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学习研究
——基于华东理工大学的实证分析

2019-10-18 00:41饶小飞黄孜立刘添元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对象学术

饶小飞, 黄孜立, 刘添元, 吴 桐

(华东理工大学 1.外国语学院; 2.中德工学院, 上海 200237)

我国高校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多以通用英语为主,且大多要求学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当一部分学生延续了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模式,如被动接受、机械记忆语言知识点及遵循“单词-句型-课文-语法操练”的学习模式。单一的学习目标和授课讲解使得注重语言知识点讲授的大学英语教学很难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及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两个重大建设任务[1]。国家对培养高校学生的科研能力日益重视,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于新时期大学生而言,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迫在眉睫;对于研究型高校而言,助力学生提升科研能力,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

通过文献查阅发现,现有研究多从文献检索课程理论或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各自探讨本科阶段信息素养和外语读写素养培养的对策和路径,而将两者有机结合的研究则较鲜见。同时,大学英语教学较侧重语言技能的习得,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及具体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阶段遭遇科研瓶颈和困境。本研究基于英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理论,对信息素养和学术英语的关联进行研究,探讨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学习是否有益于培养本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外语读写素养,以期促进其科研意识和能力发展,从而优化本科阶段学术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估。

一、文献综述

(一)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NA)是基于特定教学语境的一种实用性活动,指以诊断性测试、结构式访谈、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学习者日志、个案分析、终结性评价/反馈等手段研究语言教学的技术和方法[2]。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建立在学习者某种特定的学习需求之上,是语言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石[3-4]。

专门用途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课程框架下有四种主流课程需求分析[5],即目标情景分析、当前情景分析、目标情景-学习需求融合式分析和课程生态情景分析。目标情景分析以交际需求加工来分析学习者在目标职业或学业情景下的语言需求,关注学习者在课程结束后,对其在目标职业或学业情境下的水平分析得出的社会或用人单位对相应能力的需求。当前情景分析即欠缺分析,关注学习者当前的实际水平与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并通过针对性施教予以弥补和改进。目标情景-学习需求融合式分析由目标情景分析和当前情景分析两个并列框架构成,内含6个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提出的问题,兼顾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和当前学习过程需求。课程生态情景分析从学习者专业信息、学习者个人信息、目标情境语言信息、学习者知识欠缺、学习者课程需求、语言学习需求、在目标情境中交际、环境情景八个方面分析课程生态情景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及特定学习者群体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以避免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基于对外语教学中需求分析全面性和完善度的考量,课程生态情景分析是现有外语教学需求分析中最完善的需求分析模型[5]。

随着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的不断发展,以英语为教学语言(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EMI)的教学和学术交流语境日益增多[6],要求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使用英语进行书面写作或口语交流,在中外文数据库或网站上检索文献并参与学术科研活动。Hyland和Hamp-Lyons[7]指出,英语已成为传播学术知识的主要语言,这一事实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经历,也要求其熟练掌握学术英语以贯通所学的学科知识,并在其中自如遨游。在理据层面,学术英语在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是必要的,但需要通过外语教学中具体的需求分析实证以了解学习者长远和当前的学习需求,对该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实施、评估及完善。

(二)信息素养概念及其发展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 年提出,指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8]。根据FrameworkforInformationLiteracyforHigherEducation(《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9],信息素养被界定为一组“综合能力,涵盖反思性地发现信息、理解信息如何产生及评价、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并合理参与各学习团体”。信息素养有六个核心要素,即权威的构建和情境性、作为过程的信息创建、信息的价值性、探究式研究、对话式学术交流和战略探索式检索。这六个要素旨在“拓展学生学业中的学习范围,并与其他学术和社会学习目标相融合”,并“渐进且系统地融入学生不同层次的学术课程中”。这表明,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球语境下,信息素养并不限于一门单一的信息讲授课程,而是与具体学科课程的教学有机整合,是整个学习过程与信息生态环境的动态重构。在以英语为主导的国际学术环境和信息时代,本科学生如何有效获取学科信息和知识,如何利用关键词检索信息并辨别信息正误,在使用信息时知晓国际通行的学术道德及引用规范,以完备的信息素养和外语技能快速寻找、有效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英文信息资源,为科研服务,这不仅是对其知识重构的挑战,也是大学英语学习融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机遇。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现有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大都基于信息素养的理论讨论,探究信息素养的概念界定与内容描述、信息素养教育的演变及与人才的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调查;关于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侧重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与对策;还有一小部分研究关注我国信息素养在教育机制与途径上的成效及中外信息素养教育的对比。

