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亚娟
【摘要】目的: 细致分析对牙拔除术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来自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实行牙拔除术患者(64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细致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两组差距明显,P<0.05。结论:对牙拔除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治療效果,可有效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牙拔除术;优质护理;作用;应用
【中图分类号】R7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206-02
牙拔除术主要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患者,其应用价值已得到临床诸多学者的肯定,但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因此会不可避免的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导致患者术后时常发生并发症,对其康复以及治疗效果均造成一定的影响[1-2]。鉴于此,本文将手术优质护理应用于牙拔除患者,早临床上取得显著成效,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来自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实行牙拔除术患者(64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2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范畴32~67岁吗,年龄均值(45.68±1.38)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范畴31~54岁,年龄均值(42.34±1.28)岁,按照统计学概念分析,两组数据分布均衡,可行比对,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流程讲解等。观察组则使用优质护理,详尽内容包括:(1)疾病知识介绍:护理人员详细说明疾病知识,重点讲解手术治疗对于疾病治疗的意义。(2)术前准备:护理人员详细查阅患者的病例,了解其有无存在高血压、性脏病以及过敏史,并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先关检查。(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运用温柔的语气和患者建立沟通,安抚其内心存在恐惧以及叫焦虑情绪,并对患者说明治疗成功案例。(4)术中护理:在术后实施前护理人员在患者口角涂抹凡士林,细致观察患者面目神情以及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手术。(5)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波动,若出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师。(6)出院宣教:护理人员和患者讲解服药方法,告知其需遵守医嘱进行服药以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记录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例数,主要囊括出血、疼痛、感染,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方法为(出血+疼痛+感染)/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软件分析研究所得数据,χ2(检验计数资料),x±s(计量资料),P值得大小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两组差距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人类牙床以及口腔组织质地柔软,在实施牙拔除术后,极易出现出血、疼痛等并发症,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3]。有研究结果指出对需进行牙拔除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对于患者恢复健康有助积极意义[4]。
本文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两组差距明显,P<0.05。对患者开展疾病知识介绍,能够使其了解疾病以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做术前准备,能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用药禁忌,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而进行心理护理,可疏导患者内心存在恐惧以及焦虑情绪。护理人员为患者口角涂抹凡士林,能够减少患者不适,提升其舒适度。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可有效不良情况的出现。通过开展出院宣教,可使其掌握服药的正确方法,让患者知晓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实施于牙拔除术患者,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缓解患者不适,在一定程度上也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薛雯.牙拔除术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0):107,110.
[2] 姜爱君,范小兰,王晓丹, 等.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管理干预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2059-2061.
[3] 符志勇.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管理干预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1):98,101.
[4] 王青妹.39例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