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精准扶贫观实践研究

2019-10-16 04:45文聪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文聪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意义,分析了习近平精准扶贫观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实践意义的方案:精准识别应遵循统一的贫困标准;脱贫责任制要细化到乡镇和村;建立完善的扶贫核查、评估机制;建立权威的贫困退出机制。

【关键词】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精准扶贫;贫困退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大大增强了我国实力,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减贫效应。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逐步减弱,加之我国现阶段贫困问题呈现“总体集中,具体分散”的特点,“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战略已经不能胜任啃下当下贫困的硬骨头的重任,习近平同志以“靶向治疗”为特征的精准扶贫模式应运而生。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习近平站在时代的高度,紧握时代的脉搏,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扶贫工作的科学规律和根本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共同富裕理论。邓小平曾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自1982年起党和政府开始进行扶贫工作,先后实行过“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等战略,这让我国向共同富裕迈进了一大步。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同志在河北农村考察的时候指出:“没有农村地区的小康,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扶贫的力度,加快脱贫的步伐,精准扶贫的提出,有助于我国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面脱贫,从而消灭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曾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要求在扶贫工作中,要时刻将困难群众记在心中、将扶贫工作落实到行动中,对他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同时要积极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让他们脱贫致富,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扎实落实和推进。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精准扶贫并不是中国首创,扶贫瞄准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实践,巴西、墨西哥、菲律宾等都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瞄准信息系统。我国在借鉴国外扶贫瞄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扶贫工作的实际提出的以“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

2、实践意义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习近平的精准扶贫理论是在我国扶贫工作的实践中摸索、总结而来,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成为指导扶贫工作的重要理论,也是我國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指针。

二、精准扶贫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精准扶贫自实施以来,成效明显,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需改进的地方。

1、建档立卡系统因缺乏开放性、兼容性无法满足精准识别的要求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识别不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扶贫工作。现行的精准识别工作主要是通过线下人工填卡完成,也就是建档立卡制度,这种识别方式虽将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的信息录入到系统内,但由于这个系统未与公民信息系统等比较成熟的信息系统对接,缺乏开放性、兼容性,仅能发挥档案记录功能,不能动态的记录贫困措施的效果和贫困户的发展状况,并且建档立卡工作是线下人工填写,存在低级错误且不能将返贫的情况记录在内,不能保证“不落一人”。

2、乡镇和村级脱贫攻坚责权划分不明晰

根据《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2],现行的脱贫攻坚规定了中央、省、市县的三级分工,县级党委和政府是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人,逐级分工明确,但是县级以下,尤其是村级因为存在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四支扶贫力量,这四支力量在开展扶贫工作时谁主导、谁实施、谁辅助目前都还没有明确的分工,四支力量如何形成合力面对贫困户使出“绣花功夫”都是目前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扶贫工作核查、评估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扶贫工作存在负面影响

其一,现行的扶贫核查、评估机制重合规性检查而轻实质性内容,重视形式、程序的合规性检查而忽略了对涉及贫困户生产生活实质问题的重视,不少地方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情况。其二,各地方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自查,而对本应投入最大精力的帮扶工作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扶贫工作的需求。

4、贫困退出核查机制缺乏权威性

贫困退出是贫困措施实施情况、效果的检验,关系到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的切实利益,因此对贫困退出的核查必须严谨准确。现行的贫困退出机制中,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衡量标准,经由县、市、省三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经过提出、初审、核查、公示等程序退出;贫困村的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综合考虑村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乡镇内公告无异议即退出;贫困户退出以“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为衡量标准,经由村民主评议提出,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拟贫困户认可,公告后退出。贫困县和贫困村的退出都有专业的核查队伍和严格的程序,因此其准确性和权威性值得信赖,但是贫困户的退出因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缺乏专业性且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其权威性和准备性值得商榷。

三、完善精准扶贫实践意义的方案

精准扶贫思想对我国具体的扶贫工作的意义是有目共睹的,为进一步增强精准扶贫思想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精准扶贫思想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针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逐步的完善和发展。

