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9-10-16 05:19黄振斌
江西教育C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

黄振斌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语文阅读教学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现如今的语文阅读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注重发挥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将课文进行泛读,再由学生进行阅读,然后由教师将课文中心思想教授给学生,再由教师编辑整理一些问题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再进行总结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要角色,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形式比较单一,课堂效果也不理想。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要围绕着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当被动的接受学习任务变成主动的探索知识海洋时,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就随之提升了。

二、注重培養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这样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师才能紧密围绕着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要教授学生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文学的魅力。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就可以带着目的进行教学,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推进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

三、根据教学与学生实际需要选择阅读内容

小学生年龄偏小,好奇心强,喜欢新鲜的事物,并且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丰富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图文并茂的阅读内容,这样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思维模式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要注意难度不能太大,否则会降低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

四、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帮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身心放松的阅读氛围,能让学生的思想状态沉浸在阅读内容中,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的阅读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该课内容的动画片,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这样有利于使学生把握课文阅读的情感,既让学生了解到了文章中隐含的知识,还能将文章情感过渡到阅读过程中去。

五、丰富阅读课堂的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教师灵活变换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在课堂上,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感觉学习更有趣。在自主探索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课堂上没有的收获。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的体会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教师要注意启发与鼓励学生,要提倡学生共同学习,为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为学生互动交流提供平台。例如在《找春天》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讨论研究,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将语文阅读教学向课外阅读进行延伸,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要根据阅读教材中的叙述方式、写景方法、文章结构等,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了《天安门广场》这一课后,由于这篇文章是对建筑物的描写,其中有很多介绍方位的描写,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描写方位、建筑物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学习类似的写作手法,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