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树一 李木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73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速度远远超越了发达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享有基础性地位,对其它制度的建立健全发挥着决定性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六条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不同角度明确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为什么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如此受到重视?这是由其经济基础的属性决定的。经济基础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而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包含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关系两大元素,属于经济基础范畴。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下,以生产力发展为参照系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而以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为参照系完善上层建筑,这正是本文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逻辑基础。
新中国已走过了整整70年发展历程,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也走过了从萌芽到形成再到不断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承载着鲜明的时代属性。
在这一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从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为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配制度则随着剥削阶级的消灭逐渐发展为吃“大锅饭”。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主要存在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从1952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至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正式建立起单一的(或纯粹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此同时,随着剥削阶级被消灭,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成为主流,具体表现为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在这一阶段,我们党作出了“在所有制和分配上,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平均”(1)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指出:“在所有制和分配上,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平均。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科学判断,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分配领域的“大锅饭”被打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得到确立。
从所有制结构看,一方面,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渐被改革开放所打破,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私营经济地位被依次认定。(2)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利用外资,吸引外商来我国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确。党的十三大标志着“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的所有制格局在我国初步形成;党的十四大开始探索“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之路;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于1999年被写入宪法修正案。
从分配制度看,改革开放打破了分配领域的“大锅饭”,按劳分配成为基本分配原则,其他多种分配方式逐渐被认可。对于分配原则的表述,1975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均为“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调整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与基本分配制度一起被写入1999 年的宪法修正案。
在这一阶段,围绕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到探索具体的实现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承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属性不断增强。
从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轨迹来看,党的十六大从“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出发进一步丰富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阐释了二者统一而非对立的关系(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得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清晰化。此后,党的十七大提出对物权给予平等保护,党的十八大提出生产要素的平等使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提出“三个平等”、“两个都是”和“两个不可侵犯”(4)“三个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两个都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两个不可侵犯”:“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对各种权益的依法保护。从中可见,基本经济制度沿着既定的发展方向,通过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来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因为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非公有制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遇到很多隐性壁垒,需要从制度上打破这些“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和市场经济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让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事实上,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竞争、平等得到法律保护,正是顺应了市场经济时代的要求。从实现形式看,在这一阶段,一是明确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二是明确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5)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对改革中出现的股份制和横向经济联合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作用予以肯定;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并提出积极试点股份制;十五大报告明确“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对股份制的界定从十三大“是社会主义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方式”转变为“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同时指出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样,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得到了三个层面的深化。首先,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均可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其次,各种所有制经济可以交叉持股;最后,通过允许员工持股,让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层面成为利益共同体。
从分配制度的发展轨迹来看,党的十六大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同时深化了对分配效率和公平的认识,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分别依靠市场和政府手段调节。党的十七大则将按要素分配从原则上升为制度,并进一步深化对分配效率和公平的认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出提高“两个比重”,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认可并鼓励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大将分配制度改革的任务进一步扩大为“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出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和再分配调节机制。
