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畅 杨柳忠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切线法解不等式问题的各种类型和相应的求解方法,包括一些特定情况下的使用.
【关键词】切线法;解不等式
在处理某些函数不等式的问题时,常常通过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来近似代替曲线,利用切线将曲线放缩成直线解决,这种办法易学好懂,操作方便,本文就切线法在解不等式问题方面做些研究.
一、切线法的适用类型
引例已知a,b,c≥0,a+b+c=1,记T=4a+1+4b+1+4c+1,求证:T≤21.
分析我们试图通过放缩将根号去掉,并且化为一次式,观察式子的特点,由对称性可知,我们只要找到适当的常数p,q满足4a+1≤pa+q即可达到目的.考查T=4a+1+4b+1+4c+1的特点,结合T≤21,发现当a=b=c=13时取等号,从而不等式4a+1≤pa+q取等号,设f(a)=4a+1,g(a)=pa+q,因此,有f13=g13.另一方面,注意到g(a)=pa+q是直线函数,要使不等式成立,必使f(a)的图像要在该直线的下方,这样一来g(a)应该是f(a)在a=13处的切线.
解记f(a)=4a+1,则f(a)在a=13的切线g(a)=237a-13+73.
因为237a-13+732-(4a+1)2=421(3a-1)2≥0,所以4a+1≤237a-13+73.
同理对b,c也有类似的式子成立,三式相加得T≤237(a+b+c-1)+373=21,当a=b=c=13时取等号.
从上例不难归纳出“切线法解不等式问题”的求解模型与求解办法:
(1)求解模型:对x1,x2,…,xn∈D,x1+x2+…+xn=k,D为给定区间,k为常数,求证:f(x1)+f(x2)+…+f(xn)≤(或≥)C.
(2)求解办法:观察发现,这个条件不等式,满足两个条件:① 当x1=x2=…=xn=kn时,特征不等式取等号;② 函数f(x)在x=kn处的切线函数g(x)=px+q满足:f(x)≤(或≥)g(x)在区间D内恒成立.在这两个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切线法.解决步骤可以概括为:① 求函数f(x)在x=kn处的切线函数g(x)=px+q;② 证明f(x)≤(或≥)px+q;③ 类似得到其他不等式,并用不等式的同项可加性合并;④ 对x1+x2+…+xn=k进行代换,问题得证.需要说一下,切线法属于试探性的方法,并非通用的完备方法,因此,在解题前要大概想想函数图像,便于快速判断函数图像是否在切线的同侧,如果不是,则需要考虑其他方法了.
二、几种可以使用切线法的特殊情况
(一)对特征不等式进行构造转化
有些不等式直接看上去并不满足求解模型的条件,但对不等式做些等价变形后能够满足条件.
例1已知a,b,c≥0,a+b+c=3,求证:a+b+c≥ab+bc+ac.
证明a+b+c≥ab+bc+ac
a+b+c≥(a+b+c)2-a2-b2-c22.
从而只需证明:a2+2a+b2+2b+c2+2c≥9.
令f(x)=x2+2x,则f(x)在x=1处的切线为y=3x.
由基本不等式知:x2+x+x3≥3x2·x·x,
即x2+2x≥3x(当x=1时取等号).
从而有a2+2a≥3a,b2+2b≥3b,c2+2c≥3c,
三式相加得:
a2+2a+b2+2b+c2+2c≥3(a+b+c)=9,
当a=b=c=1时取等号,故原不等式成立.
(二)推广到割线
切线法中提到,当x1=x2=…=xn=kn时,特征不等式取等号时才可以继续构造切线去放缩,然而有些时候虽然特征不等式完全对称,但取等条件却不一定在各元相等时取得,此时尝试把切线推广到过兩定点的割线,类似于切线法,我们仍然能够把这类问题解决.
例2已知a,b,c≥0,a+b+c=1,记T=4a+1+4b+1+4c+1,求证:T≥5+2.
分析不难发现取等号的条件是a,b,c中两个为0另一个为1,切线法失效,我们延续切线法的思想,仍然希望将各项放缩成直线函数g(x)=px+q,从而要满足4x+1≥px+q,而且当x=0或1时取等号,因此,设f(x)=4x+1(0≤x≤1),则g(x)=px+q是过两点(0,f(0)),(1,f(1))的直线y=(5-1)x+1.假如在由条件所限的区间内的图像在该直线的上方,问题就有望得到解决,事实上想想图像就知道这是显然成立的.
证明设f(x)=4x+1(0≤x≤1),则过两点(0,f(0)),(1,f(1))的直线为y=(5-1)x+1.
先证明4x+1≥(5-1)x+1在x∈[0,1]上恒成立.
由[4x+1]2-[(5-1)x+1]2=2(3-5)x(1-x)≥0可知4x+1≥(5-1)x+1成立,从而4a+1≥(5-1)a+1,4b+1≥(5-1)b+1,4c+1≥(5-1)c+1.
三式相加,得:4a+1+4b+1+4c+1≥(5-1)(a+b+c)+3=5+2.
当a,b,c两个为0,另一个为1时取等号.
(三)局部使用切线法
有些时候虽然在整体上不能够使用切线法,但在局部上使用切线法却也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例3已知a,b,c∈R+且a+b+b=1求证:b1+a+c1+b+a1+c≥34.
分析注意到此题的每一项都是二元函数,不符合切线法的求解模型,但如果将b1+a看作b·11+a而仅对11+a使用切线法,我们发现其函数是递减且下凸的,所以其图像在斜率为负的切线的上方,这样放缩后将会出现一次项及负系数的ab项,而后者经三次求和后显然可以由基本不等式再放缩到,(a+b+c)2,问题求解毫无悬念.
证明令f(x)=11+x(0 (四)模式之外,以直代曲 一些不等式不具有对称性,也不满足模式的条件,利用切线法直接把曲线放缩成直线也可以很快捷地解决问题. 例4已知x∈(0,1),证明:(e2-e2lnx+x)2ln2x+2lnx+2>e25. 证明原不等式等价于[elnx-1-e(lnx-1)]2>15(ln2x+2lnx+2). 令t=lnx-1(t<0),则不等式等價于(et-et)2>15t2+45t+1,函数y=et-et在t=0处的切线为y=(1-e)t+1,易证et-et>(1-e)t+1,t<0. 因此,(et-et)2>[(1-e)t+1]2=(e-1)2t2-2(e-1)t+1,而当t<0时,(e-1)2t2>15t2,-2(e-1)t>45t. 因此,有(et-et)2>15t2+45t+1,从而原不等式成立. 由上可知,用切线法解决上面各种不等式的问题,简练快捷,思路新颖,并且操作性也很强,在恰当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讲授一下,也可拓宽他们的解题视野,从而挑战更多不可能,作为教师,从提高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也非常值得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