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思考

2019-10-19 06:24熊小刚
企业文化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表现预防措施危害

熊小刚

摘要: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这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因此,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既要认清其内涵、表现及危害,又要坚持教育、强化监督、加大惩处等,通过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遏制和清除特权现象。

关键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内涵;表现;危害;预防措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这一宣誓振聋发聩。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强调,“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保护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并对反对特权作出重要部署,彰显党中央反特权的坚定一以贯之、坚如磐石的决心。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乃至个人生活作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是作风转变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常抓不懈的过程。特权思想在个别领导干部中根深蒂固,特权现象还时有发生,极大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成为当前正风肃纪的重要任务,也是精准掐住解决“四风”问题的命门。

一、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内涵及产生的原因

所谓特权,是相对于普通权力而言的,既包含了正当职权,也包含了不正当法外特权。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政机关利用权力获取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以外的私利及不正当权力而产生的思想和行为,它具有权势性、特殊性、排他性、局限性、传染性,与当前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先进性、纯洁性政党格格不入,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背道相驰,危害巨大。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历史,封建主为了统治阶级利益,制定了严酷的立法,残酷的压迫人民,这就是特权统治的历史原因,封建礼教、男尊女卑,三纲五常,官员出行,八抬大轿,前呼后擁,人分三教九流的等级划分,都深深烙下特权的烙印,历史绵延、根深蒂固、影响至今。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党员干部受社会腐朽思想和资产阶级享乐主义影响,迷失了政治方向,官本位思想严重,也为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特别是当前民主与法制建设还相对滞后,对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管,个别领导干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难以得到根本治理,部分党员干部出现违法乱纪现象。

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表现

权力的绝对化、趋利化是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表现之一。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是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依据进行管理,而是凭自己喜怒哀乐、人员关系紧密度、经验判断、人生资历来管理。个别单位“一把手”,对权力、特别是对人财物等实权十分眷恋,不讲班子分工,不遵守民主集中制,搞“一言堂”,把实权全部抓在手中,事事都要伸手,进行“拍板”。他们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人生信条,把公共权力作为中饱私囊的工具。如有些“一把手”为谋取个人私利,插手矿产资源开发、土地使用、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造成国有资源的严重流失,这都是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祟才产生的问题。

职务的特殊化是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表现之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奉行享乐主义、大搞奢靡之风,衣食住行全部引领消费潮流,否则就认为没有面子,不够档次。吃饭出差要到高档宾馆,坐车要高档轿车,喝酒茅台、五粮液,培训要到名山大川,手机、手表越换越好,认为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地位”;对自己违规违纪现象,总认为无人监督,以“刑不上大夫,下不为例”为由,为自己特权行为找借口。还有的领导干部公私不分,认为自己对国家和企业贡献大,吃点、喝点、拿点不算啥,吃喝嫖赌全报销。这些行为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又浪费了国家和人民的财富。

呈现隐蔽化态势是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表现之三。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各种形式的“特权”被逐步取消或受到限制,但“隐性权力”以各种形式不断出现,成为诱发腐败的新形式。“隐性权力”是在法定利益之外隐蔽地享受特殊利益和权力,由于这些利益绝大多数并不合法合规,所以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仅限于“内部人”知晓和享受,以便当事人能享受好处,又不必有公众监督之忧。有的领导干部利用在位时职务便利,为请托企业大肆谋利,并约定退休后兑现“好处”;有的把公款当成私房钱,不仅个人享用,还用于家人、朋友、亲属等,营造自己的社会资源;还有的在台上大力提拔身边人,下台时照样享受“隐性权力”带来的好处。然而,这些都不需要官员亲力亲为,领导的秘书、司机及下属会悄无声息地落实好,这也是不少腐败案件中领导干部司机、秘书大多也卷入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

三、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危害

特权的存在,无疑与公平、正义的要求相对立,因此招致绝大多数人的反对。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摆脱特权思想,就有可能滑向违法乱纪的深渊。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来说,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危害尤甚。

一是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执政基础背道而驰,极大伤害了群众感情和党的威信。群众对领导干部特权深恶痛绝,个别领导干部耍特权,总是会引起群情激愤、舆论哗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如果不能有效制止、制约,不仅滋生腐败事件,也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腐蚀社会风气。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对加强党的执政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反作用。特权现象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以自己享受特权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迷失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追逐权力成为社会时尚,败坏了社会公德、思想道德,污染整个社会风气。

三是违背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而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人,一些人借助特权肆意破坏竞争规则,不合理、不合法地侵占公共资源。有的金钱至上,于党纪国法于不顾,肆意利用职权侵占国家和集体利益,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社会内部的差距被人为拉大,大大破坏了社会公平。

四是滋生不正之风乃至腐败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的背后往往有特权思想作祟,若不对特权问题加以有效治理,不正之风既难以根除,也容易反弹回潮。同样,对特权的姑息会放纵腐败行为,公器私用、以权谋私等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为腐败问题,严重污染党内政治生态、侵蚀党的肌体。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直指不正之风的“病灶”,掐住解决“四风”乃至腐败问题的“命门”,是进一步将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

四、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预防措施

怎样防止一些领导干部把公共权力变为以权谋私的特权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行使各种权力的主要群体——领导干部入手,坚持廉洁教育为先导、强化监督为保证、加大惩处为手段,通过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遏制和清除特权现象。

一是强化反腐倡廉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好的思想和品德对领导干部正确行使职权至关重要。不少能力突出的领导干部思想蜕化变质、生活腐化堕落,就是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将“权为民所赋”的道理抛在脑后,最终走上犯罪的深渊。因此,必须对领导干部进行经常性廉洁教育。首先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制度面前没有特权的意识,做到不搞特权主义,引导其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第二是要加强反面警示教育。充分运用典型案例,弘扬正义,鞭笞丑恶,引导党员干部吸取教训,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决反对各种特权现象。第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活动。深入推进廉洁文化进基层、进班组、进机关、进家庭、进社区,铲除滋生特权的土壤条件,形成人人反特权、无特权的社会氛围。

二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主要集中体现在领导干部身上,因此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领导干部至关重要。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必须牢记党的党旨和群众路线,明晰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将手中权力私有化或小团体化。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上带下,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用严谨规范的言行树立良好的领导干部新形象。

三是强化监督保障。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如果领导干部的“公权”变为“特权”,就会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就会引发腐败案件。因此,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保障。堅持关口前移、实行过程监控,探索加强和改进监督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延伸监督线、扩大监督面,形成监督合力,让“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真正“硬”起来,让隐性腐败不能“隐”起来。

四是加大惩处力度。特权往往与腐败结伴而行,有了特权,腐败往往随之而来。不管什么人,只要存在特权现象,都应当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查处和严肃追究。因此,反对特权要加强对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的查办和惩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充分发挥了惩处机制的作用,真正做到了预防有效、惩处有力,使得一些搞特权的人望而却步,使领导干部“不敢”有特权、“不能”使特权、“不想”用特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部犯错误的机会。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特权必打。既要执行政策、宽严相济,也要严肃纪律,严厉惩处,切实做到惩恶扬善,增强惩处的威慑力;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特权案件,切实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增强查办案件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法纪效果。

猜你喜欢
表现预防措施危害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