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鉴容
摘 要:对于高中阶段的文科生来讲,“得文综者得天下”想必也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确实,文综在高考文科总分中占了百分之四十的比重,是能拉开学生之间分数差的科目。并且有别于高中一二年级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分开考试,高考文综将三科合并在一张试卷中综合进行考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文综中历史部分的内容相对较难,在一些人看来,将所学的知识从灵活运用最后再回归课本是历史科目的学习关键所在,而对于教材内容的熟练记忆就是能做到从出发到最后回归的必备条件。通过对于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历史的命题角度以及考查题目的类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命题人在对这部分进行命题考查时往往并不是直接对某一部分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需要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对于在高考复习阶段来说,训练这种历史性思维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会。因此,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一轮基础上的二轮复习教学为切入点来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相对于高考一轮复习中以夯实基础,全面系统的基础性复习为主要的内容,而第二轮复习则主要是给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让他们重点攻克他们的知识薄弱的部分,进行查漏补缺式的重点式复习。从分析往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命题人对务实性的考查愈发明显,而不单单只是将考查重点放在学术和时事方面。这样命题的好处在于同时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知识框架体系以及材料阅读摄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等三方面同时进行考查。譬如,在考查选择题时,并非是单纯地给出想要考查的知识点,而是给出考生一段史料,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事实上这就是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的历史思维而非单纯的背诵记忆课本上的内容。
因此在二轮复习的过程当中,老师所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学习的内容的精讲精练,深化各个章节单元的专题知识的分析讲解从而让学生梳理出通史脉络,能够做到审题,答题的正确率与规范性。进一步能够务实、高效、乐学的方面展开高考历史二轮的复习。鉴于此,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总结出了以下几种二轮复习经验与注意的重点。
一、 拒绝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在高考的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师都认为文综复习方法的精髓就是“背多分”,尤其是对于历史这个科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同时也非常杂乱,因而很多学生在进行历史这门科目的复习过程中最多的就是背诵。然而如果只是完全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话,不仅会让学生在这个复习过程感到烦闷枯燥压力大,同时复习和做题的效率其实也并不高,常常都是事倍功半,无用功做得多。因此,虽然历史或者说整个文综的学习和复习都是离不开对课本内容的背诵记忆,但是这并不完全等同于背诵记忆。想要提高复习的效率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就必须要找到正确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历史复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历史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且杂,即使已经背了很多遍了,但是还是会由于需要记忆的太多了,还是背一遍忘一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要就要了解到考试的重难点所在位置,对于常考点和必考点的章节内容反复以及重点复习背诵。其次,在背诵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譬如根据历史时间线来进行梳理,将历史事件传承时间线,比如,中国近代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中间经历了哪些时间,最后结束的事件又是什么;或者中国古代史的起始以及终结的朝代,然后同时可以联系中外,放到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看看在同一时间,国内外各发生了哪些历史大事件,通过这种办法来加深记忆点的印象,再从人文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加以结合,去了解每件事后面的历史意义。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占分高,知识点多且复杂,所以应该是我们复习时的重中之重。最后需要做的就是总结分析历年的考题模式,总结出背诵答题时的小窍门。
二、 重视基础性学习
其实,文综所考查的学生的重点就是在于考查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否可以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来对问题加以解决和分析。命题人在这方面命题的时候,不会特别偏或难,都是基础性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考查内容的综合性联系。因此,只有考生们能够牢固掌握了学科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做到对知识点梳理成一条时间线,对这些历史事件做到一个宏观把握和深刻记忆,并在答题时能够灵活发挥。
(一) 夯实基础,掌握课本内容
想要对源远流长的古今中外史做到一个宏观的整体把握,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梳理出整个时间线和发展进程,做成一个“骨架”。只要把这个骨架搭建好了,那么就相当于拥有了最基本的线索依据。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可以对整个历史内容章节的纲目进行一个疏通,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比如对于中国近代史这一块儿,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大的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一步细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从鸦片战争为初始点,而随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新青年》的出版而结束。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就相当于在主骨架上再细分出副主干,再把每个章节的内容作为“血肉”不断“填充”進去,不断丰富这个“骨架”,完成这一部分的整体梳理。其次,在搭好现行知识框架之前,要弄清楚这些“血肉”之前的联系。比如,资本主义发展史、无产阶级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关系史这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了整个世界的近代史。
