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
1948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成立。学校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独特属性。
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思想道德、个性特征、学习品质、社会性发展、责任担当等方面进行课程、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努力在开放个性的文化氛围中涵养其心灵,浸润具有中国灵魂的生命底色,在学校的生活与体验中逐渐实现其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塑造“阳光自信、好问多思、手脑相长、友善乐群、敢于担当”的附小学生。
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科研为内生力,密切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不断追踪和探索教育实践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首任校长王祝辰先生是国内很有声望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先生以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的身份主持学校工作,创建“动的教学法”理论体系,提出解放儿童、关注儿童、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教育主张,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改革探索的重心是教育体制改革,教师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师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特长生”的实验。这一时期,学校开展学制改革,进行劳动教育、品德教育实验,研究成果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教育成果展览会,学校还被评为吉林省及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初,学校以单科单项的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进行学校整体改革实验探索。如语文学科“讲一读三写一”实验研究、数学学科“彩色木条实验研究”、音乐学科“乐器进课堂实验研究”等,这些单项课题研究有效提高了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1989年,学校实施“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综合改革实验研究”,该项实验将提高小学生素质作为学校整体改革的基本目标,使学校课题研究向教育教学的纵深领域扩展。1994年,学校在总结前两轮整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小主人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人翁责任感以及适应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作为改革目标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2001年,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学校进入“开放式学校”构建时期,挑战“封闭、单一、固化、被动”的传统学校特征,关注“开放、多元、弹性、自主”的教育要素,进行开放式教育的探索。开放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带来了学校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为开放式办学理念提供了本土化的实践路径。
从2014年起,“率性教育”办学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改革探索。基于对小学阶段儿童学习与成长规律的挖掘,按照“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边提升”的策略,在教学改革中着力探索“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在德育中倡导“有过程、有尊重、有道理”,通过班队会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年问大型活动、养成教育活动等培养率性学生。
建校70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奠定了学校“浸润、熏陶、感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学校倡导德育工作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组织“学工、学农、学军”系列生产劳动和活动,“小红领巾缝纫厂”“军事夏令营”“红孩子近卫军”等学生活动应运而生。同时,学校开展向雷锋等英雄人物学习以及请革命老前辈讲革命故事等活动,使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做事踏实认真的精神、顽强刻苦的毅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从1980年开始,学校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开展爱国旗、爱国徽、爱首都、爱版图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富饶的山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了解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的深重灾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艰苦卓绝斗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学校提出:办一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学必须坚持德育为首,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进行德育整体改革试验,编写《各年段德育要求分解表》《各科教材德育要点一览表》,保证德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这一时期,学校强调教学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德育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同时,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在完善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积极进行学科育人的探索。
进入21世纪,爱国主义教育更注重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更关注对德育活动的整合,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校将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学生常规生活,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系列活动,围绕“平安梦、环保梦、文明梦、健康梦、中国梦、幸福梦、七彩梦、教育梦、快乐梦”,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相连。以“我和祖国共成长”为主题,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形成班级、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互促模式,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知党史、知国史、知家史、学榜样、懂历史、知兴衰,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家国情怀。
建校70年来,学校作为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科研基地,不断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为儿童发展奠基。
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曾一度刮起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为了应试,个别学校不惜加班加点,加大作业量,大搞题海战术。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认为升学率并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靠加班加点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是长远之计。只有扎扎实实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学校提出“三不”,即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不加大作业量、不搞频繁考试。立足于上好每一节课,不加重学生负担,向40分钟要质量。从倡导素质教育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践行新课程改革的21世纪,学校以使儿童获得自由、和谐、充分、全面的发展為办学目标。
正是在秉承70年办学经验和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要求,2014年学校传承《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教育智慧,将办学理念创造性地转化为“率性教育”,倡导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儿童喜欢的“慢步调自由空间”、儿童兴趣发展的“乐土”、儿童体验探索的“智慧之间”,让学校成为儿童想象力及创造力发展的“梦工厂”。
率性德育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倡导“有过程、有尊重、有道理”,強调德育要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尊重儿童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在知理、明理中学会做人、做事,使儿童成为有理想、懂道德、明事理的合格公民。—方面,注重加强制度与环境建设,致力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德育生态环境,使学生在开放、多元、尊重的环境中,在显性的参与和体验中,在隐性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中获得道德发展。另一方面,关注德育活动设计。率性德育对学生认知活动、体验活动、实践活动进行整合,强调在模拟现实的情境中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经验、丰富体悟。如学生的日常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劳动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突出强调情感体验,志愿者活动关注公益服务体验,大型活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参与实践。
率性教学尊重儿童认知规律,倡导“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让教学有据可依。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挖掘知识的来龙去脉,追溯知识的本源;在教学对象上,依循儿童学习的规律和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上,准确把握“教”的规律,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针对学生的“真问题”“真难点”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只有深谙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深入把握教学本质规律,教师的教学才能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其次,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的环境、原初状态进行还原,经历人类知识再发现的过程。教学是引导学生的认识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归纳的过程与儿童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天然的相似性。以数学学科“分一分与除法”为例,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但是如何将丰富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抽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同情境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平均分,进而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
最后,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学习起点、学习速度、学习兴趣、学习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设计教学,让不同学生在同一个课堂得到富有个性、多元的成长和发展。这样的教学,是允许学生出错、充分等待学生成长的教学;是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支持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是尊重学生个性,不搞“一刀切”、不追求完美的教学。
在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持续探索中,在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基础教育改革鼎新的时代大潮的回应中,学校自身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于2014年、2018年先后两次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 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