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帘箔考证与复原研究

2019-10-17 08:17黄连涵
艺术设计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渊阁竹帘四库全书

黄连涵

观看宋代绘画作品,如图2、图3、图4,可见三图中建筑外檐皆绘有竹帘形象。吟诵宋代诗词,如欧阳修《晓咏》:“帘外星辰逐斗移,紫河声转下云西。”①李清照《念奴娇·春情》:“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②可以感受诗词中“帘”的意象。纵览宋代绘画与诗词作品中不可计数的“帘”形象、意象,从传统器物研究的角度,我们不禁有疑问:建筑外檐为什么要挂“帘”?“帘”由哪些构件组成,有无装饰?使用“帘”有无规约?

《宋史》记:“将作监……所隶官属十……帘箔场,掌抽算竹木、蒲苇以供帘箔内外之用。”③将作监“掌宫室、城郭、桥梁、舟车营缮之事”④,可以认为:将作监的官属之一—帘箔场制作的“帘箔”即是宋代绘画作品中建筑外檐竹帘的“官方”名称。从宋代文字史料记载中可知:帘箔是指用竹、苇、荻⑤制成的竹帘、苇帘、荻帘,并不包括用纺织品制作的“布帘”⑥。

帘箔在宋代被广泛使用:使用对象包括皇帝、后妃、士大夫、庶民等各个社会阶层;使用帘箔的建筑包含宗庙、宫殿、佛堂、道场、民居等各种功能类型;帘箔也出现在国家祭祀、接待外使、节日庆典、孝敬老人、焚香调琴等各类社会生活场景中。本文将宋代帘箔置于由各阶层、各场所、各场景形成的“史料语境”中,以图文互证的二重证据研究法来考证复原。

本文还有如下应用价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编起源于北宋,本研究可以为梁平竹帘增加历史价值;可以为宋代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道具设计提供参考;通过本研究可以了解北宋、南宋帘箔构件形态的差异以及宋代帘箔的独有特征,有助于绘画作品的年代鉴定。

图1:后赤壁赋图卷(局部)

一、宋代帘箔的使用功能与遮蔽组合

宋代建筑外檐为什么要挂帘箔?因为帘箔便于行礼、适用于居住,这也是帘箔的使用功能。在宋代,帘箔、幕、格子门(北宋、金代)或落地长窗(南宋)、帷是在建筑外檐被使用的四类遮蔽器物(图3、图4中可见四类器物的形态)。人们根据使用需要,将帘箔与其它三类器物组合使用。

图2:高宗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事舅姑章(局部)

图3: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西壁金代壁画佛本生故事(局部)

图4:雪中水阁图(局部)

表1:宋代各时期帘架形态、位置演进示意

1、使用功能

图1中的建筑前立面是宋代绘画作品中最常见的“中虚旁实”⑦形象。两侧“旁实”对应室内空间的卧室或书房。“中虚”对应室内空间的堂。在宋代人民生活中,行礼是必不可少的行为。“中虚”不设门⑧,是为了“便于行礼”⑨:“中虚阑额下”是礼仪行为的“多发地”,如果设门,会影响礼仪行为,如图2。人们在行礼过程中,需要观察室内、外的礼仪进程,如果设门,会阻碍视线。使用帘箔可以满足上述需求:当挂于阑额下的帘箔捲起时,室内、外连通,不阻碍礼仪行为与视线。帘箔落下时,遮蔽“中虚”,保护室内隐私,但可以透光⑩,也可以御寒⑪,满足了居住的需要。因此,便于行礼、适用于居住是帘箔的使用功能。两侧“旁实”的窗外也常挂帘箔,如图2,主要是满足居住的需要。