(二) 巩固训练,理解主干中心重点
什么叫主干中心呢?在笔者看来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其一,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对于整个历史进程的推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譬如,西汉年间的皇帝们治国的不同理念对于历史的进程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其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譬如,新中国的土改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等等的发展过程。把这些主干点把握好,而不用在那些更细且杂的点上过多纠缠。因为文综考试的时间有限,我们备考的时间也有限。想要让答题效率得到提高,第一点就是必须抓好能够反映学科中的重点的主干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个性,外延是共性。第二点就是要把这些主干内容系统化。并且加以巩固训练,不断强化这部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对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 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基础知识
所谓文综中指的综合,其实就是要将各个学科的内容中的组成部分先拆解再重新进行组合的过程。而命题人对于历史这一科目的考查点就是在于“把各种历史知识要素和成分重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把不同部分的有关历史整合成一个新的体系”。因此,不难看出,命题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思维,考查他们是否有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地把所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对题目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改变学生的想法,让他们不要被课本教材的结论所“禁锢”,而是要学着打开思路,培养出学生学会从材料中分析结论,再把结论和史实相结合的能力,并且能够从这一历史事件迅速联系到另一个相关的历史事件上来。做到发散思维,举一反三。
三、 训练综合性历史思维
(一) 综合性地构造知识点框架
所谓的知识点框架不仅包括了知识框架同时还包括了知识结构。不同的史实和历史结果和他们之间的联系,最终可以通过人的大脑的综合加工最后搭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可以说,如果学生能够独立搭建出一个知识点框架体系,那么他就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线索。因此,想要把所学的每个专题的知识点综合性地搭建出一个专题的框架体系,再把这些专题的框架整合在一起,搭建成一个完整的大框架是训练学生综合性历史思维的第一步。
(二) 运用综合性眼光去分析解题
其实无论是学习哪一门科目,都需要我们全方位深层次地对题目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对于历史这种综合性很强,知识点多且杂的人文类学科。全方位是指,我们在分析同一件历史事件的时候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索去看待,深层次是指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应该只停留在事物外在表现出来的那一面。还应该从事物的本质内涵,分析人站在客观和主观的方面去具体分析。同时,还需要注意到的是,我们在进行到文综第二轮复习阶段的时候,本身对三名科目就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联系了。所以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从历史这门学科本身去分析,同时还要运用到跨学科的知识来分析。比如,人类的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政治背景下发生的事件。这就提醒了我们,在分析人类的历史活动背后的意义时,要结合地理和政治的因素去进行综合分析。
(三) 从综合性的角度去审视古今发展
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了解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和发展,同时还在于从历史事件中得到的现实意义。要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行的问题,要学会借古知今。这就要求学生,其一,在整体复习时要注意到历史的发展特征是否会在现实的问题中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出来又该如何去解决。其二,以客观现实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历史事件,学会用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古和今的潜在的联系,充分认识到历史的现实功能,学会从现代化的角度去审视历史发展的过程。
四、 总结反馈,最终回归课本
在进行到第二轮复习时,学生此时对知识的掌握度其实已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在这个阶段需要做的已经不再是接纳更多的新的知识点,而是应该对过去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总结和综合,将过往的错题和难点做一个分析和梳理。把所学的内容从课本中出发去对内容做一个综合联系,进行自我反馈,再最终回归到课本上来。
五、 总结
高三的第一輪复习的结束推开看第二轮复习的大门。正如前文所言,这部分主要是给学生进行重难点攻克,让学生把之前复习的内容串联在一起,训练出学生的综合的解题思维。
参考文献:
[1]刘俊.务实·高效·乐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2):9-10.
[2]竭蔚.新课改下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的策略[J].黑龙江史志,2014(19):333.
[3]胡燕辉.浅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以《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年-1894年》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6(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