国内对于信息素养概念及其培养的探讨虽具一定规模,但有关高等教育外语教学信息素养的实证研究仍较缺乏,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中信息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则更是寥寥。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信息素养嵌入式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动态模型[5],对华东理工大学某学院连续四届(2013—2016级)学习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的本科学生进行研究,探究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于信息素养的需求,以及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对其当前和将来科研意识、能力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华东理工大学某学院2013—2016级非英语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其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在本科一、二年级学习过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基于研究问题,即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学习对本科学生信息素养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及对其科研意识、学术规范和科研能力的影响,以发放纸质和在线问卷及开展随机访谈的形式展开调研,旨在探究学生在学习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前后,对信息素养技能的认知及对该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课程评估的反思及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两次问卷调查来探究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对研究对象在信息素养意识和技能培养方面的影响。一是对2015和2016级的研究对象在开始学习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前进行需求分析调查,采集其在课程开始前的信息素养状况以及对该课程的需求;二是对2013—2016级的研究对象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采集其在完成课程后的本科高年级、研究生阶段及工作中信息素养能力的实际应用、课程知识留存及对该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前期问卷以纸质形式发放给上述研究对象,匿名完成后统一回收;为便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后期问卷在问卷星上生成并在线发放给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自愿选择在电脑或手机上匿名完成并提交问卷。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两次问卷调查的具体问题均依照李克特量表进行编制,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来具体量化研究对象在各项问题上的确切反馈,以期使整个调研过程更为科学、客观、谨慎和合理,从而回答上述研究问题。

1.前期需求问卷调查

前期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研究对象:1)对信息素养(具体为文献检索的各项技能)的认知;2)对信息素养在本科阶段英语学习中的需求;3)对具体的信息素养技能的熟悉及使用程度。前期需求问卷由研究对象的个人信息及其对信息素养及其技能的认知组成。采集的信息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民族、生源、年级、专业、英语学习开始时间、是否接触过文献检索及其了解程度、对中外数据库的了解程度和使用情况等。该部分调查旨在了解研究对象在进行课程学习前对信息素养各方面内容的认知、需求及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期望。

2.后期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

后期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已经完成了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处于本科高年级、研究生或工作阶段,即将或已经完成本科学业,且参加过前期需求问卷调查。后期课程满意度调查由个人信息、信息素养反馈及课程满意程度三部分组成,采集的信息包括研究对象:1)性别、专业、届数、当前学习/工作状态,包括所在地和主要使用语言;2)对于信息素养(具体为文献检索的各项技能)的需求程度;3)对于文献检索的熟悉和使用程度;4)对于本科阶段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学习的反思和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对象的信息素养具体技能,我们了解到其在学习/工作中对于文献检索技能的具体使用情况和当前的信息素养状况。通过课程满意程度调查,我们采集到研究对象在具备真实的学习经历后对于该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课程评估的反思和可行性建议。

3.小范围先导研究

为更科学、客观地采集数据,在正式投放问卷前,我们通过方便抽样法募集到8位本科志愿者进行了小范围先导研究。根据其匿名问卷的反馈信息,我们就其提出的针对问卷内容和措辞的意见及建议对问卷进行了再修改和完善,旨在使问卷大规模正式投放时,能够采集到客观、准确的数据信息。前期投放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份,有4份因信息填写不完整被视作无效问卷;后期投放电子问卷167份,回收167份,均为有效问卷。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前期需求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及呈现