党的十九大在基本经济制度上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确立了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将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联系起来;在分配制度上重申了“两个同步”,确立了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的目标,侧重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建设以及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的拓宽。事实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内涵需要随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继续丰富,尤其是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这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大卫·科茨(2016)认为,中国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将私有制与公有制相结合的发展路线,加之诸多改革开放的举措,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出了贡献。(6)[美]大卫·科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持续崛起》,黄斐译,《国外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事实上,科茨所说的发展路线也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和发展的线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线索。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所有经济主体“一视同仁”而无论经济成分如何,同时要求各种要素平等地参与分配。而在实践中,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理论中蕴含的分歧加以内化和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于占主体、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同时,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力具有社会本性,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社会本性越来越强。而我国坚持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正是顺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属性,能够有力地推动生产力进步。其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创造,所以按劳分配可以保障分配的公平性。同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社会成员平等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合二为一,由此形成的按劳分配关系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分配的效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有利于分配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能够较好地推动生产力发展。
目前市场经济已被公认为是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载体。理由是市场经济要求所有经济主体在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他们能够平等地取得和提供生产要素,能够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并能够自主决策和经营,能够按照其提供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公平地参与分配并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收益,能够平等地承担税负和其他方面的负担,能够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能够公平地面对竞争并接受优胜劣汰的结果。可见,市场经济能够通过改善生产关系、完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既然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的载体,就需要和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选择了市场经济道路。我国早在党的十四大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近30年的改革实践已为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因此,只有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发展线索,才能既坚持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又实现市场经济下的公平公正,让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起作用;才能既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为主体,又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如果对基本线索的认识片面化,或仅基于社会主义立场单纯强调公有制为主体,或仅基于市场经济立场单纯强调对所有经济主体一视同仁,将会形成错误思潮,对改革实践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因此多种思潮集中在所有制方面。一是私有化思潮。认为公有制是低效率的,不能与市场经济兼容,只有实行私有化,才能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这种思潮的理论基础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或市场原教旨主义,以人性自私论、私有制永恒论和市场万能论为理论基石。这种思潮是要修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甚至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否定国有经济主导地位思潮。这一思潮为新自由主义穿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并为个体、私营经济贴上“人民”的标签,认为国有经济是“官僚垄断资本”,应将其主导地位让位于个体、私营经济,以实现“国退民进”。三是曲解马克思主义思潮。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涉及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从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应该被放弃或修正。四是教条马克思主义思潮。教条地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建设社会主义,认为应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提高公有化程度,强调公有制的单一性。
这些错误思潮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发展线索割裂开来,进而把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割裂开来,并且忽视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客观规律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错误的。”(7)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2016年3月4日。
在70年这样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中,我国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均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转轨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时代变迁。为了更好地推动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发展,需要从时代变迁的视角把握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水平、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情况,然后考虑如何改善现状,形成生产关系的合力。
从基本经济制度来看,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资产、投资、就业均集中在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内,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相对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逐渐被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逐渐上升。
在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企业法人单位数占比在2010年是6.14%,到2017年下滑至1.94%,呈持续下滑趋势。相对而言,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法人单位数比重自2010年以来相对稳定,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比重稳定在70%-80%的区间,2017年已突破区间上限,达80.87%;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比重在20%左右徘徊,2017年为17.19%,为近年低值。(8)资料来源:经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按登记注册类型分企业法人单位数”的统计数据从2010年开始。
在资产的所有制结构中,仅就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而言,总体呈公有制经济资产比重持续下滑、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资产比重持续上升的趋势。
在投资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持续下滑,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则呈持续上升态势。
表1 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发展阶段我国部分行业资产的所有制结构
*均为统计局公布的最早的数据。其中:工业企业为2000年数据,批发业和零售业企业为1999年数据,建筑业企业为1998年数据。建筑业企业数据仅有国有、集体和外资企业数据。
资料来源:1999年、2000年、2001年、2008年、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
在城镇就业的所有制结构中(9)由于乡村就业人员统计数据不完整,在此仅分析城镇就业情况。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按经济类型分城镇就业人员”的统计数据从1994年开始。,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数的比重逐年降低,从1994年的78.74%下降到2007年的23.62%,再下降到2017年的15.42%;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数的比重从1994年的10.6%上升到2007年的30.61,再上升到2017年的59.48%;混合所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数的比重从1994年的10.66%上升到2007年的45.77%,后又经历了下降,2017年比重为25.1%。(10)2013年采用新的分类标准,部分经济类型单位、部分行业就业人数变动较大,但这一变动并不改变本文趋势分析的结论。
我国分配制度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的“平均分配”到转轨经济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再到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时代变迁。从居民收入分配的结果可以分析我国分配制度的变化。受统计数据限制,只能观测到2003年以来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自2008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连续七年下降,2015年降至0.462; 2016年基尼系数开始回升,2017年升至0.467。国家统计局于2013年启动的城乡一体化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反映的分配结果,与基尼系数基本相同。由此可见,在我国现行分配制度下,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不断缩小趋势,但差距依然较大,且近期又有扩大的势头。
