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经皮导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皮肤磨削术中的镇痛作用

2019-10-18 05:43李明清郭庆梅
医学综述 2019年18期
关键词:微针乳膏利多卡因

郭 华,李明清,郭庆梅

(1.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科,河北 邯郸 056002; 2.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a.药剂科,b.儿科,河北 武安 056300)

近年来,随着整形美容行业的持续发展,整形手术的成功率不断提高,整形手术患者逐渐增加[1]。面部是整形手术的常见部位,面部神经丰富,患者对面部的疼痛较为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面部整形手术的难度[2]。尤其是女性对手术的无痛操作需求及医师的技术要求更高[3]。另外,随着“整容死亡”事件在国内外的报道,人们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医疗操作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保证面部整形手术患者的无痛性、安全性、舒适性尤为重要。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当前整形美容手术常用的麻醉药物,将其用于皮肤磨削术中可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但因为该药需提前30 min左右用药,增加了患者等候的时间,因此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微针经皮导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加速皮肤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吸收,不仅能缩短患者麻醉后等候手术的时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麻醉效深度,进一步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继而达到提高镇痛效果的目的[4]。本研究主要分析微针经皮导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皮肤磨削术中的镇痛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科收治的92例皮肤磨削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11例、女35例,年龄19~57岁,平均(34.5±8.7)岁;体重45~70 kg,平均(54.8±5.5) kg;疾病类型:面部痤疮瘢痕22例,外伤粉尘染色19例,其他5例;面部整形手术经历有8例,无38例。观察组男10例、女36例,年龄19~58岁,平均(34.3±8.8)岁;体重45~70 kg,平均(54.5±5.6) kg;疾病类型:面部痤疮瘢痕21例,外伤粉尘染色19例,其他6例;面部整形手术经历有9例,无3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历信息真实、完整;②成年人;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④顺利完成手术。排除标准:①急性或慢性疼痛史;②凝血功能障碍;③精神疾病;④妊娠、哺乳期女性;⑤麻醉药物禁忌证。

1.3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不进行任何给药操作,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确保生命体征保持5 min的稳定后方能进行操作[5]。对照组:运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14200188133,5 g/支,含利多卡因、丙胺卡因各25 mg)进行局部麻醉。常规清洁手术区域皮肤后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按照1.5~2 g/10 cm2的标准(约2 g)给药,厚度为1~2 mm,上盖密封敷膜,保留15 min后以浸有0.9%氯化钠溶液的无菌棉签擦拭干净,常规消毒皮肤后进行手术操作[6- 7]。观察组:运用滚轮微针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局部麻醉。常规清洁手术区域皮肤,干燥后以长度为500 μm的滚轮微针接触皮肤,在手术操作部位滚动两个来回,随后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操作方法同对照组);常规消毒皮肤后进行手术操作[8]。

1.4观察指标 ①麻醉效果:于术后进行综合评价,术中无疼痛感,顺利完成手术,为显效;术中有轻度疼痛,可完成手术,为有效;术中疼痛无法忍受,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9]。②心率与血氧饱和度:于麻醉前、术中、术后1 h进行检测与记录。③疼痛程度:运用自我评估法和行为评估法结合做出判断。自我评估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由患者对自己术中的实时疼痛状况进行自我评价,满分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疼痛,得分越高提示疼痛越强烈[10]。行为评估法采用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对患者术中的疼痛程度进行客观判定,分为0~5级,0~2级为轻度疼痛;3~4级为中度疼痛;5级为重度疼痛,但不一定哭。评级越高提示疼痛越强烈[11]。④疼痛伴随症状:术中对患者进行观察,包括出汗、喊叫、拒绝手术主述。⑤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麻醉后开始对患者进行观察,包括发红、青紫、瘙痒、破损、感染。⑥麻醉满意度:术后指导患者填写问卷调查表,评价选项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7%(44/46)比78.3%(36/46)](χ2=6.133,P=0.013),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Z=4.126,P=0.02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与血氧饱和度比较 观察组麻醉前、术中、术后1 h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麻醉前、术中、术后1 h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在麻醉前相当(P>0.05),而术中、术后1 h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指标组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皮肤磨削术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例)