2、遮蔽组合

对“中虚”的遮蔽除了使用帘箔,还有两种由纺织品制成的器物:幕、帷。二者有何不同?首先是使用位置的不同,幕用于室外,帷用于室内。其次是打开方式的不同,幕被捲起(图3),帷被搴起绑扎(图4)。唐代时,帘箔、幕、帷三种器物已经成熟、定型:帘箔与幕用于室外,挂于阑额下,帷用于室内,位于檐柱室内侧 (图2中可见帘箔、檐柱、帷的位置关系)。

宋代继承了上述配置。北宋后期,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⑫,性能更好的格子门⑬被大量使用⑭。南宋时期,又出现了落地长窗⑮。这两种“新技术产物”使宋代建筑外檐可以由四层器物遮蔽:北宋、金代,最外面的帘箔、幕,中间的格子门,室内的帷(表1:B图中可见帘箔与格子门的位置关系)。南宋,最外面的落地长窗,中间的帘箔、幕,室内的帷(图4、表1:C图中可见落地长窗、帘箔、帷的位置关系)。

人们根据使用需要,将帘箔与其它三类器物弹性搭配,形成多变的遮蔽组合。宋代文字史料中常见以下组合术语:“帘帷”⑯是指帘箔与帷的组合,如图4;“帘幕”⑰是指帘箔与幕的组合,如图3;“黄帘绿幕”⑱是指“中虚旁实”的外檐立面中,“中虚”处挂素色帘箔,“旁实”部位挂绿色的幕。

二、宋代帘箔的构件形态与装饰特征

通过史料研究,复原北宋前、中期帘箔形态如图5所示,北宋后期帘箔形态如图6所示,南宋帘箔形态如图7所示。三图中的帘箔包含帘额、帘栊、帘缘与条面、帘旌、帘架、帘杆、帘押七种构件⑲。

表2:宋代帘箔主体构件(帘额、帘栊)装饰题材汇总

图5:北宋中前期帘箔构件形态与帘箔位置 (作者自绘)

1、构件形态

宋代帘箔的七种构件按功能可分两类:主体构件和支撑构件。

主体构件主要起遮蔽、修饰的作用,包括帘额、帘栊、帘缘与条面、帘旌。帘额由纺织品制作,挂于阑额的挂钉上。帘额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遮蔽阑额立面,下垂的褶遮蔽挂钉和帘竿。从图5、6、7可见北宋帘额形态不同于南宋:北宋帘额褶为弧线相交处为挂钉的位置,而南宋帘额褶为直线形。帘栊承载帘箔遮蔽室内空间的功能。以竹帘为例,帘栊主要有两种制作方式:一是用纺织线和条面贯连竹条或竹片,二是用竹丝按经纬方向编织⑳。帘缘与条面在本文中被归为一类,因为从宋代史料中可以发现二者的颜色、材质、尺度相同。帘缘被用来修饰帘栊四周。条面除了贯连竹片、竹条,还用来“遮蔽幅间缝隙”㉑。帘旌的作用类似于“惊燕”㉒,风吹过时,“垂旌翻虹”㉓,驱赶落在帘栊上的鸟虫,同时增加动感的线性美。

支撑构件有稳定帘栊的作用,包括帘架、帘杆、帘押。北宋前、中期,帘架由地栿、槏柱㉔组成,与阑额共同约帘㉕;北宋后期帘架外移至出挑斗拱或檐枋下,成为“擗帘竿”㉖;南宋时期,帘架消失。帘架的形态、位置变化参见表1。帘杆贯穿帘栊顶部,被帘额遮挡,其作用是便于挂、摘帘箔及增强帘栊的强度。帘押有两类构件:一是帘钩㉗,位于帘箔室内侧,当帘箔捲起时起承托作用。帘钩下端垂有帉錔㉘。二是帘子坠㉙,当帘箔落下时,将帘栊与地面上的帘子坠连接,防止帘栊因风吹而飘起。

