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则尔夫 郑祥江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7个重大国家战略之一,标志着党中央把新时代“三农”问题提升到了更高、更重要的层次。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分析目前我国彝族地区(下文称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认为人力资本要素不足、城镇化相对遲缓和制度供给不足等是阻碍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有利于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包括成立劳务机构、增加农村教育投入、鼓励彝区大学生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为有效解决彝区劳动力有效转移,更好地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提供改革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彝区;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5-0023-03
2018年2月,习近平同志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视察时,针对彝族地区(以下简称彝区)脱贫攻坚工作讲话中提到:“加强对村民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让大家掌握一技之长,能够通过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稳定增加收入”[1]。同时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二十字”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
彝区是指彝族人与其他民族共同聚居的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包括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区。据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可知,在56个民族中,彝族人口总数排名第7,约为871万人。虽然彝区农村劳动力丰富,但具有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就业空间小、以无序转移为主、转移率低、转移成本高以及收入低等特征[3],使得大部分彝区的农民收入水平没有达到国家的最低收入水平而成为国家级贫困地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非常艰难,需要各级政府及企业给予足够重视。
彝区由于地理条件、教育、民族风俗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程度差异等方面所具有特殊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充分的问题特别严重[4]。新时代,在彝区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处理好彝区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这对彝区农民致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发展彝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外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理论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包括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等[5],随着这些理论的出现,国内农村劳动力的问题也引起广大研究者关注,并且作了大量的研究,而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较少,如张淑芳对四川藏区的劳动力进行研究[6],俞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角度研究劳动力转移就业[7],张图雅等从女性角度研究蒙古地区劳动力转移问题[8]等。但对深度贫困的彝区农村劳动力的研究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彝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
本研究根据当前情况,描述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阻碍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建议。
1 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1 彝区缺乏有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转移成本高
一方面,彝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相关部门无法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构成状况,对彝区没有规划实施有效的农村劳动力力转移开发途径。虽然部分地区有相关的劳动力转移政策,但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管理措施等,从而没有实现彝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另一方面,彝区相关部门缺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创新机制,且没有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另外在彝区工作的基层干部均年老且文化程度极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发过程中,没有能力为乡村老百姓探索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新途径。当前,有少部分转移的农民工都是以自主转移为主,引领转移为辅,使得转移成本较高。
1.2 彝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就业竞争能力弱
对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汉族和彝族6岁及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表1)可知,汉族未上学的人口为5 372.67万人,仅占汉族总人口的4.71%,而彝族未上学的人口为111.43万人,占彝族总人口的14.30%;大部分汉族人的文化程度为初中,占汉族人口的42.27%,而大部分彝族人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占彝族人口的53.78%。从整体来看,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汉族人口所占比重是彝族的2倍左右,而小学以下,彝族人口所占比重是汉族的2倍左右,说明彝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低,就业竞争能力弱。研究表明,文化程度高、语言沟通能力强的农民转移就业面广,生存能力强,融入大城市生活的节奏快,更容易转移[9]。而彝族地区教育落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没有读过书,有些读过书的也只是小学文凭。总之,彝区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语言沟通能力差,没有办法顺利融入大城市中的各行各业,这严重阻碍了彝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1.3 彝区二、三产业发展薄弱,就业空间小
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民族风俗等因素制约,大部分彝区没有培育形成专属于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主要靠传统农业为生。而且彝区产业发展极不均衡,第一产业比重远远大于第二、三产业。利用2016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统计年鉴》数据,对各行业劳动力就业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例分别为59%、11%、30%,而全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为28%、29%、43%。很明显,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代表的彝区二、三产业发展极其薄弱,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转移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彝区除了行政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以外,几乎没有其他行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再加上彝区人口多,就业竞争大,要求高,从而使农村劳动力无法在当地的非农行业就业。
1.4 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就业歧视严重
就业歧视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和民族制度上,在沿海地区的一线城市,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歧视少数民族和农村户籍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就业门槛限制,另一方面设置层次不齐的待遇,即就业歧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彝區农民工在平等基础上自主择业的权利,使其无法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中稳定就业。
2 阻碍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2.1 人力资本是阻碍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原因
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基本认为,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个人的知识、技能、社会关系、健康、年龄等,这些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着关键作用。蔡新会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劳动力迁移与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在必然相互促进的互动联系[10]。
依据2016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统计年鉴》可知,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总人口为511万人,非农业人口为70万人,占总人口的13.7%,而农业人口为451万,占总人口的88.3%,说明以凉山州为特例的彝区,农业人口占绝大部分,非农业人口占极少数,间接说明彝区农业劳动力丰富。胡琪等对上海农业人口发展的特征与方向研究表明,农业人口的文化程度明显低于非农业人口,且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偏低[11]。因此,彝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素质等人力资本欠缺影响了彝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2 教育落后是阻碍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原因
不少学者研究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其中有些实证研究表明,文化、技能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转移率比文化、技能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高,而文化、技能素质高低主要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根据2016年凉山州第3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州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调查可知,未上过学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占20.7%,小学文凭占53.1%,初中文凭占22.1%,高中文凭占3.2%,而大专以上的仅占0.9%。很明显可以看出,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代表的彝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越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越低。而彝区山高地远、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普及程度低,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2.3 城镇化滞后是阻碍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
