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民主

2019-10-16 13:21刘诗娴
北方文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雪莉杰克逊主题

刘诗娴

摘要:雪莉·杰克逊是美国著名的哥特惊悚小说家,在她的作品中,短篇小说《摸彩》最为人所称道。本文从不平等的社会阶级、父权制下的女性地位和人性中的邪恶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的主题,揭露摸彩仪式所反映的虚伪的民主,得出摸彩仪式源于人性中的邪恶,并为资产阶级所利用,村民们既是行凶者也是受害者,最后的结局是人性的泯灭。

关键词:雪莉·杰克逊;《摸彩》;主题;民主;虚伪

雪莉·杰克逊(1916.12-1965.8)是美国著名的哥特惊悚小说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写有六部长篇小说,二部回忆录,五十五篇短篇小说等。她的大部分作品经常以和谐美好的田园式场景开头,却逐渐发展为惊悚血腥的结尾。文字简洁凝练,细致入微。现代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曾赞美她:“雪莉·杰克逊,她从来不需要提高嗓门”[6]1。

《摸彩》(The Lottery 1948)是杰克逊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一经刊登便迅速造成了极大的反响。这个故事围绕一个古老的仪式展开,六月二十七日的早上,晴空万里,花草繁盛,一年一度的摸彩抽签仪式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村民们聚集在广场上焦急地等待着这次会叫到谁的名字。当特丝·哈钦森的名字被抽中时,悬念终于结束,村民们开始野蛮地用石头将她砸死,以便尽快结束这场仪式,可以赶回家吃午饭。本文从不平等的社会阶级、性别歧视和人性中的邪恶三个方面来探讨这部短篇小说的主题,揭示摸彩仪式所反映的虚伪的民主,进而思考更深层次的时代意义。

一、不平等的社会阶级

小说中,“邮局、银行、拖拉机和税收、白衬衫和蓝色牛仔裤”等词揭示了这是一个物质文明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村民们为了祈求丰收,每年仍然保留着古老的摸彩仪式。所有規则和步骤似乎都非常民主和公平,村里的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由每个家族的男性族长代表抽签,最终决出谁是最后献祭的人。然而,这种表面上的“民主”实际上暗含社会阶级差异所造成的严重的不平等。彼得·科先科(Peter Kosenko)认为:“该村庄展现了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相同的社会经济阶层分化,并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2]85。在抽签开始之前,除了萨默斯先生、格雷弗先生和马丁父子,其余的村民没有机会接触到那个决定他们命运的黑箱子。萨默斯先生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家,经营煤炭生意,控制着村子的经济命脉。马克思认为“雇主(资产阶级)拥有经济权力,因而获得了对其所在社会的社会管理和政治控制。最终,这个上流阶级将会控制支配性话语,以便发展他们的意识形态”[4]207。通过控制物质关系,萨默斯控制了整个村子的意识形态。速度和效率是他的价值观和信念:他用纸签替代了木签,并督促村民加快抽签速度。这些都表现出他是一个冷血无情的商业机器。邮局局长格雷弗先生是村里权力第二大的政府官员。杂货店老板马丁先生和他的儿子在村民中也占有经济优势。这四个人属于上层阶级,管理和运营着摸彩仪式,形象地折射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本质。

摸彩前一晚,是萨默斯先生和格雷弗先生制作纸签,并将箱子保存在萨默斯先生公司的保险柜中。摸彩结束后这箱子就被藏在格雷夫先生的仓库里,邮局里,或者在马丁杂货店里。从这背后可以隐隐看出一种联系:谁控制着这座村庄,谁就控制着摸彩仪式。这四个人对抽签的绝对控制让读者对纸签准备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产生怀疑。这些以萨默斯为代表的资本家享有大众的威望,控制着塑造了村民的个体意识的意识形态,然而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他们用民主的光环蒙蔽欺瞒村民,目的是利用抽签来巩固个人的权力和地位,进而控制村庄的经济和文化命脉。“整个摸彩过程就是资本和国家权力联合在一起导演的一场假民主、假平等的闹剧,开展这样的关乎人命的摸彩活动无疑是彰显权力的最好机会”[8]96。

同时小说中华纳老爹也值得关注。他是镇上的长者,也是抽签最忠实的捍卫者。当亚当斯先生提到北村正讨论废除摸彩,他不屑地说:“古话说得好‘六月摸个彩,谷子熟得快。摸彩永远都要的”[7]289。上层的统治阶级恰恰需要这样的人来为他们的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因而他自己也在77次抽签中从未中彩。

二、父权制下的女性地位

在杰克逊短暂的一生中,“她一直坚定地批判限制妇女机会的社会规范,以敏锐洞察力在写作中抨击人性的偏狭、固执和种族主义”[5]418。这个故事同样反映了杰克逊对受压迫妇女的关切。“在父权制的等级体系中,男人是主体,女人则是他者,女人总是作为男人的对立面而被动地存在”[6]151。这个村庄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女性的机会和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威胁。她们没有自己的名字,只能依照丈夫的名字被称为“德拉克罗瓦太太”或者“哈钦森太太”等。她们通常在家操持家务,以丈夫为尊,男人是家庭和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正如杰克逊所写:“女人,一个个穿着褪了色的家居服和毛线衫,在男人后面跟着出现了”[7]284并且,从鲍比·马丁对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反映出女人在孩子们心中缺乏威信,失去了话语权,处于从属地位。在摸彩中,男人代表家庭和整个家族抽签,只有在丈夫身体残疾或者英年早逝时妻子才能代为抽签。并且,在这种男性主导的权力结构下,当一个女孩结婚时,她必须从属于她丈夫的家庭,早己失去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因而摸彩中展现的民主其实是以牺牲妇女的社会地位,甚至是剥夺她们生存的权利为代价。

