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杨建敏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PPH术的混合痔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46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6.22±11.35)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87±1.14)年。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6.19±11.41)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92±1.0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护理,包括环境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理疏导等。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步骤:组织科室内经验丰富且专业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分析研究证据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合患者实际需求,制定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水肿等症状预防方案。①肛门疼痛护理:术前对患者予以心理疏导,改善患者对于手术及术后疼痛的焦虑、恐惧心理,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住院氛围,同时通过音乐、交流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术后及时予以镇痛药物,同时术后予以润肠通便类药物,避免发生便秘,控制蹲便时间及力度,防止创口水肿、疼痛及出血。②循证饮食干预:术后指导患者选取易消化食物,同时为保障营养摄取充足,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且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食物,确保饮水充足。③排便护理:做好术前灌肠,术后予以润肠通便药物,出现排便困难症状时需采用温盐水进行灌肠,叮嘱患者早晨定时蹲便,养成早晨定时排便习惯。④创口护理:做好局部的清洁、干燥工作,选择棉质衣物,床头角度不可过高,避免久站、久坐,多休息,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并采取中药坐浴,敷料需及时更换。
附表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对比[n(%)]
1.3 观察指标 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术后1d、3d时疼痛情况进行评估[1],量表总计10分,分值越高则疼痛越严重;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肛门疼痛、肛周水肿、肛门坠胀及便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术后疼痛 观察组术后1d时的VAS评分(2.81±1.02)、3d时的VAS评分(1.79±0.68)均较对照组的(3.73±1.38)、(2.40±1.24)低(P<0.05)。
2.2 临床表现 观察组患者肛门疼痛、肛周水肿及肛门坠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是由于齿状线静脉丛上下吻合后形成静脉团导致,集结内、外痔全部特征,临床多表现出便血、直肠脱出、肛门肿胀等症状,对生活影响十分恶劣。虽PPH治疗通过去除多余黏膜组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术后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故对混合痔患者治疗的同时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一定必要性。循证护理干预又称作实证护理,以科学及有效的证据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经验、医学研究结论、专业技能及患者需求对护理方案进行设计,可有效解决治疗中存在的问题[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1d、3d时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肛门疼痛、肛周水肿及肛门坠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提示在混合痔患者行PPH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症状,消除或减少临床症状发生。患者由于对手术及术后疼痛缺乏了解,容易产生焦躁、郁闷等情绪,影响治疗及护理配合度。医护人员通过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讲解疾病发生原因及治疗步骤,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通过服用止痛药物、润肠通便药物等,结合饮食干预可有效预防便秘造成的肛周水肿、出血等情况;排便护理与创口护理则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创口水肿症状,对肛门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总之,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减轻混合痔PPH术患者疼痛程度,有效预防肛门疼痛、肛周水肿等症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