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李炳昌
摘要: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由于地域的关系,长期以来经济相对落后。2012年初颁布的《国发二号文件》专门从国家层面上对贵州经济做出宏观政策调控,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性倾斜和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促使贵州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搭上国家经济发展的末班车。201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三高于、一达到、五翻番”的奋斗目标,推进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提高,全面振兴贵州经济发展。研究新时期情况下贵州经济遇到的挑战和机遇能使我们更加清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实现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Abstract: Guizhou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province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Due to the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the economy has been relatively backward for a long time.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No. 2 Document" promulgated in early 2012 specifically regulated the Guizhou economy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provided policy inclination and financial technology support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promoted the Guizhou economy development to be good and fast, and caught the last bus of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2013, the work report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also put forward the goal of "three higher, one reaching, five doubled", promoting the simultaneous increase of comprehensively economic growth and residents' income and revitalizing Guizh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udy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encountered by Guizhou's economy in the new era will enable us to clear ou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chieve an overall improvement in quality and the sustainable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關键词:互联网;贵州省;产业
Key words: Internet;Guizhou Province;industry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5-0014-05
1 贵州省经济与产业发展环境
1.1 地理与历史因素
由于地理历史因素,贵州经济长期以来处于欠发达、欠发展和贫穷落后的状态。建国之后,贵州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逐步从半封建半开放状态中走出来。1948年贵州地区的城镇居民职工年工资为276元,农村人均每年总收入为62.8元,经济发展环境相对比较落后。在三线建设之中,由于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军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也相对了拉动本地的经济速度,为之后的工业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201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近100倍,全省各县市基本脱贫,尤其是2016年以后,互联网开始进入贵州,极大地推动了贵州省产业升级,成为我国继江浙之后,我国西南地区又一互联网大省。
1.2 经济总量
贵州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在中国统计年鉴查询可知从2005年的1979.06亿元到2014年为9251.01亿元,十年间GDP翻了近5倍,这是贵州经济发展历程的直观表现。生产总值的提高极大的改善了省内的社会环境,拥有资金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生产力。并且根据2012年出版的《贵州统计年鉴》得出贵州2012年的三大产业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可知人均生产总值接近二万元大关(表1)。
资料来源:《贵州统计年鉴》2012.
2013年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中指出2012年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014亿元、支出为275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8.9%和28.2%。贵州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万亿和8000亿元人民币,是2011年末的1.14倍和1.3倍。财政收入和存款余额的增加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1.3 重点产业
三类产业的比例变化进一步趋于合理。由图2可以看出进八年贵州三类产业的比例变化,第一产业逐年降低,第三产业升高成为主要产业。第二产业变化较小,但仍呈现有所减少的趋势。
1.4 固定资产投资额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第二轮进程以及本地经济的发展。贵州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递增式趋势,在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809亿元,年均增长35.9%。
资料来源:《贵州统计年鉴》2012.
2 产业转型与提升
在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按照经济新形态发展的要求,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制造业强省的战略,大力发展产业结构先进、技术领先、绿色环保、高附加值且吸收城镇居民就业的产业体系,进一步改造煤炭和磷煤化工传统能源基地,按照国家2025规划要求,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1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贵州工业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发展成为重要的资源节约型产业。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的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化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环保全面达标、资源综合利用。以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合理布局、重组发展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推进贵州冶金工业做大做强。以精深加工、技术改造、节能环保为重点,推动铝钛产业调整结构、扩大产能和优化升级。按照淘汰落后、调整结构、加强研发、增加品种、产业升级、扩大规模的要求,提高传统建材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新型建材。
2.2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
立足于贵州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继续壮大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支柱产业,通过支柱产业的市场扩张推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省内,能源生产和应用方面,坚持按照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所制定的创新、改革、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为支撑,以绿色为基础,以整合为方式的产业发展机制。依托军工基地的技术优势,依托市场壮大企业实力,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以中药现代化为抓手,以民族药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把民族医药产业建设成为与贵州中药材资源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依托贵州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和优势行业流动,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
