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人口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9-10-18 05:58马德浩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摘 要:以第一次和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组织开展为时间节点,分三个阶段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体育人口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系统梳理每个阶段的体育人口研究特点与不足。认为我国未来的体育人口研究具有四个方面的趋势:一是将我国体育人口与其他国家体育人口进行横向比较的研究将进一步增多,而且比较的维度将更为丰富,这也要求我国在体育人口判定标准上要进一步与世界接轨;二是针对我国人口结构改变所导致的体育人口结构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的探讨将是未来体育人口研究的热点;三是未来的体育人口研究将从功能论研究范式向互动论研究范式转变;四是未来的体育人口研究将更多地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且更加注重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

关键词:体育人口;研究综述;改革开放40年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9)04-0013-06

Abstract:Taking the first and third national mass sports survey as time nodes,we summarized related literature about sports population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ree stages,and then systematically combed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ciencies of each stage's literature. We think that there will be four tendencies in the research of sports population in China. Firstly,the research of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sports popu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will be increased,and the dimension of comparison will be richer,which also requires Chinese researchers to further integrate with the world in the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sports population. Secondly,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sports population structure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Chinese population structure will be the focus of future sports population research. Thirdly,the future sports population research will change its paradigm from functionalism to interaction theory. Fourthly,the future sports population research will absorb more theories from other disciplines,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Key words:sports population; literature review;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隨着改革开放战略的推进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数量和结构均发生了深刻变化[1]。“低生育陷阱”“严重少子化”“深度老龄化”“婚配性别比失衡”“四二一家庭结构”“丁字形阶层结构”经常成为大众传媒的热点头条,反映出国民对于人口变化的关心。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开始对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二孩”[2]政策,也体现了国家对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在总人口转变的影响下,体育人口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学者也观察到了这种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从不同的视域进行了或质性或量化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3]。对于体育发展而言也应如此,要加强体育人口方面的研究,进而为体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有关体育人口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体育人口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1 改革开放战略启动至第一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期间的体育人口研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宣布实行独生子女政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在此背景下,人口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受此影响,从文革时期高度政治化的樊篱中走出来的体育理论界,也对体育人口问题给予了关注。这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便是对体育人口概念的辨析。比如柳伯力(1986)[4]认为:如果按时间分类,可将体育人口分为短时体育人口和长时体育人口;考虑到时间长短是可变的,参加锻炼者的年龄分类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故建议把参加体育运动的程度作为体育人口判定的主要依据。高俊刚(1987)[5]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体育人口”的区分,前者是指从事体育事业的工作人员和有目的地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群众的总和,后者则是指有目的地从事一定频度、量度和强度的身体锻炼者和体育运动者的总和。徐隆瑞(1991)[6]则认为:应从增强体质的角度来标记体育人口,并将其定义为以增强体质为宗旨而又经常、直接参与运动的人的总称,那些通过报纸、电视或到现场观赏体育的人不应算做体育人口。并认为除了界定体育人口的定性标准外,还需要界定定量标准。而在定量标准的制定上可以借鉴国外的两条标准:一是频度标准,即一周锻炼3次;二是量度标准,即每次锻炼不少于30分钟。

另有一些学者对区域体育人口现状进行了调查。如牛兴华、冯建秀(1985)[7]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天津、杭州、大连三个城市不同产业人群体育锻炼人口结构所进行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参与体育活动受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制约,其中未婚青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高于已婚青年,而已婚女子参与率最低;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口比例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人群;3)体育人口的计量标准应是每周不论次数参加体育锻炼累计1小时以上者。田雨普等(1988)[8]在哈尔滨、上海等14个城市就居民晨间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在参与锻炼者的性别构成上,男性占72.2%,女性占27.8%;2)在参与锻炼者的年龄构成上,老年人占42.3%,青少年占36.6%,中年人占21.1%。此外,其还参照其他国家的体育人口判断标准,把每周锻炼超过3 次、每次30分钟以上作为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并对学生、军人、消防警察等殊职业人员是否也应以当然体育人口列入统计之内进行了探讨,并预测到20世纪末,我国体育人口将超50%,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戰略启动至首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期间,体育理论界对体育人口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尝试性探析,并对区域体育人口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这些研究为后来我国体育人口相关概念的厘定以及体育人口现状的全国性调查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仍需指出:在该时期,体育理论界关于体育人口方面的研究仍相对偏少,而且在研究主题的聚焦上仍相对集中在体育人口概念的辨析上,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也多局限于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在研究对策的提出上也更多地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导致这种研究局限的原因可能包括:一是该时期属于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学科起步阶段也确实需要先对一些学科基本概念进行辨析,这在其他学科的发展历程中也较为常见;二是由于该时期缺乏全国性群众体育锻炼人口数据做支撑,学者的研究视野往往停留在区域体育人口的调查层面。

