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雁灵
建国70年来,我国卫生人才队伍蓬勃发展,现有注册医师360.7万人,乡村医生138万人,他们长年如一日践行全心全意护佑人民健康的初心和使命。设立“中国医师节”,就是对他们坚守初心和履行使命的高度肯定。“中国医师节”设立一年来,广大医生对自身地位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全社会对医生的尊重和关爱更加真切,社会行业组织对医生的管理和服务更加到位,全国医生行业正在发生着三大变化。
第一,医生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倍受尊敬的职业。
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对医生一直很崇敬。古代社会,人们将医生称为大夫,将其作为一个官职来称呼。现代社会,人们将医生称为“白衣天使”,将其喻为天底下最高尚的职业。最值得铭记的是,2018年8月19日,我们迎来了首个“中国医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对首个“中国医师节”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了广大医务人员长期以来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的突出贡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勉励广大医务人员继往开来,再接再厉,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有利于医生执业和发展的政策制度,为医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可以说,中国医生走进了新的时代,迎来了“新的春天”。
医生的荣誉感、获得感进一步提高。中国医生的荣誉感,来自于他们的自身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他们的获得感,来自于党和政府连续出台的好政策,使他们的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医学、医疗和医生的认识趋向客观公正,医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医疗机构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允许”的重要指示,逐步建立了体现以技术劳务和知识价值为导向的薪酬体系等优惠医生的制度。这些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医生的责任心,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
医生的成长、成才空间进一步拓展。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医师管理制度改革,受到了广大医生的欢迎。在教育培训上,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国家制度,构建起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广大医生有了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的平台。在使用管理上,通过破除职称晋升唯论文成果外语“一刀切”现象、改革医师区域注册制度、允许医生多点执业等政策,进一步释放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活力。教育培训和激励政策的同向发力,为广大医生创造了更好的成长空间,提供了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这些改革措施都是医生们很高兴的事。
医生的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为了激发人才活力,国家在医疗卫生行业深入推进了“机构评估、人才评价、项目评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广大医生研究创新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他们矢志推动医学科技进步,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例如,以“细胞遗传学创建及遗传病、复杂性疾病的基因研究”等“十大科技成就”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反响;“医学实践指南报告标准”成为国际共认共用的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指南的报告标准;“中药复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获全球认可。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迅猛发展,为中国医学插上智慧的翅膀,“互联网+医疗”、5G移动互联网、医用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在临床医疗上的应用,实现了患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效果。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为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世界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品牌”。
第二,中国医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健康,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和追求,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国务院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开展了15项重大专项行动,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了有力抓手。广大医生积极踊跃投身其中,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医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广大医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科技工作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最优质的人力资源。他们站在维护健康劳动力的高度,无私奉献、负重前行,促进“人口红利”更多地转化为“健康红利”,推动了中国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就是用较少的医疗资源解决了中国巨大的健康需求,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的负面影响,这是广大医生为中国社会发展作出的最为巨大的贡献。
医生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神”。“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我国广大医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撑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整体水平已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18年的77岁,这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能力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医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在健康中国行动中,中国医师协会在全行业倡议开展“健康中国·医师行动”的系列活动,广大医生积极响应,他们表示要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和促进者,要当好健康知识和健康素养的宣传员、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控的先锋队、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击手、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攻坚人,为打造健康中国而不懈努力。
“中国医师节”为医师送花活动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第三,各级医师协会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医师行业组织发挥职能作用,使其成为医生服务管理的支柱力量之一。目前,中国医师协会和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兄弟医师协会共45个。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医师协会逐渐成为联接医生与政府、医生与社会的“快速通道”,承接了政府公共服务,弥补了对医生的管理服务工作不足,回应了医生与患者的诉求,缓解了医患矛盾。下一步,我们要肩负起更多的行业责任,承担起更多的政府委托任务,做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当好医生联系社会的桥梁纽带,全力打造“医师之家”。
要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服务意识。医师协会始终秉承“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的办会宗旨和“听医生说话,为医生说话,帮医生解忧,促行业自律”的新时期办会要求,逐步加强“会员服务管理、医师培训教育、医师信用诚信”三大体系建设,协助政府推进医师职业发展和行业建设。近年来,北京、上海、山东、云南、山西、广东、浙江、陕西、江苏、河北、湖北、重庆、天津、深圳等医师协会创新探索出很多很好的服务医生的办会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目前,中国医师协会与腾讯公司实施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医师之家”平台。医师会员服务管理、医师教育培训和医学科普三大模块在本届医师节期间正式发布。利用腾讯平台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为全国医生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要常态化推进行业维权和自律。近年来,中国医师协会大力加强行业自律,逐步完善政府监管与行业监督相结合的医师管理模式,建立了中国医师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医师个人执业信用档案,加快推出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医师执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医师“白名单”“红名单”“黑名单”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引导广大医师以病人为中心依法执业、依规执业。同时,我们大力开展医生权益维护,近几年,先后对“福建医疗事故罪案”“温岭伤医案”等数十起案件进行了法律援助,维权服务300余次,救助医生100余人。在国家政府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和行业协会有效维护医生合法权益的共同努力下,重大医患纠纷和暴力伤医事件明显减少,医生的执业环境明显改善,医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
要大力实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医学是有温度的、有情怀的。正如美国著名医学家、人文学者威廉•奥斯勒所说“医疗实践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桩生意,是使命而不是交易”。近几年,我们注重对医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如举办中国医学人文论坛、儒学文化与医学人文高峰论坛、“中国医师奖”评选表彰、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寻找最美医生”、寻访“白求恩式好医生”等公益活动,涌现了一大批献身卫生事业、关爱患者生命、弘扬职业精神的好医生。他们中有像吴孟超、王正义等一批数十年耕耘杏林、甘做人梯的老前辈,有像贾立群、胡方斌等一批德才兼备、承上启下的中青年专家,还有钟晶、贺星龙等一批扎根基层、献身边疆的青年医生代表。就在8月2日,“中国好医生”、扎根西藏十年的周南,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全国数百万人追忆她的感人事迹。通过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引导广大医生科学行医、依法行医、文明行医、廉洁行医,在全社会倡导敬畏生命、崇尚医学、尊重医生、关爱医生,进一步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
中国医生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和巨大进步,令人鼓舞和振奋,但在医生执业管理和工作生活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近年来医生们的基本诉求。在庆祝“中国医师节”之际,我们呼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多关心医生们的执业环境改善,要多关注医生们的身体健康,要逐渐提高医生们的薪酬待遇。还要特别呼吁的是,青年医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他们是困难较多的医生群体,希望各级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领导多听听他们的呼声和意见,关心青年医生的成长和尽力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我们要深入宣传、努力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以实际行动感谢党和政府对全国医生的关心关爱;我们要积极开展向医生队伍中的先进榜样学习活动,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广大医生同道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健康中国行动,为中国人民健康事业再立新功,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