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鑫娅
[摘 要] 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从众心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克服从众心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讨论;从众心理
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由于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许多学生容易产生从众的心理,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克服从众心理进行探究。
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中的讨论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学生能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但是,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部分学生非常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严重的从众心理不仅会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克服从众心理,提高他们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的效率。
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相比,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但是,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讨论的过程中,部分学生非常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使初中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良好的概括总结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效率,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克服课堂讨论过程中的从众心理。比如: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教师可以先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选取一些对于学生的叙述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教学内容,并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复述,在复述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总结概括的能力。
2.适当地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个性发展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其对于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他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延伸,发展个性。
每个初中生都有非常独特的个性,但是,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讨论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很容易因为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而产生从众心理,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发展学生的个性。比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讨论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找几组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与自己的同龄人更加自由地进行交流,进而帮助他们克服从众心理。
3.呈现真实的案例,锻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产生的从众心理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呈现一些真实的道德与法治案例,锻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克服从众心理。
真实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善于利用真实案例。比如:在学习“乐于助人”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盲人过马路”的案例,并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案例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让他们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而达到克服从众心理的目标。
总而言之,从众心理不仅会影响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质量,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發现存在从众心理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克服从众心理,引导他们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兆颖.浅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渗透[A].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邢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助力初中生道德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9(8):123+125.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