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危”杜渐, 别让脑卒中“卒”不及防

2019-10-18 01:29穆一
祝您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峰脑血管病脑血管

穆一

【受访专家】  刘新峰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技术三级。瑞士洛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江苏省神经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擅长脑血管病、脑血管介入和卒中的危险因素控制、各类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治、卒中单元治疗、颈动脉和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以及脑血管病成形术及血管内支架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脑卒中而永久致残。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如果发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有一项研究发现,东亚、中欧和东欧是脑卒中患病风险的“三高地区”,患病风险分别为38.8%、31.7%和31.6%。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部地区人群的患病风险最低,仅为11.8%。中国是全球脑卒中发病风险最高的地方,居民的脑卒中风险率达到了39.3%,与此同时,男性的发病风险也是全球男性中最高的,超过41%。脑卒中为何格外“偏爱”亚洲,特别是中国?我们身边潜藏着哪些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的发作“信号”?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新峰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九成的脑卒中风险,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约有150万~200万的新发脑卒中病例,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九成的脑卒中都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刘新峰主任表示,随着当下居民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工作节奏的改变,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也越来越“活跃”。“脑卒中其实并不可怕,把危险因素及时控制住,就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但如果危险因素控制不好,任其发展壮大,即使是年轻人群,也难逃脑卒中的‘危险圈。”

高血压:头号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高血压控制得好,80%的脑卒中可以得到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据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我国的高血压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但年轻化的趋势逐年明显。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这也是我国脑卒中人群比例高于白种人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数据显示,欧美国家高血压的治疗率均在55%~90%,我国经诊断患者高血压的治疗率仅46.4%,而在治疗率的达标方面,欧美国家为35%~75%,我国尚不足30%。

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熬夜时间长等因素,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高血压。刘新峰主任解释,血压的升高也是一个机体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生活节奏等因素的过程,长年累月的强压力和快节奏,会让大脑的供血越来越紧张,增加耗氧量,在脑部反馈性调节的作用下,脑部的血流量会不断增高,最后就会形成一个“稳固的”高血压。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都可能诱发脑卒中。“即使只有20岁、30岁,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仍然存在。”

值得关注的是,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因素,这就意味着仅仅出现肥胖便会直接导致脑卒中风险的上升。肥胖的类型中,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体重每增加4.5千克,男性收缩压会平均增加4.4毫米汞柱,女性则会平均增加4.2毫米汞柱;而体重减轻1千克,收缩压会降低2.5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1.7毫米汞柱。因此,体重的控制对血压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高盐摄入:不容小觑的“盐”重隐患

刘新峰主任表示,我国脑卒中的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一个规律:北高南低。根据统计调查的结果,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西藏、河北、北京、内蒙古、宁夏,上述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符合脑卒中高发的区域标准,这就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卒中带”。

“在卒中带上的人们饮食偏咸,盐的摄入量偏高,这是北方地区脑卒中高发的重要原因。北方居民常吃的腌制蔬菜隐藏了大量的盐。”刘新峰主任介绍道。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年人每日摄入的盐应低于6克。那么,我國居民的摄盐量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曾经发布一项研究显示,中国被调查群体中有80%以上的人日均盐摄入量大于12.5克,可见,我国平均的食盐摄入量超过标准近1倍。除了盐以外,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天油、糖的摄入量也均有超标,因此而造成的超重、肥胖也给脑卒中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一些南部沿海地区,如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则避开了这个“卒中带”,究其原因,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健康意识较强,且腌制食品和盐的摄入量较北方要少。

尼古丁:血管的沉默“杀手”

吸烟对血管病变的影响远远高于其对肿瘤的影响,这是很多人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盲点。吸烟是如何引起脑卒中的呢?刘新峰主任表示:“尼古丁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后,内皮细胞会变得不再光滑,一旦不光滑,血管表面的脏东西就容易堆积起来,变成斑块。”如果斑块不稳定,脱落后就容易随着血液流动进入脑血管,从而诱发脑梗死,如果斑块发生破溃就会形成脑出血。“想要有健康的血管,首先应该远离烟草,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发病概率会呈指数性增加。比如说高血压人群,同时又有抽烟的习惯,那么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就会成倍增长。

“脑卒中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生死赛跑”