2 第一次至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期间的体育人口研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国家体委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颁布了《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推动体育发展向生活化、普遍化、科学化、产业化与法制化方向迈进[9]。在《意见》的附件《关于群众体育改革》中指出:“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体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行一个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健身计划 [10]。”1995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对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有效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了解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国家体委于1997年组织开展了我国第一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11]。此次调查对我国群众体育开展的资源情况、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与结构、影响群众体育参与的因素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也对我国群众体育的性质、体育人口的概念、国外群众体育的开展现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2001年,为了检验全民健身计划一期工程(1995—2000年)的实施效果,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

这两次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引发了我国学者进行体育人口研究的热潮。文献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体育人口基本理论的探讨更加深入、系统。比如,仇军(1999)[12]在其博士论文《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中,对体育人口的概念、分类、测度指标及体系进行了探究,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我国体育人口的判断标准进行了筛选与验证。其认为:体育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与区域,以增进身心健康或提高运动成绩为目标,以身体活动为共同标志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体育人口的判断标准有三条,即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2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的主观运动强度中等以上[12]。此外他还按照此标准,在第一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判断我国社会体育人口总量总体百分比在11.02%~12.44%之间[12]。张洪潭(1999)[13]在《体育人口新论》一文中对第一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中所使用的体育人口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其统计口径过于宽泛,而且三条判定标准之间存在交混不清之处。对此,他提出:体育人口是通过体育手段来提高或保持能水平的社会成员,可将体育人口分为全时体育人口(主要是指专业运动员)和半时体育人口(主要是指利用余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普通民众)[13]。

二是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两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进行历时性比较的文献增多。比如,周学荣、谭明义(2004)[14]通过对比前两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发现:1)与1996年相比,2000年我国净增体育人口约1 000万,体育参与人数增长0.2%;2)与1996年相比,2000年我国女性在体育人口中的占比有所提高,但仍低于男性;3)与1996年相比,2000年体育人口职业结构有显著变化,即有职业的体育人口在扩大,无职业的体育人口在缩小;4)两次调查均显示体育人口与文化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秦椿林(2006)[15]在其《当代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一书中,也结合前两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体育人口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其认为在促进体育人口增长方面应:1)做好非体育人口的动员工作;2)加强妇女体育的开展;3)克服体育人口的马鞍型现象;4)防止职工体育滑坡;5)保护弱势群体的体育权利;6)发展体育社团与社区体育等。

三是学者所进行的区域体育人口调查研究更多地聚焦于对体育人口某一结构的分析。比如曹士云等(1998)[16]聚焦于体育人口的家庭结构,在长三角地区进行了调查,发现:1)长三角地区的家庭体育人口比率已达38.13%,其中城市为39.52%,农村为36.95 %;2)在家庭体育价值取向上,以健身为目的占57.02%,以娱乐兴趣为目的的占24.80%;3)在家庭体育的开展上,老年家庭好于青年夫妇家庭。徐箐、肖焕禹(2005)[17]通过问卷调查了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其结果显示:1)上海体育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为161.75,比上海人口的性别比高出60.31,说明女性整体的体育参与率较低;2)传统社会的性别角色定位仍是制约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3)体育参与的人文环境、场地设施状况等是影响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类似的研究还包括吕树庭(2006)[18]对广州市体育人口阶层结构的调查研究以及田雨普(2005)[19]在山东、安徽和江苏开展的体育人口城乡结构调查研究。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以及两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开展,体育人口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呈现出关于体育人口的基本理论探讨更加系统、关于体育人口历时性比较的研究日益增多、区域体育人口的调查研究视角更加聚焦等特点,这是体育学科良性发展的体现。但该时期的体育人口研究仍存在以下局限:一是在体育人口基本理论的建构上过多地借用了人口学的相关理论,甚至在很多领域存在套用之嫌,对体育学科本身的特性缺乏较为深入的挖掘与提炼;二是结合两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就体育人口进行历时性比较的论文较多,但将我国体育人口现状与国外进行横向比较的论文较少;三是学者所进行的区域体育人口调查仍多停留在描述的层面,研究方法也多采用问卷调查法,相对地缺乏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

