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9-10-16 05:58师保国罗劲
人民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开放性个体人格

师保国 罗劲

一般认为,创新思维是人们产生新颖且有价值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千百年来,它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从界定上来看,创新思维包含四层含义:首先,它能够让人们制作出某种产品,这种产品可能是有形的物质创造(如一部小说、一部手机),也可能是无形的精神发明(如一个创意、一个解决问题的好点子)。其次,它所产生的产品必须具有新颖性,这意味着创新思维要产生前所未有、人无我有的东西。再次,创新思维要体现出价值性或有效性,即有形的物质或无形的精神产品在人们看来是有价值、有效的,是适当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准则的。最后,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力或特性,这种能力或特性并非从始至终高度稳定,它的发展有其先天的遗传基础,但也会受到后天教育、环境的重要影响,是可培养、可促进的。

从产生机制和如何培养的角度,人类对自身创新思维的研究直到近100多年来才逐渐增多。迈入新世纪,伴随心理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创新思维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知识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基础

任何一种创新思维及其产品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有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创新思维的“地基观”(张庆林等,2004)主张,一个人要想创新创造,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十年定律”和刻意练习等研究的支持。按照“十年定律”,个体一般在涉足某专业领域大约10年之后,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创造性;而刻意练习则强调在这“十年磨一剑”的漫长时间中,个体要进行专门训练、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以最终形成专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创造的过程中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供创新思维产生基础的同时,也恰恰形成了人们强烈的思维定式。面向未来的新型学习必须做到在让学生高效学习获取大量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既有知识技能所造成的定式并使学生保持认知的灵活性、心态的开放性以及思想的原创性。

如何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优势,破除阻碍问题解决的思维定式呢?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三条建议:

一是对知识的获取在量上可以适度,在质上应充分优化。如果知识的获得仅仅停留在数量的无限制增长上,个体的大脑将很难产生创新思维。这是因为大量已有、现存的知识将会形成无数的思维定式,使得个体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只需要从记忆中提取相关答案即可,从而无法(也不需要)产生新异联系。对于学习而言,如果不是简单地注重知识量的积累,而是兼顾了知识在质上的优化——形成合理的结构和网络,将更加有利于产生新异而有价值的想法。

二是开展跨学科学习是优化知识质量、破除思维定式的第二种思路。从多元文化视角来看,跨学科意味着个体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大量新知识,这些差异巨大、距离遥远的概念很容易再形成新的心理组合,因此跨学科是人们产生创新思维、进行发明创造的又一条重要途径。现实中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有跨学科的背景或多元文化的学习经历。

具体到学校教育情境下,跨学科学习有利于打破传统分科教学所带来的知识割裂问题,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综合的素养从而利于解决社会生活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在学校增加跨学科学习的环节和内容,比如一些学校开设的科技制作课程或者STEM课程。

三是利用酝酿效应破除知识经验带来的定式。酝酿效应是指在解决一个难题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时,暂时中断任務做点别的事情或者休息一会儿,重新回到这个任务上后更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和新想法,从而促进难题的解决。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即在做一些放松、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或者与当前任务没有直接关系的任务时,头脑中会不经意地产生一个或几个新奇的想法。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森(Dyson,F)在访谈中说,他的灵感一般都发生在刮胡子或者散步的时候,这符合酝酿效应的规律。这些生活中的直观经验得到了来自多学科研究的支持,目前许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已经揭示,在酝酿过程中,人们看似不是有意思考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但大脑其实并没有真的闲下来,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正悄悄在潜意识层面发生直接或随机重组,而散步、游泳、园艺、手工编织、木工,甚至是睡眠、休假、冥想训练、淋浴等,都有助于促进这些潜意识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因此,不要把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安排得特别紧张,而是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放松和反思(Csikszentmihalyi,2015)。当我们需要产生新想法而又感觉困难时,不妨暂时中断或做点别的事情,当然,这不意味着要放弃解决问题。另外,“一日之计在于晨”,也要充分利用每天早上醒来的一小段时间,在清晨这一大脑尚未被海量微信、邮件、电话、工作、学习等信息占据的时候,抓紧时间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人格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催化剂

心理学家麦克雷(McCrae,R.R)和金(King,L.A)等人把以“经验的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为代表的人格特征看作是创新活动的催化剂。人格特征不一定会直接产生创新产品,但对创新活动的表现和尝试却起着催化作用——恰当的人格表现会促进新颖想法的产生,而不恰当的人格表现则会阻碍创意的出现(许晶晶等,2008)。在金等人(1996)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创新思维(使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进行评估)对大学生在表演、视觉艺术、文学、厨艺等领域的创新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这一作用受开放性人格的调节。只有个体具有较高的开放性人格水平时,其创新思维才会更好地转化为创新成就,而在较低的开放性人格水平上创新思维则难以较好地预测创新成就。

