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运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有效性

2019-10-15 11:07李芳利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李芳利

【摘要】目的:探究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预见性运动护理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对象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将预见性运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预见性运动护理;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147-01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围产期疾病,据研究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4%-10.4%[1],其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严重者甚至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严重危及母婴安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由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血管条件差等因素,导致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因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非常重要。预见性运动护理通过督促患者进行缓慢有效的运动,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2]。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运用预见性运动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80个病例均为本院2018 年4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患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全部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其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22例; 年龄在24~ 38岁之间,平均年龄(31.2±1.7)岁;对照组40例,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24例; 年龄在26~ 39岁之间,平均年龄(32.7±1.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

(1)产前宣教: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科普型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待产期注意事项,并说明预见性运动护理的目的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促使患者配合护理工作。做好孕妇日常生命体征检测,以防危机情况出现。

(2)心理疏导:妊娠期患者因激素方面的变化导致情绪波动较大,易出现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增进与患者之间的信任。

(3)预见性运动护理:督促患者常做下肢的适当运动,如屈伸运动及环绕运动。屈伸运动:患者平卧位,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保持10 s,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 s。绕环动作:患者平卧位或屈腿坐,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作360°绕环。预见性运动频率约为5 min/h,5~8次/d。

(4)产后护理:对产妇进行产后健康知识宣教,使之树立正确的产后保健意识,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3 评价指标

评估患者术后一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到观察组使用预见性运動护理干预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0%,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卡方值为8.57,两组数据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主要由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加之孕妇多卧床时间常,缺乏运动,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有时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安全[3]。若不对全身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可能引起广泛的心血管病变,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影响。预见性运动护理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预防性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起到预防的作用。

除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外,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并发症,当胎盘基底动脉出现急性粥样硬化,进而形成胎盘微血管血栓,最终导致胎盘绒毛广泛栓塞,胎儿供氧不足,影响胎儿在母体中的成长和发育[4],因此预防性的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0%,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综上,将预见性运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易晓青等.运动预见性护理对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应用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6):485-487.

[2] 王敏等.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2(11):29-31.

[3] 田玉姝.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期血糖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80-82.

[4] 何间容.预见性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9,4(1):23-25.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护理观察