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赣鄱云”现象

2019-10-16 09:29:58陈国权
中国记者 2019年9期
关键词:日报社江西中心

□ 文/陈国权

引子 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县级媒体并没有掌握多少资源,技术、人才、内容等方面都较为欠缺,因此,“借力”成为很多区县的主要建设思路。而“借力”的对象,主要是中央媒体和省市级媒体。

通过助力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一方面,中央媒体和省市级媒体可以将传播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也可获得转型发展中急需的各类资源。

谁能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导?竞争激烈……

2003年的报业治理整顿中,全国大部分的县级报纸都被取消刊号,因此,目前县级媒体绝大部分都是以广电为主的;也正因此,县级融媒体建设中的平台提供、标准制定、人员力量也是以广电为主,很多报人对此“痛心疾首”。可是在江西省,却是“赣鄱云”,这个报业所创办的运作平台为主。江西省共有100个县,已建成的96个县级融媒体中心中,江西日报社的“赣鄱云”平台建设69家,同处江西的广电的“赣云”只有21家。“赣鄱云”占据70%的份额。在这一点上,江西跟全国所有其他省份都不一样。

为什么“赣鄱云”跟别人不一样?2016年推出时是出于什么目的?在当前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赣鄱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这些问题,我与“赣鄱云”创始人、江报融媒体传播有限公司法人、总经理黄新阳进行了多次交流与探讨。

一个想法:“中央厨房”不能仅是自己使用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揭开了媒体融合的序幕。陈俊卿,2016年4月到2016年11月任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刚到任时,到各地县区调研后认为,省市两级的融合难度很大,但是县区的融合相对比较容易,因此,他设想“农村包围城市”,以县区媒体的融合作为突破口,来推动全省的媒体融合。从现在的形势来看,这个想法是很有远见的。也正是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当时江西有十几个县都挂牌设立融媒体中心,但绝大部分机构都没有融合,仅仅是挂牌。

同行参观赣鄱云。

2016年10月18日,在“首届江西融媒体发展论坛”上,黄新阳推介“赣鄱云”。

由于认识不一、平台众多,一些“先行先试”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成为“信息孤岛”,花了大价钱购买的“中央厨房”全套硬软件设备使用频率低下,一些媒体人开始认真思考,“高大上”的融合模式或许并不适合地方,特别是不符合县级媒体实际。

与此同时,江西日报社2014年2月25日创办的江西手机报也在这个过程中曲折向前。创办之初,江西日报社社长王晖要求江西手机报要按照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的模式作为参考借鉴对象,要敢打敢闯,走出一条新模式来,从技术平台、运行机制、采编流程先行先试。对黄新阳这个团队来说,这是一次全新尝试,不断到全国各地同行单位调研,到走在前面的商业公司像拓尔思、大洋、北大方正等学习过。吸收别人的精华,形成自己的技术平台,黄新阳深知自己的“痛点”在哪里,不断地启发、试用、改进,江西手机报终于初步完成了自己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媒体融合平台。

但是,一个好的技术平台光给自己用还不够,还要发挥省委机关报的使命担当,让全省各地都能共享、共用、共建,并且有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才算得上成功。黄新阳的这个想法与江西日报社社长王晖、分管社领导王少君想法不谋而合,并得到两位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推动。王晖社长一边鼓励黄新阳团队按“全省一张网”“三级部署”进一步完善技术平台,一边与时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陈俊卿汇报。陈俊卿充分首肯江西日报社的创新,还立即表态,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将与江西日报社联合举办“全省首届融媒体发展论坛”,重点推广江西日报社的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后来这个平台的名字被定为“赣鄱云”。

一场会议:样板单位的带动效应

2016年10月14日,中宣部时任部长刘奇葆来江西日报社调研,肯定了江西日报社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所做的工作,要求江西日报社积极探索媒体融合新模式,闯出一条新路来。

四天之后,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江西日报社在南昌联合举办了“首届江西融媒体发展论坛”,这个会议实际上就成了“赣鄱云”“闪亮登场”的展示会,黄新阳就着PPT,像一位技术男,西装革履,拿着翻页器和话筒,把“赣鄱云”的融合理念、技术架构、商业合作模式等,做了全方位的演示。这个会上,江西全省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的宣传部长都来了,全省各厅局的分管领导也来了,共300多人出席了论坛。很多参加会议的宣传部长还刚刚上任,有些是从乡镇党委书记调任,对媒体、媒体融合等,都不是很熟悉,通过演示,他们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了什么叫“媒体融合”、什么是“中央厨房”。黄新阳说:“现场可以用‘震撼’两字来形容。”