这里的开放性人格是指个体积极地寻求、欣赏、探索和容忍新经验、新事物的特质。具有高开放性人格的个体对新事物,尤其是对新的知识、新的艺术和非传统观念更感兴趣。他们通常具有爱冒险、富有想象力、知识渊博和乐于创新的特点。相比之下,具有低开放性人格的个体特点是自我约束较多、喜欢顺从别人的意见、行事刻板和缺乏创造力。除了开放性外,以往研究发现,包括冒险性、好奇心、挑战性、坚毅等在内的多种人格特征均与创新思维有积极密切的关系。对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应加以重视,从小塑造学生健全而良好的人格,养成乐于接纳新事物、敢于质疑传统、善于提出新问题、勇于大胆尝试和勤于思考实践的积极人格品质。

环境是创新思维产生的促进者

环境是创新思维产生的促进者,同时也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制约者。

一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诸多种类的环境为创新思维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和营养,儿童与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正是在这些环境的哺育、照料之下开始萌芽、发展,他们能够涂鸦出一幅令父母欣喜不已的图画、讲述出一个令老师赞不绝口的故事、撰写出一篇令同学拍案叫绝的作文、研制出一套令专家点头认可的垃圾回收系统,这些都离不开环境提供的物质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这一角度来说,环境是创新思维的促进者。

另一方面,父母、教师、同伴和知识渊博的社会团体等这些环境中的“人”的因素又是创新思维的把关者(csikszentmihalvi,2015),他们时刻对个体产生的创新行为和创新产品进行评价、筛选和加工,只有那些符合把关者期望和要求的创新表现才会被最终认定为是真正的创新从而被筛选出来并得以保留、宣传和推广而许多不符合把关者期望和要求的“创新表现”则会被认定为没有达到创新标准而被淘汰。原因不外乎两个:要么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缺乏新颖性),要么是违反道德法律法规或者没有显示出足够的适当性或价值性。从这一角度说,环境又是创新思维的制约者。但这一状况恰恰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因为鸽子不可能离开空气在真空中飞翔,而创新也不可能脱离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而凭空产生。

理解了这一点,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一是提供足够多的创新活动载体和平台。从跨领域创新的启发和国际经验来看,学校积极开设与艺术相关的课程,鼓励学生长期训练一项与艺术有关的技能,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艺术不同于科学,在减少逻辑思维束缚的情况下,个体更容易在绘画、雕塑、演奏、舞蹈过程中自由发挥、即兴展示,把内心丰富的情绪感受和头脑内部无尽的想象力充分表达出来。举例而言,在美术课上如果不是布置给学生简单的临摹作业,而是鼓励他们脑洞大开、发散思维来画一种前所未有的外星生物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自己的画作,可能更有利于创新行为的产生;而数年如一日坚持练习某一种乐器,尽管不一定最后都能成长为钢琴家、小提琴家、吉他演奏家,孩子们却也很容易因为自己的成长得到家人、教师和观众的认可,而在其中得到较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以及非常宝贵的坚毅人格品质。

二是创新和实践两者不应截然分开,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离开实践活动。在例行的每个学期一次的春游、秋游活动之外,系统组织更长时间、更大强度的游学、远足,让孩子到公园、博物馆、剧院、艺术馆、图书馆、企业、农场、实验室中去学习,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有益的。通过组织一些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活动课程或者需要他们调研分析、实验探究的竞赛活动,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效能感,使他们敢于创新、乐于创新,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从小带到大,从学校带到社会当中。

三是家长、教师要当好把关者的角色。一匹小马最终能否成为“千里马”;固然取决于其自身的条件和努力,但碰到有眼光、善于辨才识才的“伯乐”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伯乐”的角色:他们是学生创新行为和创新产品的“把关者”和“看门人”。问题在于,如何对创新行为和创新产品进行把关,如何筛选出真正的创新表现并不容易。从前述创新思维的两大标准而言,新颖性相对容易界定,但适当性或价值性就不易达成一致卜由于人们在价值观上存在的差異以及时空条件、事件情境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会有很大分歧。

具体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学校和教师应在原则上鼓励创新,在底线上也要清楚把握。在确保创新不触及道德、法律等规则底线的前提下,通过提供民主的氛围(如对学生的新想法、新产品给予尽量多的积极关注,允许在创新道路上出现错误和失败)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支持并鼓励学生新奇的想法和回答,与学生打成一片),给学生以更大的创新发挥空间。

四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分享和沟通能力。按照创新思维的认知阶段模型,想法在产生之后还需要外化和推广这意味着创造性思维的产品也需要适度宣传、分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固然说明了实力的重要性,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知识爆炸、信息海量增长、人们的大脑需要迎接无数外部刺激的时代,有意识地进行分享和沟通,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行为和产品展示给周围的环境特别是重要的“把关者”,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培养创新思维是一项系统工作,应该放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统筹考虑,兼顾综合素质、品德修养等其他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态度和品格。归根结底,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利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需要的是能够造福于人民的创新创造成果,从这一角度来说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积极、正向的创新思维,培养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能够心怀国家、乐于奉献社会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 钱丽欣

猜你喜欢
开放性个体人格
以鸟喻人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