3 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至今的体育人口研究

自2001年北京申办夏季奥运会成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的开展,全民健身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群众体育开展现状,以为制定下一阶段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提供科学依据,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这次调查与前两次调查存在一个较大的不同,即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作为反映其体育参与水平的核心指标,而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上又进一步划分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偶尔参加体育锻炼”两个等级。其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评价标准是: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 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评价标准是:参加体育锻炼次数为“每月不足1 次”“每月至少1 次,但每周不足 1 次”“每周1~2次”;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达不到 30 分钟;锻炼强度低于中等强度[20]。对于为何没有使用前两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中的“体育人口”指标,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主要负责人江崇民等(2009)[20]指出:一是考虑到体育人口的概念厘定与指标判断仍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现行体育人口的统计将专业运动员作为当然体育人口有待商榷;二是国际上多采用体育锻炼的要素(比如体育锻炼时间、频次、强度)作为评价居民体育参与水平的主体,所以用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来评价我国居民的体育参与水平更具科学性,也容易进行国际间的比较[20]。为了客观评估《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同时为制定《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供科学依据,国家体育总局于2015年1—4月对我国居民在2014年里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这其实是我国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只不过为了凸显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在调查名称上有所改动,但其基本延续了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所采用的指标体系。

自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至今,我国关于体育人口方面的文献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关于体育人口概念辨析的文献减少。笔者以“体育人口”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2007年至今共有三篇文献着重对体育人口概念进行辨析,分别是:李文勇、李秋玲(2008)[21]发表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新论》;李相如(2009)[22]发表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取代“体育人口”的科学意义》;张磊、夏成前(2014)[23]发表的《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中“体育人口”指标合理性论证》。三篇文献均对前两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中所采用的体育人口概念及其判定标準提出了批判性反思。事实上,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较为成熟的学科发展历程来看,对学科基本概念的辨析在学科起步阶段较多,但随着学科发展的逐步成熟,关于基本概念的辨析逐步减少。所以,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后,关于体育人口概念辨析的文献减少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该领域研究重心的转移。

二是将我国体育人口与国外进行横向对比的研究增多。比如乔玉成、王卫军(2015)[24]通过整理近20年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或地区发布的体力活动不足研究报告,横向比较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的体力活动不足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在遏制体力不足上所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成琦、陈小英(2011)[25]就我国女性的休闲体育运动参与情况与英国和美国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指出:与英国、美国相比,我国女性的休闲体育运动参与率与男性之间差距更大,而且我国女性更倾向于在居住社区参与休闲体育运动,英国、美国的女性更倾向于在户外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刘东峰(2016)[26]则就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大众体育参与现状测量方法与我国进行了对比,并着重就发达国家的大众体育参与现状与上海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此外,陆小聪、吴永金(2018)[27]还利用我国“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着重就上海市中间阶层的体育休闲情况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

三是基于全国性调查数据进行更多元化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文献增多。比如蔡睿等(2009)[28]在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Q型聚类分析对不同区域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王富百慧等(2016)[29]基于2015年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数据,采用家庭户匹配法,通过婚姻与代际关系的匹配整合家庭变量,着重探讨了我国家庭中各成员锻炼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满江虹(2016)[30] 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体育参与的结构方程模型,着重就阶层认同对我国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探讨。郭荣娟(2016)[31]则基于有别于传统线性平稳性的检验方法,采用SPSM结合KSS傅立叶单位根检验的统计方法,着重对1978—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差距进行了研究。

四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展体育人口研究的文献增多。比如,熊欢(2012)[32]基于社会分层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采用深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我国白领、蓝领和失业三个阶层女性的体育行为及观念进行了质性研究。王富百慧等(2015)[33]基于队列分析视角在探讨我国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代际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着重通过事件史分析法深度剖析了社会变革所引发的代际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的原因。郭修金(2009)[33]则通过对山东省三个村庄的田野调查,论述了农民体育参与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唐芝、熊欢(2018)[34]基于社会融入理论,采用质性访谈的形式深入分析了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现状以及体育参与对其城市社会的影响。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自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至今,我国有关体育人口研究的文献整体上呈现出关于体育人口概念辨析的研究减少,而将我国体育人口与国外进行横向对比、基于全国性调查数据进行更多元化数据分析以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展体育人口研究增多的特点。从其他学科以及欧美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些特点的呈现反映出我国体育学科的成长、进步。但仍需指出目前我国有关体育人口方面的研究尚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是虽然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关于体育人口方面的基本理论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较少对此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的专著或教材,导致现行研究仍更多地停留在描述层面,在学术争鸣上也难以找到相应的话语规范。二是由于在对体育人口或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这类核心指标上判定标准与国外存在差异,我国体育人口与国外进行横向对比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简单比较的层面(比如多在体育参与时间、频次或强度等维度进行比较),缺乏更为深层次的比较(比如在阶层、性别、家庭等维度进行比较)。三是在体育人口研究的方法选择上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以质性研究方法开展的研究仍相对偏少。

