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琼 许林 李全 冯真
(达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四川 达州 635000)
胰腺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且男性患病风险高于女性,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临床特点表现为病情发展快、恶化速度快、病程短等,且早期胰腺癌无显著性临床症状,早期发现难度大〔1,2〕。目前,临床治疗胰腺癌多以根治性手术为主,但因早期胰腺癌症状较为隐匿,缺乏特异性,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早期易转移,患者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治疗难度大〔3〕。胰腺作为腹膜后位器官,临床经腹部穿刺获取病理较难,加之胰腺癌病情发展迅速,多数患者入院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机,且术中直接获取胰腺病灶并获取病理结果难度较大〔4,5〕。因此积极寻求安全、有效的检测诊断方法,对临床选取胰腺癌治疗手段、明确治疗效果、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提高老年胰腺癌临床诊治效果,开展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增强CT检测,分析其应用价值。
1.1入选标准
1.1.1纳入标准 ①所有入选对象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胰腺癌或疑似为胰腺癌,最终经临床病理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具备一定沟通能力;④无其他恶性肿瘤及重要脏器疾病;⑤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⑥入选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 ①存在明显的心脏、肺、肝、肾功能等异常者,无法耐受手术者;②检测前接受放疗、化疗及其他手术治疗者;③既往有糖尿病、其他恶性肿瘤史;④非自愿参加者;⑤因自身原因无法参加或无法完成研究、中途退出者。
1.2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40例疑似胰腺癌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后经手术病理确诊。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0〔平均(71.3±6.2)〕岁。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呕吐、腹部不适及黄疸等。
1.3方法
1.3.1显像前准备 检查设备采用GE公司生产的Infinia VC Hawkeye 4 SPECT/CT显像仪,18F-FDG由本院PET中心提供,矩阵为128×128,放化纯>99%,产率为60%。所有患者在检查实施前24 h内禁止剧烈运动,并禁食>6 h;在患者处于平静状态下通过患者手背静脉注射0.1~0.2 mCi/kg的18F-FDG,最多≤10.0 mCi。注射完成后,患者在安静、温暖的光暗环境下静卧休息40 min,患者取平卧或半卧、坐位姿势,保持放松状态,尽量少说话、少运动。于显像前摄入1 500 ml水,告知患者在采集前小便。
1.3.2显像 患者均取仰卧位,利用CT定位灯对扫描的起始部位进行明确,实施低剂量X线平行扫描,即电流为50 mA,电压为120 kV,明确扫描范围。于患者平静呼吸情况下实施低剂量CT扫描,将会阴到颅底范围确定为显像范围,先开展CT扫描,常规应用低剂量CT扫描;CT扫描完成后,进床开展同样范围PET图像采集。一般情况下PET的采集床位为2个,采集时间为20 min/每个床位。完整采集后根据CT数据衰减校正PET影像,采集期间患者维持平静呼吸,且受试者的体位维持不变,保证CT和PET图像的融合能完全匹配。采集颅脑PET图像时,患者头颅轻度后仰,颅顶到枕骨大孔为采集范围,仅1个床位,其采集时间为5 min。在静脉注射18F-FDG后的150~180 min,开展18F-FDG PET/CT延迟显像,但需保证延迟显像的采集条件和早期显像的采集条件保持一致。完成PET采集后,在患者肘前静脉内注射1.5~2.0 ml/kg(浓度为370 mgI/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注射流率保持为3.5~4.0 ml/s。同时注射时利用高压注射剂,在注射对比剂25~30 s后开展动脉期扫描,40~45 s开展胰腺期扫描,并在65~70 s后开展门脉期扫描。设置扫描参数:动脉期电流为250 mA,电压为120 kV;胰腺期电流为250 mA,电压为120 kV;门脉期电流为200 mA,电压为120 kV,准直器宽度设置为0.75 mm。增强CT显示低密度灶、胰头增大并存在周围、远端侵犯,判定为胰腺癌阳性;增强CT显示胰头增大,但未发现低密度灶与转移,则判定为胰腺癌阴性。
1.3.3图像的重建与融合 扫描结束后将患者体位、颅脑扫描数据传输至Wizard工作站并进行图像融合,后获取冠状位及矢状位、横断面的PET、增强CT、PET/CT相关融合图像。利用标准重建法进行增强CT重建,设置矩阵为512×512,设置头颅重建层厚为5 mm,设置胸部肺窗的重建层厚为1 mm,设置腹部、胸部分纵隔窗重建层厚为1.5 mm。
1.3.4图像分析 所有诊断报告由2名以上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分析。①PET/CT图像分析:18F-FDG PET的图像主要用于病灶定性诊断,或寻找远处转移病灶、转移淋巴结,同时用于观察患者全身各个脏器有无18F-FDG摄取增高灶,而18F-FDG PET的图像放射性浓聚程度能作为良恶性判定重要标准。将周围的正常组织视为参照,利用半定量标准对胰腺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靶/底比值进行测定,≥1.5有意义,其标准摄取值可作为半定量评价肿瘤组织的葡萄糖代谢程度指标。②增强CT图像分析:增强CT图像能用于查看病灶位置及密度,或观察增强后动脉期及胰腺期、门脉期的肿瘤和正常胰腺密度差,并能测量病灶大小及腹腔内淋巴结大小;或用于评估周围组织、脏器的受侵状况,观察胰腺主要血管形态及管径、走行、强化体现,周围脂肪的间隙和肿块关系。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18F-FDG符合线路PET/CT、增强CT诊断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
