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卫兵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汽车人才紧缺现状,立足于高职汽车专业教学实践,从拟定专业群、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五项能力训练以及学生评价系统五个方面提出改革策略,以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汽车行业建设和高职教育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高职;汽车专业;教育改革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大量的高校,根据社会汽车领域的实际人才需求和预计用工需求,开办大量与汽车相关的专业学科,为国家培养大批汽车方面综合型、专业型人才。例如,黑龙江省有普通高校75所,其中本科类院校22所,高职类院校53所。在这些公办或民办的高等院校中,有近20所高职院校创建汽车工程专业、汽车服务专业以及汽车营销专业等。有37所高职院校开办汽车专业,其方向主要针对汽车营销和服务、汽车检修技术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我国其他省市高职类院校情况基本类似,更多的专业方向指向的是与汽车相关的后期市场。同时,这些高校汽车类专业的创建,为地方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提供了极大的支撑,阶段性的对既定地区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而带来的人才紧缺现象产生缓解作用。
1 拟定规划专业群创建
2010年以来,我国高职类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汽车产业链基本实现全面对接,依据专业链无缝对接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原则,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应按照以下方式有序进行。首先,高职院校应根据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适当增减专业,并以汽车售后、销售以及零部件生产等当下发展势头迅猛的相关专业为主;针对部分高校汽车系为开办汽车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等新兴专业的现状,充分结合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背景增加相关专业。同时,将现有汽车专业进行创新整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适当调整,制定高校汽车专业群构建计划,在原有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下,全面扩大汽车专业办学方向,充分凸显汽车专业特色,强化毕业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其次,围绕国际汽车产业链条发展趋势和方向,在汽车专业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择优选取优势领域作为人才培养重点方向,并以此为核心,带动其他领域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例如,某高职院校设有汽车运维技术、汽车美容技术、汽车制造技术三个汽车专业方向。其中汽车美容技术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那么该校应以此专业课程为核心,以其他两个专业需求和特征为基本点,构建不同学时的课程,进而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环保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应看准新能源环保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瞄准汽车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开发、检测、维修技术相关岗位,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国家汽车项目培训资源中心、汽车技术顶岗实习基地、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项目基地为平台,不断强化群内专业创建,进而进一步强化专业群对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功能性。
2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的大量高职类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已小有成就,如部分高职院校与韩国现代公司展开合作,共同落实 T-TEP项目计划,但我们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和更多的汽车企业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高职汽车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发展。
应以校企合作模式为基础,构建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团队。由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这为二者的资源共享与合作营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给汽车专业的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明晰校企合作关系结构,提升汽车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由校园企业两方面协商,以汽车专业教学所必备的校园、企业教育资源为前提需要,理清学院和企业各自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职责,全面完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多角度合作目标,全面建设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汽車专业相关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以完美符合现代化汽车相关领域行业职业岗位实际需求为根本目标,以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教育培养为主线,以良好匹配用人企业的基本要求为质量检验指标。第一,由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的技术专家确定汽车专业高技能、高知识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由学校汽车专业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集体探讨拟定该标准,深入理清课程体系中的多种方向和对学生技能、素质、技能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第二,以上述内容为基础,科学确立汽车专业毕业生所必须掌握的的技能、素质和知识等。第三,对教育链的基础内容和通用内容实施科学整合,大力开发汽车专业学生所需的基本技能强化训练项目,整合通用技能、素质、知识的三方面内容,进而拟定清晰的目标要求,将其作为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发展和运行的基础。
