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松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技工院校实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突破口。但目前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特色不明、师资不强、课程体系不优、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如何有力推进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打造更多一流品牌特色专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探索适合新时代技工院校特点的专业建设路径势在必行、意义非凡。结合笔者所在学院多年专业建设的实践,笔者进行了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的“新体系、新平台、新动能、新模式”的“四新”路径的实践与探索,通过课程体系、实训场地、教学团队、培养模式等“四个优化”,实现提升专业建设层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两个提升”的目的,让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顺应产业转型、引领同行发展,不断增强技工院校核心竞争力,彰显技工院校办学特色。
为培养更多一专多能的复合创新型技能人才,笔者所在学院对全院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突出了立德树人、服务企业和地方特色,更注重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培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进行了大胆创新。
1.坚持立德树人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技工院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事关学校的办学方向。特别是在当前网络信息社会,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众多,他们缺乏对各类信息甄别能力。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用好课堂这一重要阵地,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场,必须培养德技双馨的有用人才。
(1)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突出思想政治类课程的重要地位。加强对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用大量的案例丰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既有理论讲解,更有生动具体的事例进行感染,通过真实的人和事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帮助他们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真正明辨是非,自觉弘扬正能量。
(4)加强在专业课程中思想教育的渗透。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融入科技强国、爱国主义等思想政治元素,培养青年的爱国之情,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之志。
2.坚持对接企业
服务企业是技工教育的使命。因此,学院必须以对接产业发展、服务企业生产为原则重构课程体系。
(1)进行大量企业调研。笔者学院组织10多个调研小组,分赴市内几十家企业进行了大量调研,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的建议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等,为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提供了大量一手的信息和资料。
(2)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企业专家访谈,结合企业岗位对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以任务驱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核心专业课程的总体框架。
(3)根据企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课程内容,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坚持特色课程
特色是技工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元素。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特色的竞争。抓住先机,就抢占了制高点,要不然,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
(1)根据荆门企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结合实际,打造一批具有荆门地方特色的课程,如针对凯龙化工开发火炸药专业特色课程。
(2)将世赛项目融入课程体系,将世赛训练融入课程,研究世赛与专业的切入点,让竞赛和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3)结合专业实际,迅速将创业创新课程融入现行课程体系,探索有专业特色的创业创新教育活动和内容,梳理出特色的“双创”教育思路与脉络,实现创新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实习、创业实践的无缝汇合,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高级蓝领,更要培养一大批创业者和老板。如烹饪专业,笔者学院不仅要培训烹饪技能,还从基本理论、烹饪行业经营管理、职业精神进行全面全方位培训。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寻找自己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让技师学院的学生以精神铸魂、以知识明理、以技能壮骨、以创新出彩。
一流实训平台是培养一流技能人才的坚实物质基础。实训平台建设不是设施设备等硬件资源的简单堆放,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好、用活、用盡这些设施设备,这里面大有文章可作,大有潜力要挖。要聚焦任务驱动,着力加强实训内容开发、文化建设、管理、功能等软件资源建设,打造实训场地新平台。
1.实训内容任务化
要针对实训室现有的设备,研究其功能,结合专业教学开发一些有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的工作任务作为实训内容,让学生上课时动起来,把设备真正用起来。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学生自己创意设计作品或生产加工的合格产品。让学生一学期结束后,明白自己究竟学了什么、会了什么。
2.实训管理企业化
引入企业管理理念,落实“8S”管理模式,按企业的要求进行设备布置、安全管理,实训运行上要注重效益,要建立实训设备的资产登记台账、消耗品领用管理台账、维护保养台账、设备使用记录台账、工具仪器借用台账等。通过加强运行管理和效能建设,促进其规范化使用,不能闲置浪费,更不能让资产流失,确保实训等工作高效率正常开展。
3.文化建设专业化
一流的专业需要专业文化的引领。通过文化建设具体体现各专业的特色。结合专业特点和实训室具体设备,通过各种媒体介绍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训室功能及实训课题,制作相关管理制度、设备名称及功能标牌及励志标语,以文化人,实训场地要营造良好地文化氛围。
4.校内校外系统化
为保证实训效果和育人质量,必须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各具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实训校内校外系统化,便于开展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形式教学,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5.场地功能多样化
实训场地既要有技能实训的功能,又要有产品生产的功能,还应有社会培训、技能竞赛和技能鉴定的功能,还可以有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要把实训场地打造成五个平台,即教师的课改平台、学生的实训平台、承接企业生产加工平台、技改和创新项目的研发平台、技能竞赛与展示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影响许多人的人生道路,所以才使人终身不忘。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专业,教好学生,一批优秀的教师至关重要。什么是好学校?很简单,就是有一批好教师的学校。没有一批有特色的教师,不会成就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必须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培养和造就一批大师、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专业建设注入优质发展新动能和新支撑,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1.搭平台
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机制,搭建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平台、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平台、有利于各展其能的竞争平台、有利于脱颖而出的激励平台,积极开展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选树活动,让教师们有盼头、有追求、有规划。
2.提能力
加强中青年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企业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要制定、落实教师下企业实践方案,举办教师职业能力竞赛,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外出培训研修。
3.优结构
通过“招、培、引聘”等优化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一是要用好已经聘请10名兼职教授;二是要继续引进专业领军人物,强化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一个基本办学模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专业建设工作必须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跟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适度超前规划专业布局,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动态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办一批“区域经济离不开”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模式,育一批“区域经济发展离不開”技能人才。
1.抓好“一体化”
按照人社部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认真做好一体化课程教学试点,探索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做实“学徒制”
在总结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的基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企业实际,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3.办优“中级工+高级工+技师”
全面实施中级工与高级工贯通、高级工与技师贯通,扩大技师学院高级工以上学生规模,推动人才培养向中高端发展上发力,打通有技工学院特色的人才成长与上升通道,打造有技工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荆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