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2)王森
河南省南阳医专附属中医院(473007)王速起
手足口病是小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疾病,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5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患者,将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排序,28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28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2.5±1.5)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3岁,平均年龄(2.5±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生产厂家: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467;静脉滴注;将10mg/kg利巴韦林与2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2次/d。
观察组患者接受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利巴韦林用药同对照组,热毒宁,生产厂家: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217;静脉滴注;将0.6ml/kg热毒宁与200ml的5%葡萄糖溶液急性稀释,1次/d。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经治疗7d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皮疹消失面积达到81%以上,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皮疹消失面积达到61%~80%,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皮疹消失面积低于60%,体温未下降。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与分析。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6%(26/2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2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手足口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病于1~5岁的患儿,特别是春秋换季期,是该病的高发期,属于严重传染疾病类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手足口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饮食、飞沫等进行传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厌食、溃疡、疱疹等临床症状,轻症患者一般治疗后均可快速恢复,重症患者可能伴随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热毒宁、利巴韦林等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药物,能够通过阻止病毒DNA的复制,并对RNA的代谢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但该药物用药后常引发贫血、乏力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导致白细胞数量降低,因此需要降低该药的用量,同时辅以其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热毒宁的主要成分为青蒿、栀子、金银花等,具有较为显著的清热解毒、抗感染抗病毒的功效。并且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要显著低于单一用药,说明联合用药安全性更高,与王雷[1]等研究结果完全一致。并且早在刘金凤[2]研究中就已指出,热毒宁、利巴韦林联合用药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本研究结果与之符合。
附表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n=28]
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接受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了患者的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