基于对前期需求问卷所采集数据的整理,我们从如下三个方面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及呈现,即“研究对象对于文检技能的认知”“研究对象对于文检技能的需求”“研究对象对于文检技能的熟悉和使用”。由2015级、2016级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可知,在“英语学习开始时间”方面,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的上海生源占61.6%,外省市生源占38.4%。这表明,研究对象在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上并无显著差异,即在本科英语课程学习之前都完成了不少于9年的在校英语学习。

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文献检索技能的认知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133名本科新生均未系统地了解、学习或实践过文献检索,即在学习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或自主学习文献检索知识或技能之前,上述研究对象并不具备参与科学研究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此时通识教育开设的大多是基础课程,在这一阶段,学生很难有大量机会接触到专业学科学习或参与科研项目,故大部分研究对象并不确定信息素养/文检技能在其具体课程学习中的需求(见图1)。通过后续随机访谈得知,仅极个别研究对象从大学入学起就有明确的学习规划,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并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知晓信息素养/文检技能的重要性。但对大多数研究对象而言,即使这一技能在新时期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若仅限于完成基础课程和修得学分,学生无法充分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信息素养/文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更多需要学生自身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借助教师和图书馆员的引导,在真实的检索情境中去探索和实践,而非通过修习某一门或几门课程来被动获取。

在对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熟悉和使用度方面,有超过85%的研究对象勾选了每题的C、D、E选项,即“基本了解”“基本不了解”“完全不了解”。这表明,上述研究对象对于中外数据库资源及图书馆馆藏信息知之甚少。结合后续访谈,我们发现,上述信息的缺乏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呈正相关,这也令其精准查阅学科知识和信息的技能大为削弱。

图1 研究对象的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需求

在对于国内主流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等的使用上,近17%的研究对象表明,他们会在有具体需求时使用上述数据库,而约83%的研究对象则很少主动使用数据库。与中文数据库相比,外文数据库的使用频率较低,且并未被研究对象纳入经常使用的数据库来源,故可以推测,其使用外文数据库的频率较中文数据库更低。

基于对前期需求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呈现,我们发现:一、研究对象在接受本科教育前,虽然普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英语学习,但其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意识较弱,对于中外数据库信息和资源知之有限,对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二、由于大部分研究对象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的真实经历,并未真正意识到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意识和技能将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未认识到其对本科阶段其他课程学习的支撑和辅助作用,故缺乏明确的信息素养自我培养目标及规划;三、研究对象在缺乏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情况下,还缺乏主动获取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中外文献数据库及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又进一步削弱了其获取学科和专业信息的途径及效率。

上述发现表明,绝大部分高中学生在进入本科学习之前,普遍缺乏信息素养与学术英语技能。这表明,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意识的培养与具体技能的习得在中等教育阶段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换言之,因经费有限,很多中学并无文献数据库及相关师资,故难以给学生创造接触文献、提升信息素养的机会。由此推断,研究对象在前期需求问卷调查中所体现的不足主要与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意识和技能在初高中的普及和推广程度密切相关。初高中阶段的科研项目相对于大学阶段而言,在内容和选择广度上并不及后者丰富,同时由于升学压力和相关负责教师的紧缺,在初高中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人数极少,而且未必能就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培养获得及时辅导,从而也不会有学生主动探究信息素养/文献检索的相关数据库所涵盖的内容和包含的文献种类。

(二)后期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及呈现

后期课程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共有167人有效参与,研究对象包括来自该学院不同专业的53名2016级学生、48名2015级学生、36名2014级学生和30名2013级学生。其中,已入职的人员样本为9人。鉴于本研究主要探究本科阶段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需求及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学习对其当前和将来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发展的影响,故对这一工作群体不作分析。其余158名研究对象的学习地点分布在中国、德国、美国。问卷显示,有超过50%的研究对象(92人)在学习中主要使用英语,仅2人以德语为主要使用语言,其他语种1人,剩余63人仍以中文为主要学习语言。在对后期课程满意度问卷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后,我们从“研究对象对于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需求”“研究对象对于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使用”“研究对象对于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认知”三个方面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呈现。