2.118F-FDG PET/CT检测结果18F-FDG PET/CT检测显示,胰腺癌假阴性人数为3例,假阴性率为21.4%(3/14),假阳性人数为3例,假阳性率11.5%(3/26)。见表1。
表1 18F-FDG PET/CT诊断老年胰腺炎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n(%)〕
2.2增强CT检测结果 增强CT检测显示,胰腺癌假阴性人数为7例,假阴性率为43.7%(7/16),假阳性人数为5例,假阳性率为20.8%(5/24)。见表2。
2.3联合检测结果 联合检测显示,胰腺癌假阴性人数为0例,假阴性率为0.0%(0/13),假阳性人数为1例,假阳性率为3.7%(1/27)。见表3。
2.4灵敏度与特异度18F-FDG PET/CT、增强CT检测在诊断老年胰腺癌方面均具有一定判定价值,但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明显高于18F-FDG PET/CT检测、增强CT检测(均P<0.05),在老年胰腺癌方面的诊断价值高。见表4。
表2 增强CT诊断老年胰腺炎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n(%)〕
表3 18F-FDG符合线路PET/CT联合增强CT诊断老年胰腺炎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n(%)〕
表4 各种检测方法在老年胰腺癌诊断方面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准确率比较〔%(n/n)〕
与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比较:1)P<0.05
胰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程度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难度大、手术切除率低、治愈率低、预后差、手术死亡风险高等临床特点,多发于男性与绝经后女性群体,相关研究发现胰腺癌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6,7〕。近年来,临床将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作为胰腺癌治疗原则,但针对不同病例仍需采取个性化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及肿瘤部位、大小、侵及范围、肝肾功能状态、黄疸水平等情况,合理运用诊疗手段,最大程度地控制肿瘤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8〕。
临床诊断胰腺癌多以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为主,多层螺旋CT是胰腺癌影像学首选的成像手段,但在反映、判断肿瘤临床进展方面效果不佳,难以评估肿瘤可切除性〔9〕。研究显示,常规CT检查胰腺病变,能对肿瘤组织侵犯周围组织、血管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但针对特殊部位病灶难以准确诊断;PET/CT作为新型影像学检测技术,在胰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检测方法,但PET/CT检测的分辨率较低,在鉴别炎性病变、恶性病变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故在开展PET/CT检查时需辅以增强CT扫描〔10,11〕。18F-FDG PET/CT诊断主要根据恶性肿瘤组织对18F-FDG的相关高摄取率,能将功能成像、解剖成像进行有机结合,在鉴别小胰腺癌及囊性肿瘤良恶性、探查远处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因18F-FDG不是肿瘤的特异性显像剂,在部分良性肿瘤及炎症、结核结节等方面亦可产生显影,出现假阳性,无法良好的显示病灶位置血供,难以表明病灶与血供的相关关系〔12,13〕。增强CT通过静脉注射水溶性碘造影剂碘海醇后再行扫描,增高血内碘浓度后,能增加病变组织和临近正常组织的相关密度差,使病变显示率提高,进而提高病变显影清晰度,便于定性诊断病变〔14〕。研究发现,与普通CT检查比较,增强CT对病变的相关定性能力高,能较好地检出小病灶,更为清楚地查看血管结构;而针对已确诊恶性肿瘤,增强CT能使肿瘤分期准确性提高,利于肿瘤手术切除可能性判断〔15,16〕。因此增强CT检查能有效显示肿瘤组织侵犯周围脏器及血管情况,结合18F-FDG PET/CT检查能有效避免误诊部分胰腺病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检查在老年胰腺癌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高于18F-FDG PET/CT单独检测、增强CT检测;提示采用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检查老年胰腺癌灵敏度与特异度、准确性更高,能为临床诊治老年胰腺癌提供参考依据。分析原因是PET/CT检测优势主要表现为功能与解剖联合,能全身显像,多用于观察是否存在局限性FDG的异常凝聚病灶,并能结合MSCT精细解剖、形态信息,提高诊断灵敏度;而增强CT在注射造影剂后,与血供丰富的相关正常胰腺实质比较,病灶的相对缺血主要表现为不均匀性低密度改变,故存在特异性强化特征,能使病灶的显示更清楚;两者联合后,增强CT检查能对PET/CT检查过程中CT平扫无法反映病灶血供、周围血管情况进行弥补,提高诊断准确性。但本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少,且以回顾性分析为主,未开展前瞻性研究,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倚,也未对老年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情况深入研究,因此在后续临床研究中将增加样本量、完善研究方式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18F-FDG符合线路PET/CT、增强CT单独检测对临床诊治老年胰腺癌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两者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老年胰腺癌诊治灵敏度与特异度、准确率,且针对患者病情和诊断结果不符合、单独检查结果不明确情况,采用联合检测能有效减少漏诊与误诊,可作为临床诊治老年胰腺癌的首选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