推广效果极好,很快,会后,抚州市委宣传部、新余市委宣传部部长分别来江西日报社交流考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要依托“赣鄱云”平台,联合共建融媒体“中央厨房”,抚州市下辖2区9县,新余市下辖1区1县都整体入驻“赣鄱云”。后来比较著名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典型分宜县就是新余市下辖,其内部机制改革、政策扶持模式、采编经营两分开等特别成功,一年接待300多批人次参观,几乎每天一次,并一举成为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

2017年9月,江西对口援疆所在州新疆克州在了解赣鄱云技术平台后,克州宣传部部长刘春一行带队来赣考察,与江西日报社签署合作共建新疆“克州云”战略协议。在江西对口援疆指挥部的推动与支持下,江西日报社于2018年5月完成了新疆克州云建设(含物理空间)。当年7月,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视察了新疆“克州云”,并通过赣鄱云技术与南昌赣鄱云总部进行现场对话。刘奇书记对赣鄱云跨出省门高标准建成全疆第一个“中央厨房”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勉励要做好“两朵云”(赣鄱云、克州云)。

赣鄱云这一系列的布局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与宣传作用,在全国引起关注。中宣部《宣传工作》还专门撰文在全国推广赣鄱云的经验。

一个契机:赣鄱云发展驶入快车道

现在回过头来看,2016年,江西日报社的“赣鄱云”融媒体智慧平台本来不是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主要目标,而是要推动江西日报社内部媒体融合。但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才由内部融合上升到全省的市县级媒体融合,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中共江西省委对江西日报社的“全省一张网”赣鄱云媒体融合平台给予大力支持。2017年12月,加快“赣鄱云”融媒体智慧平台建设,被写进了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决定》;2018年1月17日,中共江西省委印发《中共江西省委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把加快“赣鄱云”融媒体智慧平台建设纳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2018年2月10日,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赣鄱云’融媒体智慧平台建设”责任单位为省委宣传部、江西日报社。

江西省委宣传部统筹考虑全省媒体融合发展,当时的理念就是要使“赣鄱云”成为为全省县市区融媒体中心提供共享服务的聚合型“中央厨房”。“赣鄱云”聚合各市县融媒体中心的内容、信息,通过“云”端统一向联网的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供应内容、技术、数据,这就解决了各地媒体融合中无足够经费、无技术平台、无安全保障、无专业人员问题。这实际上与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平台化在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

即使是这样的支持力度,那几年,“赣鄱云”的发展与后来相比,仍然是比较缓慢的。从2016年10月到2018年8月,近两年时间,也只有26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入驻。这其中,新余、抚州两市2016年第一批入驻的县区就有13个。

转机来自于2018年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吹响了建设县级媒体中心的号角。2018年11月14日,中央深改委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有利于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深化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改革,调整优化媒体布局,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县级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要坚持管建同步、管建并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守社会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

就在11月14日同一天,江西省委宣传部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试点分宜县召开了“江西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2019年6月底,全省所有县(市、区)要全面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任务。会上还宣布了对25个贫困县进行扶持的1000万元融媒体建设专项资金,每个县平均有40万元。该项资金现已全部划拔到位。

在各种政策与资源的强力推动下,截至2019年6月,江西省已经完成了96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均使用了“中央厨房”生产平台,而赣鄱云则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导力量,目前共建设市县级融媒体中心69个,其中县级融媒体中心66个。赣鄱云建设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平台除了客户端建设外,还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客户端、手机网、PC网等传播平台建设,并配有效果评估等大数据支撑服务,配合微博微信,在县级建成多媒体矩阵。

一张网:传播效果最大化

“赣鄱云”的目标是跨越省市县三级平台,打造全省“一张网”。为此,技术设计可以同时支持500个“中央厨房”、5000个媒体终端联网运行。对于各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而言,入驻的最大好处在于重大事件报道中的“联合作战”,所生产的新闻信息产品,不仅能在本地站点各平台上传播,还可以通过“赣鄱云”平台在省市各级站点传播,实现省市县三级媒体联动,由本县传播变成全区域传播。而赣鄱云总部开展的各类重大的新闻策划、采访或直播活动,各市县融媒体中心享受联合参与的权利。黄新阳介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目的是要提升县级新闻舆论“四力”,只有抱团发展,形成合力,才能壮大主流声音,而在同一技术平台“一张网”内,是最容易实现联动宣传、同频共振的。联动宣传这一模式得到了各县市区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

在联动模式刚开始尝试的一次深圳文博会报道中,赣鄱云与抚州市全媒体中心、分宜县融媒体中心,首次开展省、市、县三级站点联手,分别通过江西手机报客户端(现江西新闻客户端)、魅力抚州客户端、分宜融媒体客户端,以及大江网微博、微信,江西手机报微博、微信等七大平台开展联合直播。三方还联合派员组成直播小组,通过“赣鄱云”统一策划、调度、指挥、发布,两个小时直播获得了超过100万人次在线观看,七大直播平台总用户数超过500万。这种受众规模是一般县级融媒体中心无法企及的。

