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2019-10-16 23:2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450007张军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组间心绞痛冠心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450007)张军丽

因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能够使患者承受比较大的痛苦,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得其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导致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所以,临床除了需要加强对本病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治疗的力度之外,还应采取针对性较高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施护。笔者将以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诊于2016年4月~2018年2月)为对象,重点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40~78岁之间,平均(59.68±7.13)岁;病程在1~6年之间,平均(3.2±0.8)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41~79岁之间,平均(59.81±7.04)岁;病程在0.5~6年之间,平均(3.0±0.7)年。所有患者都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等检查确诊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1],有完整的病历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病程和性别构成情况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80例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都接受常规护理:病房护理,用药指导,病情监护,不良反应处理等。实验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措施,详细如下。

1.2.1 心理护理。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护士应尽可能的予以满足。多尊重、理解和包容患者,适当增加病房巡视的力度,主动询问患者的真实感受,让患者能够通过倾诉的方式缓解不良情绪。将本院既往治疗成功的典型冠心病心绞痛案例简单向患者作出介绍,让患者能够树立起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另外,护士也要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和照顾患者,让患者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从而有助于减轻其心理负担,让患者能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

1.2.2 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精神状态和文化程度等,采取一种最佳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以尽可能帮助患者消除心中的顾忌,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向患者提供饮食方面的指导,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疾病治疗的要求,为患者制定一份科学的膳食计划。鼓励患者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就餐原则,要按时按量进餐,切勿暴饮暴食,确保每日营养摄入充足,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新陈代谢功能和机体抵抗力。向患者发放药物时,要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药物发放正确,同时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以及副作用等,对于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可在药瓶或者药盒上清楚地标注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切勿私自增减用药量亦或者是停药,以免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对患者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嘱咐患者要按时作息,确保每日睡眠充足。将适当运动的重要性详细告知患者,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1.3 评价指标 根据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2]的评分标准对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内容有:疾病认知、身体活动受限、治疗满意度、心绞痛稳定、心绞痛发作,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记录两组的住院天数,并经分析后作出比较。

1.4 疗效判断[3]以下述标准作为参考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①显效,心电图检查提示ST段和T段倒置、压低现象彻底消失;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80%;硝酸甘油的用药量显著减少。②有效,心电图检查提示导联倒置T波变浅>50%,亦或者是ST短回升>0.05mV;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减少幅度在50~80%之间;硝酸甘油的用药量减少。③无效,心电图检查提示ST段和T段倒置、压低现象无变化;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减少率不足50%;硝酸甘油的用药量无变化。按照[(显效+有效)/例数×100%]公式计算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

附表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析表(分)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附表。

2.2 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比对照组的75.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2.3 住院天数比较 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为(11.15±2.67)d,明显比对照组的(16.25±2.97)d短,组间差异显著(t=8.0765,P<0.05)。

3 讨论

现阶段,冠心病心绞痛在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在发病后可表现出胸闷亦或者是压榨性疼痛等症状,情况严重时亦可导致休克,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有报道称[4],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的心血管疾病,以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等为主要病理特征,患者在发病后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以及心理压力,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了焦虑和担忧等不良情绪,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治疗的依从性。对此,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对于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增强自信心以及改善心理状态来说尤为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全面落实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疾病宣教和心理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改善其植物神经的兴奋性,同时还能起到调节血管生理性能、促进内脏功能改善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5]。

有报道称,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相比,同时加用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措施的患者,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更高,临床治疗效果更好,预后更优越。对此,护士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辅以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此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住院天数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总之,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当中,积极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缓解,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效果,建议采纳。

猜你喜欢
组间心绞痛冠心病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警惕冠心病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