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护理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9-10-16 23:28河南省商水县人民医院466100郭金颖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内窥镜鼻窦炎效能

河南省商水县人民医院(466100)郭金颖

慢性鼻窦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炎症疾病,患者常以脓涕、鼻塞、嗅觉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内窥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因手术治疗难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故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内窥镜手术治疗的79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内窥镜手术治疗的79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44例,女35例;年龄12~53岁,平均(32.16±2.49)岁。对照组男42例,女37例;年龄11~55岁,平均(32.18±2.45)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前体检、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方案如下:①健康信息认知干预。向患者讲解有关鼻窦炎知识、预期疗效等,同时需告知其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以及相应处理措施,并嘱咐患者遵循多次少量饮水原则;②心理认知护理。通过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性格、病情发展程度等,为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以帮助患者缓解内心压力,且可通过与患者讨论其感兴趣的话题来转移疼痛注意力;③饮食认知干预。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个人喜好、病情等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叮嘱患者饮食需以流质且易消化食物为主,再逐渐向半流质与正常食物过渡,尽可能避免食入酸味水果、辣椒等;④并发症认知护理。对于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鼻腔粘连、出血、眼部并发症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耐心为其讲解产生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①于患者出院后进行3个月随访,同时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症状管理、共性管理),共10个项目,各项目评分范围在1~4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则越好。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鼻腔粘连、出血、眼睑青紫、结膜水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效能 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3%,低于对照组的2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对比(±s,分)

附表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对比(±s,分)

组别 症状管理 共性管理 自我效能总分对照组(n=79) 6.92±0.75 7.81±0.96 13.64±1.52观察组(n=79) 8.13±0.94 9.02±1.05 17.09±1.86 t 8.943 7.559 12.766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目前,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其中以鼻内窥镜手术效果最为显著,其对鼻内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且治疗后鼻息肉复发可能性较小。但因大部分患者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认知度较低,极易产生抗拒心理,最终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故需针对该现象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对治疗的配合度[1]。

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并发症预防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进而树立正确思维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最终使病情得以快速好转[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认知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并发症预防中均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将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同时对并发症的发生可产生积极预防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

猜你喜欢
内窥镜鼻窦炎效能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