2019年上半年,赣鄱云与合作共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宣传50多次,每次阅读量均超过100万以上。其中全国两会进行了六次联动宣传,总阅读数超过5000万。通过内容赋能,使各县级融媒体中心有机会参与全国、全省性的大型报道中,让自己的新闻产品通过“一张网”平台向全网分发,提升了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与公信力。

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而言,赣鄱云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媒体融合的便捷化,可以实现“拎包入住”。赣鄱云不仅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技术平台建设,还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物理空间设计、装修与设备采购,实现“交钥匙工程”,让县级融媒体中心“拎包入住”。在物理空间的打造上,他们提供一个个量身定制的方案,各县就可以用比较经济的方式建设融媒体中心;在技术平台方面,各县不需要专门采购服务器、机房、软件,可通过云端为各县统一提供“中央厨房”、传播平台、大数据等,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建设成本;在人才培养方面,赣鄱云可为各县提供各种培训保障。

江西手机报2019年1月更名为江西新闻客户端,从大江传媒独立出来,成立了江西江报融媒体传播有限公司,这个公司运营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微博与微信媒体平台及赣鄱云融合平台板块业务,赣鄱云成为公司的主要业务。从目前的情况看,赣鄱云拥有江西70%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市场份额,已形成一定规模,各市县平台建设费及每年的维护费是一项相对稳定的收入,早已实现盈亏平衡。另外,赣鄱云有省市县三级融媒体广告系统,按照各平台资源共享,按效果参与分成,增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造血能力。还有一些服务板块是县级信息化建设项目收入,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党建等项目,均有巨大的商机。2019年5月,由赣鄱云承建的宜春汤里智慧党建项目收入达300多万元。

一个平台:避免重复建设、竞争性建设

如火如荼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对于正陷入困境中的传统媒体,无异于一次非常完美的机遇。利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一方面,可以将传播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在助力建设融媒体中心中,也可获得转型发展中难得的资金,比如,县级融媒体中心入驻赣鄱云建设费、今后的运维费,都将给江西日报社带来不错营收,而这些营收又反过来加强技术投入,完善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不断赋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赣鄱云已覆盖70个市县区。

也正是有利益的竞争,所以才会出现报业与广电在争抢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导权的问题。在很多省份,都是各搞各的,比如江西,报业与广电分头争取,形成了多套不同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体系。为避免所谓的广电、报业谁来主导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争议,中宣部已明确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一省一平台”的原则。山西广播电视台和山西日报社2017年共同成立山西云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广电占股51%,报社占股49%,建设了山西媒体指挥云平台,承担山西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省级技术平台、省级总控平台的职能。这种模式也就从源头上避免了重复性建设、竞争性建设的问题。

目前,江西省也是这种情况,形成了以江西日报社的“赣鄱云”平台为主,江西广播电视台的“赣云”平台为辅的“多云”并存的平台格局。此外,南昌市、宜春市分别与商业公司合作自建了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的技术支撑平台。丰城市、万载等分别与商业公司合作自建了自己的技术支撑平台。其中赣鄱云平台建设66家,赣云21家,商业技术公司建设5家,南昌市自建6家,新华社建设1家,在激烈的竞争中,甚至还有三个县同时使用了赣鄱云与赣云平台的情况。多平台的呈现,不利于集约化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与标准不一,不利于媒体的整合和管理,增加了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的成本与难度。

为解决“多云”并存的格局,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与新华社合作,通过新华智云公司技术正在建设省级融媒体中心,打通赣鄱云、赣云数据,并同时为“两朵云”进行技术赋能。省级融媒体中心已确定放在江西日报社,与赣鄱云合署办公,委托江西日报社建设中,8月中旬完成建设。

省级融媒体中心将为各级融媒体中心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视频、直播等,“连接”各朵云、各级融媒体中心,真正实现“一省一平台”,从理论上,既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又实现传播力、引导力的提升,新闻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程度的提升。

但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磨合。黄新阳坦言,主要是新华智云、赣鄱云、赣云等平台技术标准不一,今后接口打通有不小的成本,特别是还有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平台是委托外面商业公司做的,打通难度较大,且风险不小。另外,新华智云如何具体为两朵云进行赋能?运行后的实际效果如何?省级平台运行机制如何?目前均在探索中。

猜你喜欢
日报社江西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6.江西卷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42
2019年de第一场雪
我的家在江西
心声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30
梦幻老君山
幸福的江西飞起来
心声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0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集体“失忆”
湖南农业(2016年6期)2016-03-18 07: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