3 努力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方面,针对其内容选取,应提高模拟仿真实验的频率,降低验证与演示实验的频率。例如变速箱回档控制模拟仿真实验、电路系统故障模拟仿真实验等一系列实验,提高对实验内容相关技能性、开发性和综合性的重视度。还应将部分汽车专业课程的讲授场所定在实习车间或实验中心,例如在实习车间中进行电子课件、讲授、实物以及操作训练在内的,四个角度合一的教学,促使汽车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操作,迅速熟悉电子、压力、机械、智能化等方面的原则理论、整体结构和实际作用,掌握全自动变速箱的故障诊断技术与排查技术,将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以及素质的培养,实质性地结合到一起,凸显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育,使汽车专业学生可以尽快地进入企业生产制造维修行业工作人员的角色。
4 将专业实践教学划分为五项能力训练
我国高职类院校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理论教学的时间比例普遍为二比一,以差异性的教学阶段为出发点,可以将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详细划分为为互相交替的五种能力强化,进而使其合理分布在每一个学期当中,该强化内容应从浅到深,并且每一项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第一,认知技术能力全面强化。包括以下几点,汽车拆卸与安装实习、认知实习以及汽车维修服务中心或者特别邀请的维修中心参观实习等等。这一项强化训练的主要目标在于深层次熟悉和掌握汽车整体的结构和细节功能,充分了解与汽车相关专业对应的具体岗位和这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职业要求。第二,基本技术能力的强化与拓展。这一项能力的强化训练较为丰富,包括汽车图纸识别强化、汽车零部件加工实习、汽车操作和驾驶实习等等。该项目的强化目标在于促使学生充分掌握机械加工方式,提高对主要设备操作的熟练度,以个人为单位完成汽车调整工作,并能对汽车进行熟练的操作和驾驶。第三,汽车专业技术水平的强化。此项水平和能力的强化包括性能检测的基本操作、汽车问题判断和电气设备仪器的修理等等。该项目最终目标在于促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汽车检测基本方法和技术、汽车问题判断的方法和技术。第四,学生综合知识技术应用能力的强化。这一项能力的强化包含汽车第二季维修和养护、汽车检测和维修、汽车问题的排插训练等等,最终目标在于对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加以拓展强化,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汽车检测维修的相关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能力范围的拓展。第五,上岗能力的强化。依照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大三下学期走向社会以前,应达到的技能要求,切实完成从学校直至就业的平稳过渡,在实训中心内展开从业能力训练和就业资质评定,促使汽车专业的学生获取多种证书,为自身未来职业道路夯实基础。
5 完善汽车专业学生评价模式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普遍应用以理论知识技能为核心、以笔试测验为关键考核形式评价学生的水平和知识掌握能力,进而引发学生高分低能的问题频频发生。鉴于此,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应构建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两方面能力为基本点的复合型考核制度。汽车专业学生考试成绩,也应该由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两大部分相应构成。其一,理论基础知识的考试方面,应利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制出的一页开卷考试形式,也就是在考试前一个礼拜,向学生发放一张规格一致的纸张,该纸张为空白,学生通过近一星期的复习以后,对这一学期或者这一阶段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在这张纸上面展开记录。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身携带印有学校统一化标志的纸张走进考场地。在完成考试以后,试卷应同这张纸一起递交于教师,并将此作为最后评分的主要根据,其中应注意,必须合理调整试卷题目和纸张内容的分数占比,以汽车专业知识结构特点为根据,应将未知试卷题目设置为五分之四的占比,一張纸的分数比例应为五分之一。此类考试项目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通读和精读教学资料的能力发展,可以全方位激发学生关于汽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创造性能力的培育,在培养汽车专业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层面具有较强优势。其二,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方面,其成绩应该由工作学习态度、工作学习中的操作水平、实习结束后的实习报告以及现场测验等四方面构成。在态度方面,主要目的在于评价汽车专业学生纪律遵守情况、顽强拼搏精神、团结协作意愿等;操作水平主要评价的是学生关于汽车生产加工等多种工作中的准确性、熟练度等;报告则应有效反映出学生这一阶段的所学所得,为毕业论文和未来职业中学术论文的撰写夯实基础。
6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汽车人才紧缺,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基地,应为国家汽车事业贡献力量。为加快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完善与改革现行教学方式势在必行。然而,改革路程艰难,需要学校与社会汽车企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进而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汽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跃,沈祝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 无线互联科技,2019,16(6):113-114.
[2]温福军,黄俊刚,郭海龙.职业能力分级培养的汽车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