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锦囊

2019-10-18 02:12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傅聪傅雷书信

名校校训

①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②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③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④武汉大学: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⑤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⑥四川大学: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

文苑流芳

满门皆文豪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三人。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苏洵、苏辙长于书策散文。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

三班:指汉朝的三位历史学家,父亲班彪,儿子班固和幼女班昭。此外,出使匈奴的名将班超,是班彪幼子,班固之弟,班昭之兄。

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并称,他们都是“公安派”代表作家。

天文地理

古人计时

在钟表尚未发明的年代,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

通常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子时从北京时间23点起,每隔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依次顺延,直到次日轮回。

书中典故

东窗与东床

东窗事发是一个汉语成语,相传南宋秦桧曾在东窗下同妻子密谋陷害岳飞,后比喻不可告人的秘密已彻底败露,与东窗事犯同义。

东床就是女婿,源于晋代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袒腹东床、却被当朝太傅郗鉴选为女婿的传说,从那以后,“令袒”或“东床”就成了对别人女婿的尊称。相关成语还有乘龙快婿、东床快婿。

中国风

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艺术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云冈石窟出现了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龙门石窟的特点是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

趣味语文

诗和词的转换

相传有一位书法家在一把名贵的扇面上题写王之涣的《凉州词》时漏掉一个字,原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书法家一紧张,把第一句中的“间”字漏掉了。他机灵一动,马上添了几个标点,变成了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和词的巧妙转换,成为佳话。

因已经知道傅雷夫妇此生的结局,再读起傅雷夫妇写给傅聪的家书,感到唏嘘不已。通过这百封家书,不难感受到傅雷夫妇的修养与底蕴,特别是通过他们对傅聪的倾诉与引导,更能感受到他们身为父母的体贴与关怀、身为长者的智慧、身为社会一员而创造出的精神财富。

很多时候,书信的内容是琐碎的,就像普天下的父母那样,来信先问一句寒暖,送孩子离开时哭得厉害,彻夜睡不着觉,算着日子、推测什么时候能收到孩子的书信。对于科技发达的现代,也许我们已经无需为等待远方亲人的音讯而煎熬,但父母对远行孩子的牵挂都是一样的,他们在午夜时分惊醒,想着远在国外的孩子吃得饱吗?穿得暖吗?和朋友相处得好不好?学业和工作是否已经有所成就?

这样的挂念经常贯穿在书信之中,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若你缺少勇气的时候,尽管来信告诉我,我可以替你打气。倘若你心绪不好,也老老实实和我谈谈,我可以安慰安慰你”。无论在哪里,无论是谁,天下父母心是永恒不变的。傅雷曾提到,妻子朱梅馥在向朋友们读傅聪寄来的书信时,经常快乐到流泪,他们为孩子的健康和成就开心满怀,为人父母的骄傲之情跃然纸上。

傅雷夫妇对傅聪的关心不只是嘘寒问暖的,也体现在对儿子为人处世的教导上。傅聪年少成名,傅雷夫妇并没有因此而自满和虚妄,他们经常告诫傅聪戒骄戒躁,时常反思自己。傅雷夫妇在书信中的教导是如此的眼熟,正像是我们的爸妈在饭桌上的那些唠叨,当时听着耳朵长茧,可是如今回想起来,却总觉得鼻子酸酸的。那些我们觉得厌烦的絮叨,其实是长辈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后得出的精简而睿智的人生哲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种俗语,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

有时,他们的教导是那么细腻,他们嘱托傅聪,到别人家做客时,脱了大衣,也一定要把围巾一起圍在衣架上。他们留意到傅聪的手总是插在衣兜里,便提醒他,这种行为是没有礼貌的。又比如,外出吃饭双手不放在刀叉上时,要平放在桌面上面,不能放在腿上或者膝盖上。从这样的细节里可以看出,傅雷夫妇对于孩子的教导是细致入微的,他们不仅要他做一个成功的音乐家,更要他做一个有涵养、讲礼仪的绅士。读书信内容时,便常为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折服。

《傅雷家书》之所以具有很高的文学阅读性,还在于傅雷夫妇在书信中传达出的对艺术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悟。傅雷对傅聪,不只是把他当作儿子,还把他当作挚友,他在信中写道:“儿子变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与傅聪波兰求学的经历相似,傅雷早年留学巴黎,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且热爱音乐,其回国后教授美术史和法文,并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相同的经历,让他能够更容易与傅聪共情,并提出一些人生建议,例如,他提起自己21岁在瑞士正患着青春期的、罗曼蒂克的忧郁病:悲观、厌世、彷徨、烦闷、无聊。不只是傅聪,哪怕是我读到这里也不禁莞尔,这可不是我21岁的模样嘛。

傅雷经常在书信中同儿子一同讨论艺术、音乐和文学,以及人生的道理,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幸福和满足。“真理第一,学问第一,艺术第一”,他的感悟都是融会贯通的,讲给外行,别人听得云里雾里,傅聪却是懂的。傅雷对傅聪提到,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傅雷对于诗歌、音乐和文学的感悟总是很妙,这是一种天赋,天赋之下的感悟也必须是同样有天赋的人才能理解并践行的。

彼时的傅聪在国外学习肖邦的钢琴曲,“肖邦的作品跟波兰的气候一样,变幻不定,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风雨雨,忽而又阳光灿烂,肖邦的音乐是极其微妙的”,他有时悟不得,与傅雷在信中倾吐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傅雷也必定会以自己的经验,给出相应的指点。傅聪的悟性也是极高的,没有辜负自己的父母和祖国,在国外的巡演中受到了空前的欢迎。

傅雷对傅聪的指点,不单只对他有所帮助,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很强的指引性的:

他提到感情时,说要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慨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存着凭吊的心怀”。

当然也有傅雷传世的名句:“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契相抱。”

当傅聪在演奏时觉得自己总是无法获得完美、感到非常矛盾时,傅雷简单几句便开导了他——“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往来的百封书信能够流传至今,还因为傅雷的许多书信在寄出前,都要由其妻子朱梅馥誊抄一遍做底。比起傅雷的谆谆教导,朱梅馥的来信更多的是从母亲的角度表达对孩子的担忧,让傅聪多多体谅他的父亲,站在人民的角度让傅聪明白,当他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好资源时,要懂得知恩图报,牢牢记住自己的身份,学会回报社会。

记得,在生命的最终时刻,傅雷给予傅聪的赠言是这样的:“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作家,更是一位父亲所给予自己孩子的最大的期盼。

猜你喜欢
傅聪傅雷书信
傅雷的称赞
恐惧宴会的钢琴大师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钢琴天才傅聪:黑白键上有我的“终身”情人
失窃的书信
没有寄出的信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傅聪:我的信不能入《傅雷家书》
遵从内心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