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耀洲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确实,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要通过学生的学来灵活地调整教。数学是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静等花开。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本;课堂教学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模式下,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要不断提升教学机智,在进行充分备课的同时,注重课堂中的生成,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如花般成长。
一、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中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导学案中会呈现清晰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练习题目,学生会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展开循序渐进的预习活动。
例如教学“因数和倍数”时,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导学案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数除法入手,展开因数与倍数的学习。教师可以出示若干道整数除法算式,具体可以有12÷2=6;30÷6=5;20÷10=2;40÷8=5,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整数除法的特点,它们的商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进而教师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相关概念。当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数学算式,有序地寻找相应的因数或者倍数。教师还可以在导学案中呈现相应的练习题目,让学生检验自己的自主预习情况。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他们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分享,如学生是否有无法自主解决的疑难点,如学生的题目练习情况如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将自己当成老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理解到的知识点讲解出来。教师则结合学生的具体预习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进而真正地做到以学定教。
二、小组合作,增强生生之间的互动
小组合作是新课标中极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又能够促使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按照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探究,进而使得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開学习重难点的探讨。如“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小组合作模式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展开学习与探讨。具体有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等。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以上题目,归纳分数的意义。每一个学生要进行自主分析与总结,然后小组学生聚在一起,互相分享和交流,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如学生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后,那么对于这道题目: 里有( )个 ,有( )个 ,学生可以展开分享与交流。有学生会说 里有两个 他会说出具体的原因,数学能力欠缺的学生就会受到启发和影响。如果小组学生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可以求助教师。
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是一门源自生产实践的学科,数学科目中的实践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首先,是数学课堂上的动手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突破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的特征以及它的平面展开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手做一个长方体,通过硬纸片、直尺和胶棒,做出一个长方体,然后将长方体通过不同的方式拆开,进而学生就会观察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获得的平面展开图画到练习本上,进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总结出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其次,是课外的动手实践。数学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用于动手操作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展开动手实践,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体系。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体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水杯、长方体等工具,展开体积的相关探索。
总而言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而且不同个体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导学案教学、小组合作以及实践活动等不同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池碧霞.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19(5).
[2]孙雅婷.浅谈数学“趣味教学”的应用与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9).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