对照组: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麻醉;观察组:行滚轮微针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麻醉

2.3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疼痛伴随症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疼痛伴随症状中,出汗1例,总发生率为2.2%;对照组的疼痛伴随症状中,出汗4例,喊叫2例,拒绝手术主述1例,总发生率为15.2%;观察组疼痛伴随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1/46)比15.2%(7/46)](P=0.026)。

2.5两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皮肤不良反应中,发红3例,青紫1例,总发生率为8.7%;对照组皮肤不良反应中,发红1例,总发生率为2.2%,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

2.6两组患者麻醉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麻醉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7%(44/46)比78.3%(36/46)](χ2=6.133,P=0.013),麻醉满意度优于对照组(Z=4.126,P=0.025)。见表4。

组别例数心率(次/min)麻醉前术中 术后1 h血氧饱和度麻醉前术中 术后1 h对照组4682.5±8.884.3±6.785.9±8.70.99±0.090.95±0.010.96±0.01观察组4682.3±9.083.0±6.379.8±7.60.99±0.010.98±0.080.99±0.08 组间F=3.581 P=0.006F=13.168 P<0.001 时点间F=0.785 P=0.346F=0.607 P=0.142 组间·时点间F=4.115 P=0.004F=84.644 P<0.001

对照组: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麻醉;观察组:行滚轮微针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麻醉

表3 两组皮肤磨削术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对照组: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麻醉;观察组:行滚轮微针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麻醉;a为t值,b为Z值

表4 两组皮肤磨削术患者麻醉满意度比较 (例)

对照组: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麻醉;观察组:行滚轮微针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麻醉

3 讨 论

面部皮下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感觉敏锐,在进行面部整形手术时患者常常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导致手术进程与手术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2- 13]。因此,对面部整形手术患者进行镇痛处理非常重要也极有必要。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具有穿透性强、无刺激性的特点,因局部用药量少且对机体无不利影响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类手术[14]。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主要成分是利多卡因与丙胺卡因,其麻醉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释放利多卡因、丙胺卡因,使其抵达皮层、皮下层,并通过阻滞神经冲动、传导所需离子流,增强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以此在痛觉感受剂与神经末梢发挥局部麻醉的功效[15- 16]。该药以涂抹方式给药,患者的接受度与配合度均较高,但因其吸收时间为1~5 h,所以术前需提前涂药[17]。鉴于此,研究一种可以起到快速局部麻醉药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微针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通过长期的研究,微针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采用微针技术对患者皮肤进行麻醉前的预处理能够刺穿皮肤的角质层,构建一个直接的给药通道,使药物可以跨过皮肤,顺利到达真皮层的毛细血管而被吸收,具有稳定、快速、无痛等特点,同时能降低给药误差,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8]。微针还能加快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从而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患者的依从性高,过程中配合治疗,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成功率,临床疗效也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19]。在人体皮下超过700 μm处存在诸多神经和血管[20]。因此,为减少麻醉药对患者血管神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的微针长度为500 μm。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稳定,VAS评分低于对照组,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级优于对照组,且疼痛伴随症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提示滚轮微针的运用并不会导致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加,尽管观察组有3例出现皮肤发红,1例出现皮肤青紫,但均在12 h内逐渐消退。庄惠和师文[21]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眼部整形美容手术的应用,发现术前1 h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患者对手术操作的疼痛基本可耐受。刁枢等[22]研究发现,进行表面麻醉时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后行滚轮微针处理,可显著减轻患者桡动脉穿刺的疼痛,安全性高。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微针经皮导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皮肤磨削术麻醉中的效果显著,与单纯运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局部麻醉相比,可显著提升镇痛效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患者对麻醉效果满意。

猜你喜欢
微针乳膏利多卡因
“微针”疗法命名探讨※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温通活血乳膏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微针疗法在中风后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