对于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需求,有10%的研究对象认为其在学习中“特别需要”进行文献检索,认为“时常需要”和“偶尔需要”的人数所占比例相近,认为“一般需要”的人数比例接近40%,见图2。

对于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使用度,近50%的研究对象表示,其在学习之余偶尔进行文献检索,“一般熟悉”或“较不熟悉”所读大学的图书馆各类馆藏及可用信息或资源,仅有不到20%的研究对象表示“比较熟悉”或“特别熟悉”。

图2 研究对象对于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需求

对于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认知,在完成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学习后,已有超过40%的研究对象表明能够正确利用搜索引擎检索文献,超过60%的研究对象能够使用一框式检索(即简单检索)进行规范的文献检索,且其对于专业文献数据库的使用量较前期问卷调查中的数据有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这些研究对象的信息素养意识和科研能力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提升趋势。

基于对后期课程满意度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及呈现,我们发现:

第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体系下的本科学生群体对于信息素养和学术英语的需求更为迫切,其使用英语作为主要学习语言的概率也更高(超过50%)。这表明,本科阶段的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对于上述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和外语读写素养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这不仅与Hamp-Lyons[10]的研究发现相一致,同时也印证了符绍宏等[11]的观点,即在21世纪知识社会,信息素养不仅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深远影响着一国综合实力的发展,也是人们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前提条件和终生学习的一部分。

第二,一部分研究对象在完成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后,因未掌握学术写作规范而遇到课业困难或仍在使用不规范的检索方式查询文献。这体现出,信息素养的相关知识及技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为学习者所遗忘,需要通过真实检索情境下的大量有效实践,持续强化其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记忆。在现有研究中,鲜有将持续的强化性实践与文献检索课堂教学相关联的深入讨论或实证,这显然是当前研究中的不足,而本研究发现,信息素养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充分而持续的真实情境下的检索实践以保证后续的正确、规范性使用。

第三,鉴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大都来自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院系,在后期问卷调查中发现,这些学生升学读研的比例远高于完成本科学业后参加工作学生的比例,这就使得信息素养意识和技能在他们学习中应用的频度和广度远高于其在工作中的使用比例。与此同时,部分研究对象对于专业文献数据库的使用量和对所在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和信息的了解程度仍然偏低,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在开始论文写作前,从未接触或参与过任何级别或类型的科研项目,这可能是由于其对信息素养/文献检索技能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课程的实践力度不够所导致,从而使其将课堂中的信息素养和文献检索知识应用于检索实践的机会非常有限,并进一步导致其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持续性遗忘。这一现状表明,本科阶段的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应从整体上做好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以便对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检索实践和巩固强化练习。

第四,在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虽然全英语课程和国际化课程正成为新时期的学习趋势[6],但通过本次需求问卷和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却发现,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在本科阶段中所体现出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即当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尚不足以对本科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学术规范的养成在短期内产生特别显著的作用和影响。

第五,基于现有信息素养中外文献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对于信息素养和学术英语的需求不仅限于中外合作办学框架体系下的本科学生,同样也适用于本科阶段其他院系和专业的本科学生及研究生。在当前和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同样需要培养信息素养并提升学术英语技能。这就凸显了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在我国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前景,并能够对当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和学术规范产生积极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于研究结果的结论

结合对前期需求问卷及后期课程满意度问卷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尚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并未充分意识到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对其学业及职业发展的长远影响;2.由于该课程课时有限,在课程结束后缺乏持续性的课程衔接及检索实践,导致学习者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文献检索和学术写作时可能遇到一定的困难;3.学习者学术写作经验的缺乏会导致其很难将所学知识付诸科研实践;4.学习者对于专业和学科数据库(尤其是外文数据库)的熟悉及掌握程度普遍偏低;5.由于学习者对于信息素养/文献检索知识和技能的使用率较低,导致其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本科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走上科研道路任重而道远,但对其进行信息素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助力其投身学术生涯的最佳手段和良好铺垫。