2、装饰特征

主体构件是装饰的主要部位。表2列举了帘额、帘栊上的装饰纹样,包括龙凤纹、禽鸟纹、花果纹、几何纹,以及山水风景画等。

宋代帘箔的主要装饰手法可分为五种:第一种是不加装饰的素色帘栊,文字史料称之为“黄帘”。第二种是用贯连竹丝的纺织线组成图案。“龟背帘”㉚即是用贯连竹丝的纺织线(多为红线)组成仿龟背纹的六边形。龟背帘使用等级较高,常用于宗庙、宫廷、佛阁。第三种是绘画,在帘栊上绘制图案,史料称之为“画帘”㉛。第四种是刺绣,在帘栊上刺绣图案,史料称之为“绣帘”㉜。第五种是染色,将帘栊染成红色、绿色,红色帘栊被称为“朱帘”㉝或“红帘”㉞,绿色帘栊被称为“翠帘”㉟。

三、宋代帘箔的等级因素与礼仪规约

宋代帘箔在使用时有礼仪规约,礼仪规约是由帘缘颜色、帘缘材质、帘栊材质三个等级因素构成的。

1、等级因素

帘缘颜色、帘缘材质、帘栊材质是宋代帘箔的三个等级因素。为什么称其为等级因素?因为三者自身有等级差异。

帘缘颜色有四种,等级由高至低为:黄色、红色、紫色、青色㊱。

帘缘材质有三种,等级由高至低为:罗、绢、布。观察这三种纺织品的材质可知,它们都具有多孔、疏松的特征。用它们包裹在帘栊四周,渗入的水汽可以迅速蒸发,不会腐烂帘栊。帘栊材质有三种:竹、荻、苇。竹等级高于荻、苇,后两者无等级差异。

2、礼仪规约

上述的三个等级因素构成了宋代帘箔在使用时的礼仪规约。

陈骙在《南宋馆阁录》中记载了南宋秘书省建筑外檐帘箔的使用情况。从中可见南宋秘书省建筑外檐所用帘箔有五等,由高至低为:黄罗缘竹帘(右文殿、秘阁)、紫罗缘竹帘(道山堂)、紫绢缘竹帘(秘书监居所、秘书少监居所、著作之庭、著作郎居所、著作佐郎居所、汗青轩)、青绢缘竹帘(道山堂后轩)、青布缘荻帘(拜阁待班所)。

将三个等级因素组合,除了得到秘书省建筑外檐所用的五等帘箔,还得到了“红罗缘竹帘”与“青布缘竹帘”。这两种帘箔存在吗?《宋史·舆服志》记:“隆兴二年正月皇后受册毕,择日朝谒,有司具仪物,乞乘肩舆龙檐……红罗缘红篸门帘一……”㊲可知隆兴二年皇后朝谒所乘肩舆使用红罗缘门帘。隆兴二年(1164年)至《南宋馆阁录》成书的淳熙四年(1178年),不过十四年,所以红罗缘竹帘在淳熙年间应该是存在的。“青布缘竹帘”是不存在的,因为帘缘材质要比帘栊材质更好㊳。

通过上述分析,南宋淳熙年间的帘箔等级包含六种帘箔:黄罗缘竹帘、红罗缘竹帘、紫罗缘竹帘、紫绢缘竹帘、青绢缘竹帘、青布缘荻帘。这六种帘箔将上至皇帝下至黎庶的社会各阶层纳入到国家礼仪秩序中,形成礼仪规约,以防奢靡,别尊卑。帘箔的礼仪规约使用于祭祀、贬黜、外交等国家政治事件,也出现在孝亲、赏景、休憩等民众生活场景中。但以“大历史观”来看,它是理想化的,有专制时代的局限性。

图6:北宋后期帘箔构件形态与帘箔位置 (作者自绘)

图7:南宋帘箔构件形态与帘箔位置(作者自绘)

四、结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宋代人民的礼仪行为需要帘箔,同时帘箔也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宋代人民通过绘画、文字将使用帘箔的场景记录下来,流传至今。从这些场景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宋人的两种“生活理念”:

1、浪漫主义

河南登封黑山沟出土的北宋墓葬壁画与山西汾阳县北郊4号墓出土的金代壁画中,帘栊上都绘有双胜纹㊴。冯时行 《再和》:“华堂玉尘动,绣帘香鸭残。”㊵范成大《玉台体》:“捲幔灯千朵,钩帘月半弓,绣鸳翔沥水,金雀跂屏风。”㊶可知帘栊、帘额上绣香鸭、鸳翔来装饰。李清照《小重山》:“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㊷女词人用帘栊与淡月渲染了一个春日的黄昏景象。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㊸欧阳修用帘栊结合双燕、细雨营造了一种清寂空濛的意境美。

宋代庶民、文人阶层创作的帘箔装饰纹样、诗词意象,通常少受礼制约束,是浪漫的,世俗化的。因此,宋代富民阶层的墓葬壁画中若干帘箔图像、部分文人诗词中的帘箔意象不符合宋代帘箔的礼仪规约,但却反映了宋代人民对多样幸福生活的追求。

2、器以载礼

《宋史全文》记:“上躬履俭约……寝殿设青布缘苇帘。”㊹宋太祖的寝殿使用等级最低的青布缘苇帘,以示节俭图治。《宋史》记:“王全斌入蜀,贪恣杀降,虽有大功即加贬绌,宫中苇帘缘用青布。”㊺王全斌被宋太祖贬绌,其住处使用等级最低的青布缘苇帘。司马君实:“紫帘中坐女尧舜,甘雨一洗大地赤。”㊻北宋垂帘听政的宣仁皇太后用紫缘帘。《东京梦华录》记:“正月十五日元宵……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㊼正月十五日,北宋汴梁宫城正门上的宣德楼垂黄缘帘,宣示皇帝驾临,与宫城外的百姓同庆元宵节。《宋会要辑稿》记:“嘉泰二年九月二十日,主管往来国信所言:‘今来贺瑞庆圣节使人到阙……本驿使人、馆伴位及赤岸、班荆馆、仁和馆等处陈设帘额等,欲照嘉泰元年体例,并用紫色钉设……’从。”㊽嘉泰二年,接待外使的馆所用紫色帘额。

宋代统治阶级通过器以载礼、礼仪规约将帘箔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帘箔成为政治生活的工具。北宋《景德四图》中的《契丹使朝聘图》《太清观书图》,南宋《中兴瑞应图》《女孝经图》等具有“官方”背景的绘画作品中,《宋史》《宋会要辑稿》《攻媿集》等纪实文字史料中,帘箔形象、意象符合礼仪规约。

本文认为上述两种“生活理念”也是宋代帘箔的造物理念—浪漫主义与器以载礼。二者看似矛盾却体现了宋代文化的兼容性。受这两种造物理念影响的宋代帘箔随礼仪与建筑文化传入东亚、东南亚各国,融入了当地人民生活,在世界文明史中形成了独特的东方面貌。

注释:

①王水照、崔铭:《欧阳修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5页。

②凌枫:《宋词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212页。

③[元]托克托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83册,第74页。

④[元]托克托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83册,第73页。

⑤[宋]郑樵:《通志·卷七十五·昆虫草木略第一·草类》:“……芦之大者曰葭,小者曰荻蒹,即荻也,可为帘箔……其小而实者曰苇菼,即苇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别史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74册,第573页。

⑥现今我们看到的布帘,在宋代历史语境中被称为“幕”,图3中可见“幕”的形态。

⑦“中虚旁实”来源于[清]鄂尔泰等:《钦定仪礼义疏·卷首下·朱子仪礼释宫附论》:“古人……凡屋之制中虚而旁实,中虚则唯有两楹焉,以便于行礼……”首都图书馆藏光绪十四年(1888年)江南书局刻本。