2.3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贵州坚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为重点,做到产业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创造就业能力强、综合效益高,成为我国西部省份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发展就业面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规划指导,完善配套设施,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贵阳和遵义国家新材料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以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锰合金、镁合金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挥贵州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建设好安顺市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和航天高新技术园区,发展以通用飞机整机研发生产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
2.4 有序发展产业园区
制定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新建一批示范工业园区。优先保证重点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平台、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的规划环评和总体环评,有效解决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的各种前置条件。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设立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广泛吸引外来投资者领办、创办工业园区,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运作模式,鼓励各级政府联合进行工业园区的建设。按照优化结构、合理承载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统筹配置土地、厂房、能源等要素资源。
3 机遇与挑战
3.1 主要优势
3.1.1 从区位优势上看,地处咽喉四通八达
贵州位于西南出海的咽喉之处,毗邻广西和云南,靠近四川与重庆并且和湖南接壤。交通路线四通八达,利于产品的输出和引进。随着贵广,贵昆高铁的建设开工,泛珠海经济圈形成,届时贵州与广州进入4小时经济圈。同时,交通的改善使贵州摆脱了由于地理地貌所造成的区域劣势。还有随着国家级高速公路在境内的施工,将省内的重点城镇和矿区以及货运节点相连接起来,能极大的提升物流的速度加快产品的向外输出。
3.1.2 从旅游文化资源上面看,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
旅游行业的辐射性和带动性十分明显,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职位和创造产业经济,对于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动力影响。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全省共有18个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中,许多地方还保存着古老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技艺和风俗成为了贵州旅游经济发展的支撑,黔東南州凯里地区的千户苗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旅游资源方面,贵州省内现有18个5A级风景区,54个3A级以上风景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贵州旅游产业的开发也逐步升入,伴随着一些景点申遗的成功极大的推动了本地旅游文化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旅游产业进年来的变化可以由表2反映出来,全省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呈现跨越式的增长,在2010年收入就突破了千亿大关,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故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
3.1.3 从特色产业上看,种类丰富,独特性强
贵州拥有白酒、茶叶、医药以及轻工业等优势,其中贵州的白酒行业在全国酒类企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酒类企业已经成为贵州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贵州本地的特殊地理环境所酿造出的酒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要做好做大做强这一产业。解放初期,全省白酒产量为900吨左右,十二五期间,产量即达到3000万吨,利税总额64.89亿元,税金总额26.71亿元。十三五期间,白酒产量增加到3600万吨,产量、利润、税收居全国第十四位。贵州本土白酒行业的优势力量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本土特色产业的独特性使其在面临市场竞争时能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效益。对于贵州经济的发展而言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助力。
3.1.4 从后发赶超优势上看,具备前提条件
由于贵州经济长期以来的滞后性和落后性,使得其后来的经济发展速度要高于其他地区。根据亚历山大·格申克龙所定义后发优势理论可知一个地区要拥有后发优势是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是与其本身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贵州经济的落后性在全国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无疑能使得其获得后发赶超的条件,在引进技术和管理方面能有更多的选择。通过借鉴其他地区成功发展的例子来发展自身的经济,在选择技术以及发展道路的方面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性,避免走弯路的情况出现。并且在拥有后发赶超优势的情况下,贵州地区经济可以借助国家经济快车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提高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3.1.5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宏观经济政策上对于西部尤其是贵州地区的倾斜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国家对于贵州经济的支持力度也进一步提高还有2012年初的《国发二号文件》都是从宏观层面为贵州经济发展提供扶持。国发二号文件的颁布使贵州在资金和高素质人员引进方面拥有了一定的优势,并且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可以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实施。对省内的社会经济环境能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能使得贵州经济在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方面拥有着一定的优势,并且在国家实施产业承接转移方面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活力。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升级,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西部做好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通知》,其基本精神是充分发挥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进一步降低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开发市场,同时做好国内外产业的协同发展,以此使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
3.2 存在问题
3.2.1 在对外经济吸引力和地理环境方面,先天劣势影响明显
由于贵州在整个全国地区经济中比较靠后,贫穷和落后长期以来影响着贵州经济的发展,减弱了贵州经济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吸引力。贵州由于身处西南地区腹地,地理环境相对比较差,自古以来就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称号,其中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贵州本土的喀斯特地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由于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和易损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有许多限制阻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从图4中可以直观的表现出贵州在西南地区的地位。贵州经济虽然经过了多年发展,其产业有了一定的更新换代,但在国内整体上仍处于经济落后地位。
3.2.2 教育資源水平的落后和缺乏造成人力成本的上升
至2011年,贵州省共有高等院校(含高职院校34所)48所,中职(中专)学校227所,职业高中126所,普通中学2641所,小学12008所。从教育资源看,贵州的高校总量和在校生人数在全国属于落后,普通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普通教育的落后状态已经成为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性障碍。图5是2011年贵州地区升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入学阶段和高中阶段教育贵州教育与全国的差距。由于教育水平的缺失造成很难为本地经济提供高水平的人才,需要向外进行引进。本地教育资源的缺乏使人才培养的成本上升,对于企业的资金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生产成本增加。图6就反映出进几年来贵州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化情况。
3.2.3 省内的贫困基数大,扶贫难度高经济基础薄弱