鉴于当前学生在本科阶段前的信息素养及学术英语能力上的欠缺,若要满足“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及完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及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两个建设任务,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应成为各大高校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注焦点和切实抓手。然而,就目前调查结果而言,该课程在本科英语教学中所体现出的重要性并不明显,故如何定位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并通过其有效提升本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术规范,将是本科教育教学阶段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突破口及培养新时期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问题。

(二)基于研究结果的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就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估提出如下建议:

1.强调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开课之初,教师应着重强调因学术不端或因学术道德不轨所引起的种种危害性后果,使学生明确在其大学生涯、科研创新以及未来职业的发展道路中,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是其必须坚守的学术和人格底线。除开展案例教学外,教师还应在课程初期引导学习者展开对于信息素养的讨论,并就其讨论结果付诸反思性小论文写作,让其充分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中期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其所学信息素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性操练。这类教学活动旨在让学习者充分意识到信息素养技能在其当前和今后的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辅以文献检索的小型课题研究,并指导其完成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等部分的尝试性写作。

2.增加文献检索的上机实践。根据后期问卷调查的反馈,多数研究对象认为应适当增加文献检索的上机实践操练,以加强其对于信息素养具体技能的熟练掌握。超过90%的研究对象认为该嵌入式课程应以机房授课的形式予以开设,约65%的研究对象认为该课程安排应包含一定课时和学分的上机实践。这就表明,教师应合理结合学习者特定的学习需求,通过文献检索实践的案例教学来讲授如何精准地检索文献,并通过小型的定题研究任务让其进行检索操练。不仅如此,在检索实践中,教师还应通过一定量的开放式问题来巩固并强化学习者的信息素养理论基础。

3. 加强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数据库检索实践操练。根据后期问卷调查的反馈,研究对象对于外文数据库的熟悉度和使用度明显低于对中文数据库的使用。鉴于目前大多前沿文献及科研成果多通过国际通行的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中还应合理融入对常用外文数据库的介绍、讲授和检索实践,让学习者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专精一种或几种常用的外文数据库。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增加对不同学科外文文献的体裁分析,拓展学习者在检索实践中的学术语言学习。

4.布置小论文写作任务。在后期问卷调查反馈中,不少研究对象认为应通过一定量的论文写作任务,将嵌入课程所学的语言知识和信息素养技能充分运用到真实的检索实践中。从研究对象的反馈可以看到,目前确实存在因学术写作不规范而受到口头或书面警告甚至重写课业论文的情况,故在课程教学中布置一定量的小论文写作任务,不仅可以锻炼学习者的学术写作能力,还能尽早引导其规避大部分因学术写作不规范带来的学习困难。另有研究对象的反馈认为,信息检索技能、外语语言能力和相应的专业背景是任课教师应具备的前三项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资质和能力。故我们建议,该课程可尝试由学术英语教师和图书馆员联合授课,前者注重学习者的学术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后者则加强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信息素养及具体技能的培养。

5.增加嵌入课程的课时。在后期问卷调查中,研究对象对于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课程课时比例的反馈较为均衡和多样化,没有某一选项的比例特别突出的现象。也有研究对象指出,在课程结束后及在高年级学业论文撰写阶段,不少文献检索知识大多被遗忘,故该课程有必要在本科阶段的每个学期予以开设。鉴于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尚未充分接触到专业学科知识,我们建议,在大一的两个学期中,嵌入课程的授课重点应放在对中外数据库资源、大学图书馆馆藏信息、学术伦理道德及反抄袭行为的引入、介绍和讨论上。

6. 鼓励学习者参加数据库知识及使用的讲座。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各高校的图书馆及二级学院通常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全球巡讲的数据库商来校为本科生、研究生及教职工开设各类与数据库使用相关的普及性和专业性讲座。这类专业人员讲解质量高、讲座互动性强,教师应鼓励学习者积极参加这类讲座和互动,这无疑也是提高他们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学术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对象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