⑧格子门出现之前,门的类型主要是板门,如图1的院门。板门体积大而笨重且不透光,不适用于“中虚”部位。

⑨同 ⑦。

⑩[宋]田锡:《咸平集·卷七·斑竹帘赋》:“延曙光于绮席。”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71页。

⑪[宋]张嵲:《紫微集·卷十·题鲜于蹈夫墨梅二绝句》:“黄帘绿幕护轻寒,犹忆当年叩画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31册,第423页。

⑫唐宋时期,解木锯普及、锯佣出现、平木工具繁荣等木工技术进步,推动唐宋时期小木作技术发展:李浈:《大木作与小木作工具的比较》,《古建园林技术》,2002年第3期,第40页。小木作技术的发展,可以加工尺寸更细小的构件,因此格子门出现并被大量使用。

⑬“格子门”来源于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⑭北宋末期人们的礼仪行为已经不像前代那么繁复,更多考虑实际生活需要。因此从出土的北宋末期墓葬壁画中可以看到,格子门被士绅百姓用以封闭外檐“中虚”部位。当有重大礼仪活动时便将格子门拆卸,连通室内外。

⑮“落地长窗”来源于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第245页,图139-2。

⑯[宋]夏竦:《文庄集·卷三十六·槛竹》:“帘帷壅蔽无人见,赖有中天日照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87册,第335页。

⑰[宋]田锡:《咸平集·卷十九·倚柱吟》:“未张灯火帘幕深,楼阁巢寒闻燕语。”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181页。

⑱同 ⑪。

⑲“帘额”来源于王新龙:《苏轼文集·四时词·其二》:“帘额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满黄蜂静。”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9年,第181页。“帘栊”来源于[宋]郭祥正:《青山集·卷九·寄题鄂州李屯田家园仁安亭》:“帘栊疏疏白光透,栏槛寂寂花阴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16册,第619页。“帘缘”来源于[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太祖三》:“王全斌入蜀,贪恣杀降,虽有大功即加贬绌,宫中苇帘缘用青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80册,第115页。“条面”是本文为便于研究,依据其形态暂定名,在宋代史料中暂未发现其名称。“帘旌”来源于萧少卿:《古代登临诗词三百首·临江仙》:“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年,第134页。“帘架”是本文为便于研究,以[清]允裪等:《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清代史籍中的“帘架”来代称北宋前中期的槏柱与地栿、北宋后期的擗帘竿。“帘竿” 是本文为便于研究,依据其形态暂定名,在宋代史料中暂未发现其名称。图5、6、7中因帘额遮挡,没有帘竿形象。后文有“红罗缘红篸门帘”,“红篸”即是红色竹竿作帘竿。帘竿形态可参见宋代绘画中挂轴的“天竿”形象。“帘押”来源于[宋]韩维:《南阳集·卷二·雪中招像之》:“明缸照狭室,帘押寂不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01册,第527页。

⑳[宋]田锡:《咸平集·卷七·斑竹帘赋》:“……故锦章异状由造化之自然,绮错奇文入良工之经纬……”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71页。

㉑宋代“约古制”,官布“幅广二尺二寸……两畔各削一寸为缝……”用官布来制作服用器物时可以知道用了几幅布,同时也需要在两幅布之间加一条装饰带来遮蔽布缝。宋代也将这种规定用于帘箔设计制作,条面即是装饰带,用来遮蔽帘陇上“不存在的缝。”

㉒宋代挂轴上常用的构件,风吹过时可以驱赶鸟虫。

㉓[宋]田锡:《咸平集·卷七·斑竹帘赋》,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71页。

㉔“槏柱”是本文为便于研究,以梁或额下安门窗的“槏柱”代称北宋前、中期帘架的竖向构件,在宋代史料中暂未发现其名称。

㉕帘箔挂于阑额下,因为槏柱与地栿的阻挡,帘栊不会被风吹进室内。

㉖“擗帘竿”来源于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5页。

㉗“帘钩”来源于[清]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午枕》:“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9页。