刘新峰主任说,虽然脑卒中是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但也应当乐观地看到,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当下脑卒中单元建设的不断组建与完善,我国脑卒中总体的致残率、致死率并没有上升,反而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脑卒中单元的建设,改变了当下脑血管病治疗的现状。“比如发生脑梗死,血管堵塞以后,通过介入的方式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疏通堵塞的血管,疏通越及时,效果越好。”刘新峰主任解释,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当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溶栓治疗。所谓溶栓治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药物把堵住脑血管的血栓给溶解掉,使血管恢复畅通,拯救还未死亡的腦细胞。如果是急性大血管闭塞,在溶栓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往往还须进行机械取栓。机械取栓目前常用的是支架取栓,将一条直径0.3毫米左右的导丝从患者的股动脉穿入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操作后,将血栓拽出体外。

“对于脑卒中患者,每一分钟都很重要。每耽误1分钟,就会有近20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时间就是大脑,脑卒中的治疗是与时间的赛跑。“脑卒中的治疗应当守住两个时间点:从发病到静脉溶栓要在60分钟内完成;从发病到进行股动脉穿刺术要在90分钟之内完成。”这样,患者才可以获得更好的预后,而要守住治疗的时间点,除了借助先进的治疗技术外,还需要组建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团队。

卒中单元是近年来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卒中单元是指改善住院卒中患者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一整套系统,它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急诊科、麻醉科、检验科等多学科的专业团队组合起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各学科优势,共同为患者提供治疗,守住治疗的时间点。

脑卒中患者要得到及时的治疗,家属对患者症状的及时发现与判断至关重要,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安全时间”。下面这个简明易懂的“120”口诀,可以帮助大家及早“读懂”脑卒中的先兆现象:

“1”:看一张脸。脸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2”:查两支胳膊。平行举起后单侧无力。

“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如果发现上述任何一项症状,应及时拨打120,尽快送到有条件的医院。

“不让脑卒中‘卒不及防,一级预防是关键”

脑卒中预防的重点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针对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在这一阶段,脑卒中还未发生,但却存在发病的危险因素;二级预防则是指对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干预,以便改善症状,降低致死率、致残率。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脑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曲线出现了明显的拐点,已由上升转为下降趋势,关键就在于危险因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我国要实现这样的拐点,做好一级预防、严控危险因素更加关键。刘新峰主任提醒,首先要做到戒烟戒酒,坚持合理的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防止过劳和超负荷工作。此外,他还为大家总结了几点预防措施。

 高危人群须注意重点筛查

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就是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颈动脉狭窄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有抽烟、酗酒、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而年轻的高危人群不能因年龄的优势而掉以轻心,实际上,在危险因素的面前“人人平等”。

高危人群因注重重点筛查,比如做一些颈动脉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关键是要将危险因素控制住,特别是高血压。只要及时将这些危险因素控制住,脑卒中其实并不可怕。”但刘新峰主任也提醒,筛查也不宜过度。

及时治疗基础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无房颤者增加了近5倍,并且房颤所引发的脑卒中30天内的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50%。

如果房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心脏会慢慢扩大,从而增加心衰以及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房颤患者的心脏常不能有节律地收缩、舒张,这让血液容易在心房内凝固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流动,可“滞留”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其中“滞留”在脑血管的概率最大,危害也最大。

因此,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将基础疾病控制住可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低盐、低脂饮食,合理补充蛋白质

脑卒中的发生与饮食习惯紧密相关,通过合理的饮食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概率。我们应坚持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控制好体重。胆固醇较高的人群,应减少或避免进食肥肉、猪油、动物内脏等食物。

但是,盲目节食或是单纯摄入素食,也不利于脑血管的健康。刘新峰主任说,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对脑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卒中带”的阴影并未笼罩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地区人们鱼类的摄入量较大。研究发现,鱼肉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防止动脉硬化,对冠心病、脑栓塞、脑出血等严重疾病都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编辑    王    岽、车    翀、 杨小龙)

猜你喜欢
新峰脑血管病脑血管
BOUNDS FOR MULTILINEAR OPERATORS UNDER AN INTEGRAL TYPE CONDITION ON MORREY SPACES*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Donor-acceptor conjugated copolymer with 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of the oxidation process within chemical doping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Different Weather in Different Places
崛起的曹妃甸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