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妙
【摘要】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能力是教育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同时,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值得我们探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的主要表现,并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意识;小学数学;培养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素质的知识人才备受社会青睐.而创新是国家兴旺、民族发展的动力,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具备的要素.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转型,也使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小学数学具有两重性这一特征,但是受时间、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高,数学创新意识淡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的主要表现
虽然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倡导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但国内教师、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仍是检验学生能力与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唯分数论”的现象仍较为严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与此同时,部分数学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课堂教学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公式生搬硬套,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难以“消化”课堂知识,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从学生层面来看,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未认识到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数学学习态度消极.绝大多数小学生未充分掌握数学基础概念,重结果、轻过程,对数学问题理解不透彻,难以进行联想[1].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思维僵化,难以举一反三,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常常手足无措.在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因为怕被嘲笑,所以不敢也不愿意从新的角度去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情境导入
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學的重要环节,是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过渡环节,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第一,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多动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特别是多数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针对小学生爱玩、多动的特点,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游戏情境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接触与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猜谜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给出谜面“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位连.打一几何图案”让学生思考,并引出新知识.第二,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挥现象力.例如,课前教师可以使用卡片制作简单的货币与商品,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自制的货币购买商品,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第三,创设故事情境.通话故事、寓言故事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较大,教师可以通过童话故事结合提问的等方式引出新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
(二)重视问题引导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合理设计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不再单纯使用枯燥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设计问题过程中,不能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例如,请学生复述某一概念等,也不宜设计难度过高的问题,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在学习解方程时,教师提问:“同学们可以回答这些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式吗?”,利用多媒体展示:(1)a+24=73;(2)4x<36+17;(3)234x>12;(4)72=x+15;(5)x+85;(6)25x=6.学生回答:“(1)(4)(6)”.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些是方程呢?”学生回答“因为这些式子是等式,并且有未知数.”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天平图片,并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列方程,提问:“图片的内容内容怎么使用方程表示呢?”学生回答:“天平左边放x个球以及3个球,右边放9个球.”教师提问:“如何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个球,天平仍是水平的呢?”学生:“天平左右方同时拿掉3个球.”教师提问:“如何在方程中体现这一过程?”学生回答“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通过上述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复习方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慢慢学习解方程的过程,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积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多种具有创造力的方法,通过积累数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中、生活中注重积累,从而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学生可使用、可创新的数学方法也会越多.发散思维是创新的必备要素,在中学数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题思路与方法,并从多种解题思路中找出最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多搜集一些球状、正方形有关的图形资料,每天换一副图形,让学生们查看并记住.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家去查找与这些图形相似的物品,然后说出它们的特点,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规律.
(四)重视实践,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俗话说:“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教师应该花一点时间,带学生课外教学.教师可以布置相关活动,按照题目规定的情境进行讲解演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解答.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们在学校操场散步,然后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操场有两米,现在教师想知道我们班的学生跑完操场平均需要多长时间呢?”然后教师让学生们一个一个先后去跑,进行秒表计时,得出了他们所需的时间.并且每一名学生去跑的时候,教师都让其他学生记住这名学生的用时,之后再记住自己所需的用时.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了所有人用时时间,教师让学生们带上纸笔记录.并进行相加.然后学生就知道如何算出平均数,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寓教于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引导、合作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叶宇星.和谐创新智慧生成——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81.
[2]尤慧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