㉘“帉錔”是本文为便于研究,以宋代仪刀垂饰的帉錔代称,在宋代史料中暂未发现其名称。

㉙“帘子坠”是本文为便于研究,以清代故宫中帘箔落下时起押帘作用的帘子坠代称,在宋代史料中暂未发现其名称。

㉚[清]嵇璜:《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神主之制》:“世祖至元三年,始命太保刘秉忠考古制为之……皆准元祐古尺图……设祏室以安奉帝……祏室每坐龟背红帘一,缘以黄罗带饰…”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藏,上海:鸿宝书局,1902年,影印本。

㉛杜肇昆、史俊宝:《历代词对句精粹》:“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97页。

㉜朱德才:《增订注释全宋词·第1卷》:“昨日霜风入绛帷,曲房深院绣帘垂。”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300页。

㉝[宋]黄裳:《演山集·卷一·贺拜罢南郊献诗》:“两序朱帘语相庆,皆谓君王能绍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20册,第28页。

㉞[宋]裘万顷:《竹斋诗集·卷二·次洪内相梅亭》:“那得红帘卷朱户,细看素质傲清霜。”《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69册,第436页。

㉟[宋]寇准:《忠愍集·卷上·和御制降圣节内中道场睹瑞鹤神雀歌》:“香飘华烛焰亭亭,风度翠帘声历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85册,第671页。

㊱黄帘缘、红帘缘被皇帝使用,黄帘缘等级高于红帘缘。例如,金中都宫城前朝区正殿—大安殿前廊屋“皆垂黄沿帘”,大安殿门外的左右翔龙门“皆垂红缘帘”,内朝区正殿—仁政殿前钟、鼓楼“垂红缘金漆帘”。[宋]楼玥:《攻瑰集·卷一百十二·北行日录下》 《攻瑰集·卷一百十二·北行日录上》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53册,第700-702页。大安殿前廊屋等级高于后两者,可推知黄帘缘等级高于红帘缘。紫帘缘用于后妃,参见[宋]佚名:《女孝经图·后妃章》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萧照:《中兴瑞应图·显仁托梦》。紫帘缘也用于外国使节,参见㊽。紫帘缘还用于中央官吏,参见下文秘书省建筑外檐帘箔的使用情况。青帘缘等级最低,使用范围最广泛,包括前述以外的其余对象。

㊲[元]托克托等:《宋史·卷一百五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82册,第646页。

㊳帘箔与席两种器物有密切联系:出版于日本元和三年(1618年)的《下学集·器财门·第十三》:“暖帘,垂席也。”席缘材质“必华于席”:清代鄂尔泰等:《钦定仪礼义疏·卷四十二·礼器图二》:“席缘必华于席,以饰必尚文也。”因此,帘缘材质“必华于”帘栊,既然存在青布缘荻帘,就不可能存在青布缘竹帘。

㊴参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宋金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图141。徐光冀:《中国出土壁画全集02 山西》,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图173。

㊵[宋]冯时行:《缙云文集 ·卷一 ·再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38册,第834页。

㊶[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卷四·玉台体》,《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59册,第623页。

㊷赵晓辉:《李清照》,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㊸凌枫:《宋词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48页。

㊹[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一 ·太祖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编年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30册,第31页。

㊺[元]托克托等:《宋史·卷三·太祖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80册,第115页。

㊻[元]陈孚:《陈刚中诗集·卷三·司马君实》,《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02册,第652页。

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60页。

㊽[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3923页。

猜你喜欢
文渊阁竹帘四库全书
“天下第一帘”养成记
耄耋老人的竹帘情
竹帘上的艺术之美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公心与私意之间:《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始末考略
《四库全书总目》“章如愚”小传史源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论《四库全书》及《总目》对戏曲研究和学科建立的影响
抗战时期围绕《四库全书》阁书的文化掠夺战
文渊阁《四库全书》明人别集卷首提要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