扶贫问题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知道贵州全省在2012年前共有84个县,其中包含有50个国家级贫困县。以2011年数据为例做出表3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扶贫是对于贵州经济的一个重大挑战。
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贫困的基数,县域经济的落后需要一大笔的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对于社会经济起着基础作用,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投资。并且由于贫困县自身的原因本地想要发展也需有许多限制条件,故其经济的落后直接会产生大量的贫困人口,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3.2.4 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上看,技术落后生产力低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大省,从农业人口数量看,也是农业大省。截至2016年,全省仍有近50%人口为农业人口,由于喀斯特地貌,导致人民的耕地面积十分稀少。并且贵州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其生产能力一直比较低下,导致农业人口的经济收入低,农业经济的滞后性影响到了贵州社会经济的进步。表4显示了贵州地区在耕地面积方面与全国和西南片区以及的差距。表5则反映出来贵州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落后程度。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3.2.5 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
2007至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于贵州经济而言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尤其是对外贸易方面冲击更加明显。贵州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集中,而这些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冲击,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并且由于多种因素的推动,人民币也不断升值。更加加重了外贸企业的负担,对贵州外贸行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3.3 发展趋势
3.3.1 建设大数据基地,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黔中引领、两极带动、协同发展”的思路,以黔中经济区核心区为主,贵州计划在贵阳建立贵安新区,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电子产业信息园和大数据基地,同时建设中关村贵阳大数据基地和黔南州超算中心,使互联网环境下的大数据推广和应用成为全省带动产业转型的动力。各市(州)根据本地信息产业基础和需求,发展各具特色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和大数据服务业。
3.3.2 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计划
在建立和引进大数据研发中心及工程技术中心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重点组织实施大数据关键产品的研制,并使之尽快做到产业化,大力支持大数据关键技术在资源整合、处理、管理和分析中的应用,加快推动以北斗导航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进程,深化产业发展与大数据的融合,推动基于大数据系统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交通监管和智慧智能旅游方面的应用,支持位置信息服务(LBS)业务发展。在制造业和消费品市场上,大力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产业链基础上,用人工智能改造传统工艺和方法,重点开发并实施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大数据、云计算项目。
3.3.3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企业的自主度和创新能力
我们应减少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要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新一届政府提出要转变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增加市场经济活力,以价值规律为基础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对于一个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贵州经济来说只有给企业更多的自主度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时刻保持活力,通过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和方法,切实建立和培育更加有利于区域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3.3.4 增加资本投入,提高对于教育行业以及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
随着贵州经济的向前发展,社会人员的个人素质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力和创造力的高低。由于贵州地区教育事业的落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社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这要求我们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提高就业待遇,培养就业人才。并且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更是如此,要对其发展提出专门的规划,创造就业和投资环境。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人力资源的培养,做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工作。
3.3.5 加快贵州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道路的通达度
一个地区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建设,尤其对于贵州这种深处西南腹地的省份来说,要想将产品运送出去和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运输力。由于贵州地区经济的落后性,长期以来基础设施的进展都比较缓慢,在经济发展中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撑。而受到地理位置的因素限制,贵州处于西南腹地,如果没有足够的运输力支持,许多资源和产品无法及时的得到开发和销售,使贵州产业进一步发展受到资金和技术引进困难造成的障碍。
3.3.6 加快行业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和促进高效能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业。合理分配工业布局和比重,重点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促进贵州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贵州经济产业比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然相对较高,在201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为12.5∶41∶46.5。我们要加快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与开放,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因为本地区的资源相对较多,要加快初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范围影响下,可以捉住这个机遇提高生产技术,淘汰掉落后技术,吸收先进的管理方式。
3.3.7 要捉住后发赶超的机遇条件,將其转换为自身发展的实际优势
后发赶超对于贵州经济的影响是直接和深远的,可以使贵州经济的发展少走很多的弯路,借鉴他人的发展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规划产业格局,提升贵州经济发展的速度。为贵州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发展模式。提高本土地区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能力,实现各地区的良性互动,逐步完善产业体系保障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突出发展特色,不断增强贵州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3.3.8 加快贵州地区农业经济的转型,提高农业生产力
贵州省多年来由于地域环境特殊,地域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低,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得不到改善。对于贵州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我们应该专注农业经济的发展转型,研发出适合小田的农业器械,提高农民产业补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当农业经济得到充分有效的提高时,其他产业的发展也会得到保障。我们要提高贵州地区农业经济水平,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国民.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界定:一个文献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14(2):43-46.
[2]菅青,吴骏.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5):39-44.
[3]李更生.新常态下贵州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