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及护理体会

2019-10-16 23:28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计小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降温针对性体温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计小静

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疾病大多由呼吸道高热所引发,其中0.6~6岁患儿为其高危病发群体。若发现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需立即为其采取积极的救助措施[1],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并提升治疗效率。对此,我院将收治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急诊救治及护理干预,并与使用常规护理措施的患儿进行对比,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帮助,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选取患儿均符合临床对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患儿有男22例,女18例,年龄0.7~6岁,平均年龄(2.84±0.33)岁,入院体温3 9.3℃~4 1.2℃,平均体温(40.3±2.3)℃;观察组患儿有男2 3例,女1 7例,年龄0.6~6岁,平均年龄(2.79±0.41)岁,入院体温3 9.4℃~4 1.4℃,平均体温(40.2±2.2)℃。两组患儿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两组患儿于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相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附表1 两组患儿体温改善情况对比

附表2 再次惊厥不良事件发生对比

1.2 方法

1.2.1 急诊救治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行常规救治,首先可为患儿去枕取平卧位,解开其衣扣,针刺患儿人中、十宣、涌泉、合谷以及神门等穴位,确保其呼吸道畅通,将其头偏向一侧,使用布包压舌板放置于其上下牙之间,避免唇舌咬伤的情况出现。急救过程中需托起患儿上颌,避免舌后坠引发窒息。可采取超声雾化吸入的方式,帮助患儿加快痰液的稀释与排出,若出现窒息情况,需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行气管插管。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救治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救治过程可使用快速有效的抗惊厥药物,如:①安定在静脉注射后可迅速生效,对病情不稳定的患儿可在20分钟后重复使用1次。②副醛具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且安全性较强,每次用量仅为0.1mg,但由于该药在排泄过程中需经肝脏行解毒,因此带有呼吸道感染或肝病患儿需禁用。③苯巴比妥:该药可作为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但由于药效反应较慢,只可用于在惊厥症状控制后再行使用。每次行肌肉注射5mg/kg,使用剂量需维持在3~6mg/(kg·d),可分两次使用直至退热症状消失,在急救过程中可视病情行结合治疗。(2)降温:常规降温措施包括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可行头枕冰袋措施,使用浓度为30%~50%的酒精擦浴,注射柴胡或给予患儿直肠退热栓塞等。若退热效果不显著,可使用冬眠疗法,将其机体代谢降低,并提高各个组织中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以缓解毒素对机体的反应症状,并调节抑制丘脑下部的体温中枢,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2]。(3)针对重症患儿可采取降温、抗炎及抗病毒休克等措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可使用如地塞米松或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稀释液。(4)对于长时间出现高热惊厥、严重抽搐且伴随继发性脑水肿的患儿,可采用20%的甘露醇或25%的山梨醇行静推,必要时可联合使用加呋塞米静脉或肌内注射。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为患儿及时建立静脉药用通路,纠正其酸中毒并应用抗生素。②加强对患儿的防护干预,在其抽搐的同时需防止碰伤及坠床的情况出现,必要时可加床档,尽量保持病房安静,并减少探视人员的出入,治疗过程需集中并迅速准确。③叮嘱患儿注意个人卫生,有效避免再次感染的情况出现,高热的同时由于口腔黏膜较为干燥,且易受损并发生口腔炎症的出现,需在患儿饮食过后,使用生理盐水棉球为其擦拭口腔,并使用适量的清水冲洗口腔。④指导患儿多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以及高蛋白食物,鼓励其多饮水,防止迅速降温引发虚脱的情况出现。⑤由于首次出现高热惊厥的患儿在往后的恢复期间,可占30%~40%的会再次出现高热惊厥症状,而75%的患儿则可在1年后出现再次发作,90%的患儿则在2年后出现再次发作。因此,患儿出院前需由护理人员向其家属详细叮嘱健康宣教的内容,指导家属为患儿在家中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如压舌板、止痉药以及退热剂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15min、30min以及60min中的体温变化及二次惊厥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详细记录;对两组患儿行为期8~24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比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s”来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温及不良反应事件对比 观察组患儿经针对性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后,其体温在治疗后的1个小时内有了显著改善,出现再次惊厥的不良事件较少,相比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详见附表1、2。

2.2 疾病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在随访调查中发现,其病情复发率仅为7.5%,对照组的则为45.0%,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本文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经针对性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后,其体温在治疗后的1个小时内有了显著改善,出现再次惊厥的不良事件较少,相比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且观察组患儿在随访调查中发现,其病情复发率仅为7.5%,对照组患儿的则为45.0%,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见在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保护舌头、确保呼吸道畅通并使用药物镇定及体液补充等多种针对性的救治措施,并在治疗过程中加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儿加强病情平复效率,减少二次惊厥的不良反应事件[3],同时为其做好护理基础,有效降低舌咬伤、坠床及神经系统损伤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据有关研究表明[4],小儿在出现高热惊厥的症状后需刻不容缓地为其进行急救措施,由于部分患儿在发生高热惊厥症状后,家属缺乏对该类疾病的常规急救及护理知识,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件。因此,医护人员需对患儿家属进行一定的健康宣教,使家属提升对小儿高热惊厥疾病的有关知识了解,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处理,为患儿采取正确降温处理,将高热惊厥带给患儿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猜你喜欢
降温针对性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动物降温有妙招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