1、精准识别应遵循统一的标准——贫困标准

精准识别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前提,因此,精准识别应当充分借鉴印尼等国家有关瞄准系统的先进理念,吸收我国广西等地方实行的县级统一打分识别机制的成功的经验,采取统一的贫困标准来进行贫困识别,具体而言:首先,建立与社保、公民信息系统对接机制,将公民的信息都采集在内,保证公民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杜绝由于人工登记出现的低级错误。其次,划定一个统一的贫困标准,系统根据数据库的信息自动将贫困人口识别出来,同时还要根据地方收入和消费水平设置一个相对贫困的标准,这样不仅能动态识别贫困户的脱贫情况,还能及时的识别因各种原因重返贫困的那一类,真正保证“不落一人”。

2、脱贫责任制要细化到乡镇和村

现行的脱贫攻坚责任只明确了中央、省、市县的三级分工,而扶贫工作真正开展是在乡镇和村,而且在乡镇和村尤其是在村由于有四支扶贫力量,不明确详细的分工,无法将这四支力量拧成一股绳,为更好的形成合力,有必要将脱贫责任制细化到基层。其一,应当明确县、乡镇和村三者的权责,具体而言,县应当承担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乡镇应主要负责整体发展、组织协调、政策的上传下达等工作,而村应当承担精准到户的工作。其二,四支扶贫力量应当明确分工,通力合作。第一书记应当是村支部工作和扶贫工作的掌舵人,全面主持扶贫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具体扶贫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村两委在认真做好本职的、工作的同时应当积极协助扶贫工作队开展工作,帮扶责任人一方面要帮助贫困户分析贫困原因、制定脱贫思路、措施,并将思路、措施及时向驻村扶贫工作队汇报,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资源来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其三,要明确贫困和外界帮扶力量之间的关系。在扶贫工作中,政府和社会帮扶力量是扶贫的主体,贫困户是扶贫的对象同时也应当是脱贫的主体。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规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就扶贫工作而言,贫困户应当是摆脱贫困的主体,他们应当有摆脱贫困的志气和勇气,外界帮扶力量为其摆脱贫困提供条件,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才能取得进展,对两者关系定位不准就会出现贫困户等要靠、不愿脱贫等现象。

3、建立完善的扶贫核查、评估机制

现行的扶贫核查、评估机制重视合规性,例如:帮扶责任人对帮扶对象信息是否熟悉、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规等,对这些情况的核查并不能真实反映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事实上,在派出纪检组对扶贫工作进行检查前,当地驻村的联系人會提前告知帮扶责任人熟记爱心卡的信息以应付派出纪检组的检查,实际上工作并未进行实质性的开展,这些核查内容并不能真正触及扶贫工作的内核,因此,应当完善扶贫核查、评估机制。扶贫的核查、评估除了检查扶贫程序是否合规、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以外,扶贫工作开展的进展情况及效果应当成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在开展扶贫工作前应当根据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工作的政策、精神和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参照考核标准制定详细的扶贫工作计划(包括年度、月度计划等),工作开展细化到人,责任到人,定期填写扶贫进展情况台账,对标考核,避免流于程序合规性的检查而忽略扶贫工作的重点。

4、建立权威的贫困退出机制

现行的贫困退出机制主要是贫困户的退出核查缺乏专业性和权威性,通过村内民主评议的方式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贫困退出的统一标准,并在标准之下对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户按照实际收入进行排序,在结合民主评议的程序进行,原则上符合退出标准但在收入排序靠前的应该先退出,收入靠后的后退出。民主评议的最终结果与书面的证明辅助材料一同交给上一级的考核人员,避免因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而出现损害贫困户的利益。

【注 释】

[1] 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 http://news.china.com.cn/2014-10/17/content_33797242.htm[EB/OL].人民网,2014-10-17.

[2] 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第三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海峡出版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2] 习近平论扶贫工作—— 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5(12)5-7、13.

[3] 习近平.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N].人民日报,2016-07-22(1).

[4] 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8)157.

【作者简介】

文 聪(1987—)男,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精确理解“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