仅靠硬性约束、压制就能解决的,而是更需要班组长按照“理解、尊重”的原则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地加以解决。
(五)疏导
在日常工作中,组员们由于所处位置、对实际情况的占有程度以及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而对班组里某项工作某种做法,提出一些不那么正确甚至是已被实践证明错了的看法或意见。对此,班组长们大可不必进行“封堵”,而宜进行积极疏导,即先让组员把话讲实,尽可能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即使组员全讲错了,只要暂时还不影响大局,班组长也不必急于加以纠正,而宜让时间和事物发展的进程来证实一切,这样便于用事实教育组员,做到心悦诚服。倘若从一听不同意见就火冒三丈,拼命封堵,不仅得不到理想效果,还有可能漏掉员工意见中的合理成分,甚至造成班组长与组员间的关系紧张,影响全班组的工作,最后反会使你班组长下不来台。古人所说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六)挂钩
这里所说的“挂钩”,即指绩效挂钩。当今职工绝大多数是有远大理想的,也是奉行现实主义的。除非形势需要他们无私奉献,他们自然不会讨价还价,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判断一项工作该做不该做、一项制度该遵守不该遵守,判断你的思想工作必要不必要、在理不在理,很现实的一条标准,就是看这些工作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因此,班组长在领受、策划、安排、展开一项生产任务或一项思想工作时,要尽可能把这些工作应给组员带来的实际利益,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考虑在内,将思想工作与解决组员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与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尽可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兑现,让大家从班组思想工作及其他工作中得到实惠,以此调动组员们的积极性,从而为社会为单位也为自己创造更多效益并以此检验班组思想工作的成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万丈高楼平地起,班组长是企业中最基层的负责人,属于兵头将尾,班组长是一线班组的当家人,站在关爱员工生命、守护员工感情的高度,注重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让员工带意见、带脾气、带包袱、带情绪上岗,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在工作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怕麻烦、不怕承担责任、不怕劳神费力,努力做到领导和员工都能满意。
参考文献:
[1]牟蕾.对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 (01):94–96.
[2]郭福中.论如何提升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J].企業家天地,2010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