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福松
摘 要:当前伴随着我国教育部门课程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各教育行业都在加大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开发和创新教育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启蒙,而小学高年级是小学生步入初中生活的过渡阶段,更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在新课改环境下高效运用语文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初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学校和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新课改环境中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环境中,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最终教学目标。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为了更好地为初中生活做知识和素养上的储备,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探索和实践新课改环境中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一、创设合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对语文学习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1.问题情境的构建
问题情境的构建,是指教师在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积极响应,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教学问题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到《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圆明园曾经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为什么毁灭了?其中有什么历史背景?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问题答案,对课文的基本脉络也有了清楚的了解,这样教师在讲解时会更流畅,学生理解得会更透彻。
2.表演情境的創建
表演情境的创建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动画或视频情境。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创建表演情境的必要条件,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刺激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强化学生对课文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比如同样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圆明园历史背景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放映相关视频或动画,从而让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圆明园毁灭的历史原因。
二、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
1.生活资源的开发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除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之外,还应该接触一些社会实践,以便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课堂内的教学任务,还应该适当开发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活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社区教学资源,布置学生从社区中找出与语文相关联的内容,如广告用语、通知通告等。这样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广泛应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现代信息教育资源的开发
随着新时期下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现在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新课改思想的引领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资源,以全新的教育模式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资源和内容,让学生耳目一新,使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活泼,学生更能轻松掌握教学内容,从而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进行分层教学探究,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实施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因自身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的不同会造成对语文的学习成果的不同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对待这个事实,要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并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具体来说,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注重对其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引导其对基础知识的领悟。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教师高效课堂的建立,也可以实现每个学生的高效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以平衡互助的原则,合理将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都有基础较好和稍差的学生,让学生以互帮互助的形式来提升学习能力,教师对合作学习小组的有效利用,同样能很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环境中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必须要以培养学习综合素养为宗旨,实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储备,以便顺利进行初中阶段的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勇于实践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合理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来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进行分层教学探究来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高亚芬.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10):57-58.
[2]权建伟.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43-144.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