另一方面,替罪羊特丝·哈钦森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反抗精神让读者看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当集会迟到时,她笑着说:“忙着打扫,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了”[7]286。村里所有的妻子都叫丈夫“老公”或者“老头子”,只有她直呼丈夫的名字。她的话语无疑是对父权制社会的挑战,因为她无意识地颠倒了这个社会中夫妻之间的主从关系。后来,当她中彩时,五次大胆地质疑整个过程的公正性。临死之际,她看到了真相,意识到了传统的错误和社会的罪恶,尖叫着:“这样不公平啊,这样不对啊”[7]294。因此,她的反叛个性唤醒了女性的自我意识。

三、人性中的邪恶

杰克逊在写作中善于运用哥特元素,但不仅仅是为了制造恐怖效果,而是透过日常生活进一步挖掘潜藏在人性之中的邪恶。摸彩仪式假借祈求丰收和造福村民的名义,披着虚伪的民主外衣,达到杀人的邪恶目的。它的存在恰恰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一切罪恶的根源不在于任何制度或规范,而在于人性。只要人性中存在自私、冷漠、贪婪、残忍等恶念,无意义的暴力和普遍的非人性就无法停止。象征着传统的黑箱子由第一批来这里建村的人制作,这种非人性的传统持续时间之久,根深蒂固,并且这不仅仅是这一个村庄的个例,在别的地方也流传着这样的习俗。究其根本,这项传统源自人性的阴暗面,成为储存在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根据荣格的观点“原型是以仪式和符号为代表的过往集体经验的综合体。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被描述为一个遗传的容器,其中包含了从人类祖先过去继承下来的潜在记忆痕迹”[3]415。杰克逊笔下的村民们正是受这种集体无意识影响,尽管“村民们早己忘记了原来的仪式,也遗失了原来的黑箱子,但是大家仍旧记得要用石头”[7]293。因此,由人性之中的邪恶创造出来的摸彩仪式代代相传,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社会的更替而改变。

村民们对摸彩的反应也显示出人性中隐藏的邪恶。他们衣着随意,态度温和,追求效率,节省时间,这都表明他们对摸彩习以为常,对杀人异常冷静。摸彩不过是消遣娱乐,“这项活动就跟广场舞会、青少年俱乐部或万圣节的活动一样”[7]284。孩子们精挑细选地捡一些又圆又光滑的石头;热情地向哈钦森太太打招呼的德拉克罗瓦太太最后挑了一块大到必须两只手才拿得动的石头;因害怕中彩而故意提到北村要废除这一传统的史提·亚当斯最后冲在了人群的最面前。甚至,就连传统、权力和父权制的三重受害者特丝本人也想要已婚的大女儿伊娃参加抽签,以降低自己中彩的概率。母亲想要牺牲孩子,孩子侥幸得救时不顾母亲的生死。这个村庄年复一年地上演着一出出人性的悲剧:不仅仅死者是受害者,行凶者也是如此,当其余的村民们扔出杀人的石头之时,他们也一同抛弃了自己的良知和善意,泯灭了人性。

四、结束语

《摸彩》发表于1948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残酷的大屠杀掠夺了无数人的生命,无情的战争摧毁了人们的理想和信仰,紧接着,一道铁幕又在整个欧洲大陆徐徐降下。人们内心原始的侵略和隐藏的邪恶逐渐暴露出来,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因此,尽管故事发生在一个不为人知的美国小村庄,但它具有普遍性。摸彩仪式作为传统的象征其实是一种虚伪的民主,目的是掩盖人性中的邪恶和社会的不平等,人类在善与恶之间的斗争仍将继续。

参考文献:

[l]Kosenko. Peter.A reading of Shirley Jackson's“Thelottery”[J].New Orleans Review,1985

[2]Shields, Patrick J.Arbitrary Condemnation andSanctioned Violence in Shirley Jackson's“TheLottery”[J]ontemporary Justice Review,2004.7

[3]查尔斯·E·布莱斯勒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

[4]常耀信.精编美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7

[5]刘胡英.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看《摸彩》[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1-152

[6]雪莉·杰克逊乐透[M].南京:江蘇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1

[7]周敏.重建现代社会伦理的呐喊——雪莉·杰克逊小说《摸彩》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95-97,105

猜你喜欢
雪莉杰克逊主题
雪莉桶(Sherry Cask)的种类都有哪些?
雪莉·桑德伯格:当之无愧的硅谷女王
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共同“拯救世界”
伊恩·杰克逊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杰克逊电影海报公布
世界感慨杰克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