从生产力发展来看,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科学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TFP)(11)全要素生产率是指资本、劳动等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不变时,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即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源于知识、教育、技术培训、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引起的生产率增长。,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官方统计数据。学界的研究一致显示,近年我国TFP增长率持续下降。蔡昉(2016)的测算结果是:1995年-2009年间我国TFP年均增长3.9%,2011年-2015年则降至3.1%,2016年-2020年或将降至2.7%(12)蔡昉:《“十三五”时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或降为2.7%》,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1-10/7709752.shtml,2016年1月10日。。刘明康、陈永伟(2016)的研究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TFP增长率迅速回落,除2011年有所回弹外,其余各年均下降,2013年只增长0.1%,2014年则出现了0.1个百分点的负增长(13)刘明康、陈永伟:《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现状、问题和对策》,《比较》2016年第3期。。陆旸(2016)的研究表明,从2008年之后,我国TFP增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7.24%降至2008年的不足3%,到2011年进一步降至1.68%,再到近年降至不足0.5%(14)陆旸:《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中国金融》2016年第20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2002年-2007年中国TFP增长率为5%-6%,2008年-2013年则降至2%-3%(15)《首个“百年冲刺”:中共擘画经济社会新五年规划蓝图》,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5-10/29/c_1116983841.htm,2015年10月29日。。
运用国际通用方法计算劳动生产率(即单位劳动产出,不变价GDP与就业人口之比)并进行国际横向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但绝对水平较低。从1978年的916.19元/人增长到2017年的16356.57元/人,近40年间增长了约17倍,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5年-2007年一度实现了两位数增长。1996年-2015年的20年间,我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为8.6%,高于世界平均增速约7个百分点。但是,2015年我国劳动生产率为7318美元/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6)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国际比较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609/t20160901_1395572.html,2016年9月1日。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运行还存在许多问题,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有待提高。从生产关系看,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公有制经济比重持续下滑,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则后来者居上。同时,我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在这样的生产关系背景下,我国生产力发展呈现速度较快而水平较低的特征,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小且愈发弱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充分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积极反作用,其关键是在理论上达成共识,在实践上形成合力。
新时代推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发展,首要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一步理清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统一思想,内化分歧。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分别是最先进、最能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社会制度和经济运行载体,二者的组合是最佳组合,其他任何一种组合都会有相对的效率或公平损失。在达成这样的理论共识之后,那些因割裂二者联系而形成的错误思潮就不攻自破了。除此之外,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我国民营经济面临发展瓶颈,国有企业因投资安全性较高,吸引了为拉动内需而投放的4万亿元计划中的大量资本流入,引发了人们对所谓“国进民退”的担忧。从前文实证分析结果看,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则呈上升趋势,“国进民退”的担忧也可以消除。事实上,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瓶颈主要在于营商环境的不利,而不是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应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多种所有制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共存是当今世界的共性,没有哪个国家在实行单一的所有制和分配方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所有制结构中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上文的关键指标显示出公有制经济的处境不利,必须采取行动保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一要有效防止公有制经济在资产、就业、投资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下滑,同时保证公有制经济质的优势,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要全面加强公有制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三要切实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着力改善民生,这些均是公有制经济特有的作用,不能由非公有制经济代替。
此外,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都是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置于对立面来看待。我们认为,能否实现“化对立为统一”,进而让各类经济主体形成合力推动生产力发展,关键在于充分挖掘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潜力。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或相互持股、相互渗透将自身转化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因为这样可以让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同时发挥出来。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方面可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引导力,同时让其充分融入市场,受市场规律调节,迫使其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可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因为国有资本参与进来后,企业信用等级将显著提升,发展风险将显著降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银行惜贷等隐性壁垒将自动消除;此外,通过允许员工持股,让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层面成为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激发所有生产要素提供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包括,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等。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可能将宏观问题微观化,形成利益共同体,消除斥力、形成合力,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当前的最佳选择是大力扶植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同时降低纯公有制经济和纯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推动所有制结构“橄榄型化”。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要遵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合理调整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中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相适应的部分,同时加大服务力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使其全面发挥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并将着力点放在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上。一是发挥公有制经济在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引导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发挥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主力军作用。二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其适应性和灵活性特点,提高供给质量,增加有效供给。三是将混合所有制经济置于高起点上,提升技术效率,使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四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五是增加财政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投入,注重财政税收在收入再分配方面的作用,从而加大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和力度。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仍将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线索前进,而有所不同的是,我们在理论上形成共识、在实践上形成合力,推动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走向更高层面的和谐统一,从而激发二者的全部优势和潜力,形成最适宜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