4 我国体育人口研究展望

1)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体育学科的国际化融合发展,将我国体育人口与其他国家体育人口进行横向比较的研究将进一步增多,而且比较的维度将更为丰富,这也要求我国在体育人口判定标准上要进一步与世界接轨。这也亟需理论界要在广泛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探索构建更为科学、更易进行国际间比较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与测量方法。

2)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变化,我国的人口结构无论在自然结构(比如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上还是在社会结构(比如阶层结构、家庭结构)上抑或是在空间结构(比如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上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农民工群体、新社会阶层群体、留守儿童群体等。对于这些人口结构改变所导致的体育人口结构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的探讨也将是我国未来体育人口研究的热点。

3)我国现阶段的体育人口研究更多地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对体育人口形成的单向性影响,这其实是一种功能论的研究范式。未来的体育人口研究将会转向互动论的研究范式,即更多地关注居民体育参与和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双向互动影响。

4)随着学科交叉与融合趋势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跨学科学者进入体育学科从事理论研究,这将进一步拓展我国体育人口研究的理论视域,也将进一步丰富体育人口研究的方法。可以说,我国未来的体育人口研究将更多地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而且在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上会更多地采用模型构建、多因子分析等较复杂的统计方法,注重对变量因素的控制。此外,注重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也是未来体育人口研究的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建新.中国人口结构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2015-10-29.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Z].2017-10-18.

[4]柳伯力.“体育人口”及其预测理论初探[J].体育科技,1986(1):53-56.

[5]高俊刚.“体育人口”定义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7(4):13-16.

[6]徐隆瑞.体育人口浅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

(1):101-105.

[7]牛兴华,冯建秀.我国大中城市不同产业体育人口结构态势[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5(3):1-7.

[8]田雨普,孟宏震,娄福恩,等.我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发展[J].体育科学,1986(2):5-9.

[9]马德浩,季浏.从单一走向多元——重新定位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12):5-11.

[10]熊晓正,钟秉枢.新中国体育60年(1949-2009)[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267.

[1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学出版社,1998:4.

[12]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99:124-126 .

[13]张洪潭.体育人口新论[J].体育与科学,1999,20(4):1-5.

[14]周学荣,谭明义.我国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情况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7):12-15.

[15]秦椿林.当代中国群众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7.

[16]曹士云,白莉,于海达,等.长江三角洲家庭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体育与科学,1998,19(6):35-39.

[17]徐箐,肖焕禹.从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透视其妇女体育的开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69-72.

[18]吕树庭.社会结构分层视野下的体育大众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93-98.

[19]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25(4):3-6.

[20]江崇民,张一民,张彦峰,等.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评价的辨识[J].体育科学,2009,29(5):24-31.

[21]李文勇,李秋玲.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5):244-245.

[22]李相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取代“体育人口”的科学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9 (9):18-19.

[23]张磊,夏成前.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中“体育人口”指标合理性论证[J].体育与科学,2014,35(4):74-79.

[24]乔玉成,王卫军.全球人口体力活动不足的概况及特征[J].体育科学,2015,35(8):8-15.

[25]成琦,陈小英.中美英女性休闲体育参与现状的比较性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4(3):29-30.

[26]刘东锋.发达国家大众体育参与现状与测量研究——兼与上海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4):27-31.

[27]陆小聪,吴永金.上海市中间阶层体育休闲参与及其国际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1):10-17.

[28]蔡睿,李然,张彦峰,等.中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区域差异比较[J].体育科学,2009,29(7):11-18.

[29]王富百慧、王梅、张彦峰,等.中国家庭体育锻炼行为特点及代际互动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11):31-38.

[30]满江虹.阶层认同对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的影响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31(2):152-156.

[31]郭荣娟.中国城乡体育消费差距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1):28-33.

[32]熊欢.中国城市女性体育参与分层现象的质性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2):28-38.

[33]王富百慧,江崇民,王梅,等.中国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代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9):24-34.

[34]郭修金.小康社会中的村落体育——山东三村的调查[J].体育科学,2009,29(2):81-95.

[35]唐芝,熊欢.体育促进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质性研究[J].体育学刊,2018,25(2):34-38.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新进程
敦煌古代武术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