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合梅
(北京市密云区医院,北京 101500)
急性左心衰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具有严重性,对病人的生命可带来严重威胁,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病人临床主要通过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为主,而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抢救病人生命有着重要意义[2]。对此,本文探讨CRRT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中有效的护理方式及其效果如下。
收集本院2016 年2 月至2018 年10 月间接受CRRT 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病人7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病人均经病理学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排除有严重的心脏及肝脏疾病,病人对本组研究均知情,并持配合态度[3]。以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分考察组与实验组各35例,考察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41-75 岁,平均(51.36±5.46)岁;实验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40-72 岁,平均(50.67±6.17)岁。对两组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未发现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病人均接受CRRT 治疗[4],在治疗期间,考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整体护理,具体如下:①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后嘱咐其取坐位或者半坐位,双腿自然下垂,以减少静脉的毁心血量,给予6-8 L/min 高流量吸氧,用50%酒精进行湿化后使肺泡表面的张力下降,以改善通气。同时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和协助排痰,确保呼吸道的顺畅,维持正常心功能。②药物护理:给病人快速建立起两条静脉通路后,遵医嘱正确用药,主要包括:镇静剂:常用药为吗啡,因为吗啡能够减弱中枢交感神经冲动,起镇静作用,以消除病人在病情急性发作时的巨大窒息感和恐惧感,扩张周围的静脉,使回心血量得以显著减少,但可能会对呼吸有一定的作用,所以需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和意识情况,一旦有异常即上报医生加以处理。强心剂:常用药为西地兰,因具备正性肌力、负性频率及负性传导等作用,能大大改善血流动力学,但因个体具备较大差异,治疗量和中毒量比较接近,所以在剂量的控制上十分严格,应缓慢静推,并监测病人的心电图及心率的变化。洋地黄制剂也是常用强心剂,使用时需严格遵医嘱,不能随意增减或停用药物,当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时要及时上报医生并处理。扩血管药:常用药为硝普钠,该药能对血管平滑肌起直接松弛作用,减轻心脏负荷,但其作用较强,有明显的改善心衰作用,使用过程应该避光缓慢的静滴,并对病人呼吸、血压、脉搏等密切观察,做好随时调整滴速的准备,每隔8 h 换一次药,做到即配即用,预防氰化物中毒,使用时间尽量少于72 h,且停药要做到逐渐减量。原因是硝普钠可在体内转化成硫氰酸盐,达到中毒剂量时会引发精神异常,剂量过多会降低病人脑血流量,甚至出现致命低血压及心跳骤停等。③饮食护理:给病人高维生素、高热量及低蛋白饮食为主,严格限制水与钠盐摄入量,以减轻病人的心脏负担。
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尿素氮、血肌酐及KT/V 值;观察两组护理后低血压、心律失常、死亡的发生概率。
使用SPSS 22.0 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数据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及护理前,两组尿素氮、血肌酐及KT/V值比较均不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经治疗及护理后,实验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比考察组显著下降,KT/V 值则比考察组升高,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护理后的肾功能改善情况
表1 对比两组治疗护理后的肾功能改善情况
组例 (尿mm素ol氮/L) (μ血m肌o酐l/L) KT/V 值实验组 护理前 37.23±5.24 844.47±43.92 0.85±0.13(n=35) 护理后 21.57±3.66 334.45±30.32 1.58±0.31考察组 护理前 37.91±5.43 843.89±51.03 0.88±0.24(n=35) 护理后 29.41±4.30 457.38±40.72 1.12±0.18
对两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统计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考察组低血压、心律失常、死亡的发生概率均高于实验组,考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4.29%,实验组是8.57%,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n(%)]
贫血、高血压、感染、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都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并发急性左心衰的关键因素,临床对该病需采取积极的抢救及有效的护理,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5]。因此,护理干预在CRRT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中应用,充分重视护理所具有的作用,是整个治疗抢救不可或缺的工作任务[6]。
本研究中,考察组35 例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35 例接受整体护理,在治疗及护理前,两组尿素氮、血肌酐及KT/V 值比较均不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经治疗及护理后,实验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比考察组显著下降,KT/V 值则比考察组升高,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4.29%,实验组是8.57%,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通过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肾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对于促进病人的病情稳定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加以广泛性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