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金海安 张红霞 姚雷静
胃肠道疾病患者在临床中往往接受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在术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活动受限等,从而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胃肠功能,增加了康复时间;而加速康复护理则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够帮助缩短康复时间,促进恢复[1]。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6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应用后的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择取于2017年5月~2018年6月时段我院收治的6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遵照双盲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0,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5岁,平均(35.4±3.8)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0~56岁,平均(36.2±4.1)岁。组间各项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监测病情、建立输液通道、术前巡视、心理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加速康复护理措施:①健康教育。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等情况,对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临床症状、治疗方式等相关知识,帮助其能够正确看待手术等,并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参与、配合治疗。②饮食护理。麻醉清醒后,患者应当少量多次的饮水,直到未出现腹胀等情况,便可指导其能够摄入的食物,且需要根据康复情况以及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指导,确保合理饮食,帮助增强机体抵抗力,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③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交流,并对其心理疏导、缓解,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2]。④早期活动。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帮助患者进行翻身,2h/次;病情稳定之后便可保持坐卧位,可帮助将渗出液顺利流入到盆腔中,降低感染几率。⑤导管护理。此类患者如果长时间留置导管,会影响下床进行活动,甚至还可能增加发生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等发生几率,所以应当确保镇痛下尽早将导管拔出。⑥用药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告知用药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便于做好心理准备。
1.3 评判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可进流食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纳入到SPSS19.0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则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可进流食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附表。
附表 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等情况比较(±s)
附表 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等情况比较(±s)
术后可进流食时间(d)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 i n)住院时间(d)首次排气时间(d)观察组 3 0 4 4.0±0.3 8.0±0.2 2.1±0.6 1.9±0.4对照组 3 0 5 5.3±2.0 1 0.5±1.5 3.1±0.3 3.1±0.3 t 3 0.6 0 4 9.0 4 9 8.1 6 5 1 3.1 4 5 P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常规护理通常是针对疾病普遍所出现的问题,在某些方面是不具有针对性的,因此所获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可进流食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对行胃肠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实施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干预能够帮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快速康复护理是全新的护理理念,主要目的是帮助减轻在围手术期时段给患者身心带来的创伤,是由麻醉科医师、外科医师、护理人员等共同参与的,帮助患者缩短康复时间。对于胃肠手术患者而言,快速康复护理是包括全过程的一种方式,通过健康教育帮助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正确看待疾病,积极参与到治疗与护理工作中;通过饮食干预,帮助指导合理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等,从而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对行胃肠手术的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帮助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从而尽快提升生活质量,临床价值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