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可知,农村劳动力主要的就业单位是城市的工业部门,而城市工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容纳能力与城镇化程度紧密相连。城镇化程度高,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公司企业分工明确且强大,二、三产业发展快,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吸收能力强[12]。
由2016年《四川统计年鉴》可知,四川省的城镇化率为47.69%,而凉山州的城镇化率为34.44%。很明显可以看出,凉山州的城镇化率比四川省低13.25百分点,说明以凉山州为代表的彝区城镇化程度严重滞后,当地用人单位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影响了彝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2.4 制度因素阻碍是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间接原因
国家通过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土地“三权”分置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等惠民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但有些地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依然受到户籍制度[13]、土地流转制度[14]、民族制度[15]等制度因素影响。对于彝区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阻碍的关键制度因素是民族制度。一方面,大中城市用人单位认为彝区农村劳动力的综合能力差,把彝区农村劳动力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彝区农村劳动力到就业市场就业后,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打击了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应该加强管理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的现象,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同时农村劳动力也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3 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建议
当前,彝区是国家重点扶贫对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做好彝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工作,对于彝区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成立劳务机构,使劳动力有序地转移
鉴于彝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自身特点,以四川省凉山州彝区为例,该地区农村劳务中介服务机构很少,农村劳动力多以自主转移和无序转移为主,稳定性差。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彝区成立地方劳务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搭建优质平台。(1)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在政府引领下,劳务机构联系用人单位并签订劳动合同,给彝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稳定工作岗位;(2)输出优质劳动力。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组织培训闲散的农村劳动力,有序地为用人单位输出优质的劳动力;(3)保证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通过组织双方签合同的形式,阻止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互害,保证其关系持续健康发展;(4)灵活安排工作岗位。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家庭背景(劳动能力、年龄、性别、家庭负担等)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工作时间、难易程度、距离等),灵活安排工作岗位,挺高劳动力转移效率,减少成本。
总体来讲,劳务机构对劳动力的流动有着极大的影响,政府应该支持成立劳务机构,并积极引导各地区农村劳动力有序、有目标地转移。
3.2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升农民综合能力
2018年2月,习近平同志赴凉山彝族自治州视察时提到:最重要的是教育必须跟上,决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说明彝区教育落后,须要高度重视。
3.2.1 组织全民彝汉“双语”培训,提升农民综合能力 根据彝区的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全民彝汉“双语”培训:(1)组织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劳动法等)、精神文明等相关知识,加强农民的安全意识、自律意识、文明意识、大局意识等,提高农民的沟通能力,开拓农民的视野。(2)根据劳务市场的用工需求,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3)开展年度学习交流会,表彰鼓励优秀农民工。围绕农民工外出务工或创业等年度工作收获和成就,组织优秀农民工谈收获、谈感触、谈经验,实现互动学习、互相鼓励及共同进步,并给于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能消除彝区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语言沟通障碍,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3.2.2 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关键。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或偏远山区的农村教育极其薄弱,农村孩子无法得到公平教育的待遇,这不仅是农村贫困代继相传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乡村发展落后的根基所在。因此,國家应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严格选拔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培育一批又一批的农村科技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3.3 支持鼓励彝区大学生和农民工回乡创业,拓宽就地就业空间
创新创业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国家出台了很多有关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人们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发展创新创业。然而彝区条件落后,很多外地的企业老板或大学生不愿意到彝区发展,而本地区的大学生和农民工也无法承担高额的创业成本,导致当地创业人员少、创业行业少、就业空间小。因此,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鼓励彝区大学生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如通过创办农业合作社、专业种养殖、特色农产品、发展服务业和加工业等一系列形式,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生产力和服务业,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样既可以拓宽就地就业空间,吸纳部分彝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3.4 结合彝区民族特色和自然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旅游业,扩大就业市场
一方面,彝区地理条件独特、民族风情浓,适合发展特色产业。政府要全面支持当地相关企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融入彝族优质的传统文化,在产品上展现出彝区的“特色”二字,并且严格管控好特色产品的质量问题,打造当地的品牌产业和产品。另一方面,彝区自然环境优美,而且民族风俗独特,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当地政府应结合彝区民族特色和自然优势发展旅游业,加强管理和投入,扩大就业市场,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确保各民族平等就业,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相关部门要确保不同民族就业平等,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排查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是否出现就业民族歧视的现象,提倡56个民族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同时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乡村振兴创造有利条件,也给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发展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彝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记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四川凉山地区群众并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EB/OL]. (2018-02-14)[2019-01-15]. 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214/c64094-29824406.html.
[2]马玉荣.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J]. 中国经济报告,2017(11):15-19.
[3]里 昕,伏绍宏,张 霞.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实证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9):111-117.
[4]王美英. 凉山彝族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困境及解决路径——基于凉山彝族成都务工者调查[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54-59.
[5]贺 斐. 国外政府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J]. 农业经济,2016(1):61-62,117.
[6]张淑芳. 四川藏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62-64.
[7]俞 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问题及路径——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9):4823-4826.
[8]张图雅,杨 杨,杨方歌. 蒙古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6):5-6.
[9]张 军. 论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8):65-70.
[10]蔡新会.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城劳动力迁移研究——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D]. 上海:复旦大学,2004.
[11]胡 琪,贺满林,樊佳佳.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上海农业人口发展的特征与方向[J].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9):19-21.
[12]李亦楠,邱 红.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J]. 人口学刊,2014,36(6):75-80.
[13]纪玮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户籍制度制约[J]. 经济导刊,2011(8):12-13.
[14]谷素华. 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关系问题探析[J]. 商业时代,2014(21):33-34.
[15]吴 青.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探讨——基于县域城镇化的视角[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5):15-19.温小林,孙德举,庄义庆. 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基于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实践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量化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